《無間道》里有一句經(jīng)典臺詞,那就是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
這對于中國的SUV市場來說,是一個真實的寫照。
如果我們以2008年作為一個時間節(jié)點來看,2008年中國車市的SUV銷量為45.39萬輛。
從2009年開始,中國的SUV銷量就開始了高歌猛進,2009年SUV銷量增長47.15%,2010年銷量增長更是達到了101.28%,直到2018年,國內(nèi)SUV銷量增速為負。
從2008年的45.39萬輛,到2018年的951.3萬輛,中國SUV市場持續(xù)高速增長一直持續(xù)了10年。
SUV在個別的細分市場出現(xiàn)萎縮
2018年中國SUV銷量增速戛然而止,很多人都感覺SUV好像不再受歡迎了。
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市場表現(xiàn)不好的只是那幾個細分市場,比如一度火熱的7座SUV市場和小型SUV市場,而競爭最激烈的緊湊SUV市場卻實現(xiàn)了增長。
2018年緊湊SUV市場銷量5311928輛,同比增長0.87%,占整個SUV市場份額53.3%,是國內(nèi)車市中的第二大細分市場。
除此之外的細分市場都萎縮了。
最典型的7座SUV市場,就出現(xiàn)了剃頭挑子一頭熱的局面。
7座SUV市場能火,這主要歸功于二胎政策的實施。很多人覺得,我生了二胎,原有的五座SUV已經(jīng)滿足不了正常的出行需求了,于是一波7座SUV就走起了,合資品牌車型有大指揮官,途昂、cx-8,科迪亞克,奇駿為了蹭熱點還特意搞了7座車型,自主就更不用說了,傳祺GS8、長安CS95,哈弗H7和H9都是7座車型,更有甚者還有不到10萬的7座SUV,像什么北汽幻速、比速、漢騰、君馬、眾泰等品牌更是跟風。
7座SUV看著熱鬧, 2+2+3或2+3+2的座椅布局聽著一大家子人完全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近郊游。其實,它的第三排座椅坐起來跟小馬扎一樣,坐著就是在受罪,關(guān)鍵是誰去坐都不合適,很多消費者在選擇七座SUV之后,第三排座椅就沒翻上來過。
事實證明,為了一家出行,買7座SUV真不如MPV更舒服。
再就是小型SUV市場,這個市場能被看重,主要是因為大家都認為90后消費者正在成為購車主力。90后消費者,年輕有活力,追求個性,喜歡追求新鮮事物。
所以,90后消費者理所當然的應(yīng)該購買個性小車。豐田的C-HR和奕澤就是典型代表。表面上看,這兩款車動感時尚,顏值超贊,配置齊全,動力也有保障,走在路上,隨便問一個年輕人,都說這車不錯。
但是后進的小型SUV價格高,后排空間也處于劣勢,市場表現(xiàn)并不理想。
從7座SUV到小型SUV,SUV市場的一系列變化都是廠家對消費趨勢的一種判斷,這種判斷不能簡單的說對與錯,只能說適不適合當下的市場。
對于市場的主流購買需求來說,小型SUV太小且不便宜,而7座SUV又不實用且不便宜。
其實,這種判斷更應(yīng)該從消費者的購買實力出發(fā)。
產(chǎn)品做得再好,市場判斷做得再到位,一旦這款車的價位超出了大部分消費者的接受范圍,那就意味著所有的工作都是白做,除非你的目標客戶是土豪,而不是最普通的消費者,比如BBA,比如保時捷、法拉利等。
當市場的喧囂過后,所有人都意識到,性價比才是大部分消費者最根本的需求。
而緊湊SUV市場就是性價比最好的存在。
緊湊級SUV市場的競爭實在太激烈了,這里有連續(xù)多年的銷冠王者哈弗H6,有常青樹途觀,有CR-V、奇駿、榮放等一系列日系大哥,還有博越、榮威RX5以及廣汽傳祺GS4等自主干將。
除了哈弗H6可以穩(wěn)坐王者寶座,其余的幾位經(jīng)常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在銷量榜上打的是一塌糊涂。
也是,因為競爭才激烈,所以才有性價比。
合資持續(xù)在緊湊級SUV市場發(fā)力
于是,我們看到了一汽-大眾的首款SUV車型探歌是一款緊湊SUV(其實它的海外車型是小型SUV,進入中國特意加長了),上汽大眾推出了途岳,希望能夠繼承途觀的榮光。
