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有或者看到過這樣的場景:在4S店看車或者提新車時,總是難掩興奮之情,東瞅瞅西摸摸,按按前車蓋,看看車皮厚不厚;更有甚者,叫銷售人員打開前車蓋,煞有介事的研究一番,但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這樣的舉動,看似專業(yè),實則不太聰明。今天咱們就來說說,提新車的時候,該如何挑毛病,看完這篇文章,我相信你再看車的時候,一定能挑出毛病,拿挑出來的毛病,再找銷售殺價,底氣十足啊。
第一招,如何判斷縫隙?
對一款車的品質(zhì)來說,縫隙是否考究怎樣說也不過分。據(jù)說,大眾監(jiān)事會主席皮耶希和大眾董事長文德恩都是“縫隙狂”。外觀、內(nèi)飾部件結(jié)合處的縫隙過寬,或者不均勻、不對稱,會顯得粗陋、低檔,有些地方縫隙過窄會導(dǎo)致在車輛行駛振動時部件之間發(fā)生相互干涉,輕則有異響,比如門板與護板之間、后備廂蓋與護板之間;重則使部分破損,特別是前后大燈與車身的結(jié)合處要有一張紙厚的縫隙。

觀察縫隙是否均勻的位置
首先要站好位置,為了更好的看清如間隙這類的缺陷,要與車輛保持一定距離,不能過近。

大燈與前杠相互干涉
第二步,看間隙。是不是各部件間越緊密越好呢?當然不是,有些地方縫隙過窄會導(dǎo)致在車輛行駛振動時部件之間發(fā)生相互干涉,特別是前后大燈與車身的結(jié)合處要有一張紙厚的縫隙。

尾燈間隙
尾燈與部件之間的縫隙可不是越緊越好,這點一定要切記,要能插進張紙。

儲物箱間隙
手套箱與儀表板等處的縫隙要均勻。

縫隙寬窄之分
間隙大小是指兩個零件之間的距離,間隙要均勻,大小要合理。正常的間隙大小對于車里的整體印象非常重要。

左右匹配對稱
間隙左右對稱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觀察尾燈組件之間的縫隙,兩邊是否大小一致,左右對稱。

門護板間隙
車門各部件之間的間隙也是重點要觀察的,過大的間隙說明門護板沒有正??ňo火卡夾損壞。
第二招,手眼并用判斷平整度
部件結(jié)合處的平整度也是一個重要指標。有時需要手眼并用來觀測。比如,判斷后備廂蓋或后門兩側(cè)的縫隙是否對稱、平整,就要靠雙手同時觸摸縫隙得到的手感。

平整度-車窗導(dǎo)軌密封條
車窗導(dǎo)軌密封條需要特別注意,如果有缺陷,就可能導(dǎo)致車窗密封不嚴,產(chǎn)生噪音等問題,從而影響駕駛者。

用手的觸覺檢測后門兩側(cè)的縫隙是否對稱
要用雙手檢查尾門的縫隙是否對稱,只有用雙手,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才能檢查出相同位置的縫隙,左右兩邊是否對稱。

收音機平整度
收音機與部件之間的縫隙,往往被我們所忽略,一定要檢查。
第三招,什么是鱗片效應(yīng)?
魚身上的魚鱗從前到后都是順茬,車也一樣,從前面的翼子板、前門板、后門板到后翼子板,結(jié)合處一定要按順序前面的部分比后面凸出一點點,才能降低風阻,避免出現(xiàn)哨聲。

另外,油箱蓋則要比車身凹進一點點。
第四招,如何看色差、坑包?
看色差要與車保持一定距離,觀察漆面和坑包要講究角度。

色差
為了更好的看清色差這類的缺陷,身體要與車輛保持一定的距離,可以嘗試不同的位置與角度,才能更好的看清色差。

光帶坑點
有時候,車身上會有一些小坑點,如果有條件,從反射燈帶的形狀變化和檢查角度的變化,就能發(fā)現(xiàn)車身上的坑點。

坑/包
第五招,棱線、十字線也要講究。
部件之間的棱線和十字線是否對齊直接影響車輛美觀,也表明其裝配工藝或配件規(guī)格是否考究。

車側(cè)部件之間的棱線和尾燈與部件之間的十字線,也是要對齊的,觀察要仔細。
好了,今天就先說這么多,下次您再看車的時候,可以試試。如果一輛車