逍客、榮放等換代或者改款車型走的都是更本土化的路線,極力滿足國人需求。
德日系緊湊級SUV憑借自己強大的品牌,出色的口碑,一直在銷量榜單占據(jù)頭部位置,他們的發(fā)力是穩(wěn)固自己的市場地位。
而美韓系SUV車型,現(xiàn)在面臨的局面有些尷尬,一方面在中國銷量不太景氣,另一方面又舍不得放棄中國這塊巨大的蛋糕,所以,美韓系車企,依然堅持在中國推出SUV,盡可能覆蓋市場。
比如韓系的起亞KX5,智跑,福特escape,領(lǐng)界,指南者、創(chuàng)界等,無論是全新車型,還是改款換代,這些合資品牌都在發(fā)力SUV市場,這可絲毫看不到緊湊級SUV有市場衰落的跡象。
當然和自主品牌SUV車型的表現(xiàn)不太一樣,上述的合資SUV在潮流和時尚方面則有些保守。
自主玩出了新花樣
比如現(xiàn)在自主品牌主打的智能車機體驗,說實話,自從上汽的斑馬系統(tǒng)推出之后,就打開了汽車智能化的新世界。
在它剛推出的時候,市場上所謂的智能化,只是通過數(shù)據(jù)線和藍牙與手機連接,將手機上的互聯(lián)網(wǎng)內(nèi)容映射到中控大屏,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展到可以人臉識別、人臉在線支付,AR導(dǎo)航,語音控制車內(nèi)各種配置。
有些更注重機械品質(zhì)的消費者會說,一輛車的駕駛體驗最重要,搞這些噱頭沒啥用。
其實這是一種過時的觀點了,一個人對車輛的體驗永遠是隨著新技術(shù)新科技的應(yīng)用而變化的。
舉例來說,現(xiàn)在社會的空氣質(zhì)量差,動不動就霧霾,而車里有了空氣過濾pm2.5這個配置,只要你上車就可以摘掉口寨了,這就提高了車輛的體驗程度。
其實智能配置也是同理。
再比如,長安CS85 coupe,哈弗F7x以及吉利星越刮起的一股轎跑SUV之風,雖然是借鑒了豪華品牌十年前的做法,但它們的確在消費者可接受的范圍內(nèi)吸引了消費者的強烈關(guān)注。
還有之前的懸浮車頂,貫穿式的尾燈設(shè)計,這些都是自主品牌為了關(guān)注度而進行的努力嘗試。
只要消費者喜歡,那就不遺余力的去做,這就是自主品牌崛起的秘訣。
豪華品牌下探
再說豪華品牌下探,2018年捷豹E-PACE、凱迪拉克XT4相繼上市,還有今年年初上市的雷克薩斯UX,如果再算上略小的奧迪Q2L,豪華品牌已經(jīng)在向緊湊型SUV市場滲透。
當然,豪華品牌進軍緊湊SUV并不是為了走量,因為它們的價格超過了大部分消費者可接受的范圍,它們存在的意義是擴大品牌影響力,爭取更多的用戶基礎(chǔ)。
自主、合資、豪華之間的滲透以及共存,這也正是一個市場正常該有的常態(tài)。目前來說,自主品牌的核心競爭力是性價比,合資品牌的核心競爭力是品牌溢價。
對于自主品牌來說,如果能延續(xù)這樣的發(fā)展勢頭,那么不久的將來,它也可以做到品牌溢價,而對于德日合資品牌來說,如果它不肯放下身段,依然故步自封,萬一出現(xiàn)一個黑天鵝事件,那么極有可能會重現(xiàn)韓系車的遭遇。
京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正當大家都以為網(wǎng)上商城就是京東和阿里平分天下的時候,誰知道冒出了一個拼多多,一下子就顛覆了原有格局,京東地位岌岌可危。
總而言之,緊湊級SUV市場競爭雖然激烈,但沒有想象的那樣飽和,其中的變數(shù)卻不少,因為這個市場面對的消費群體是最廣泛的,只有引起消費者共鳴,誰都會成為贏家。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diào)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diào)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diào)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diào)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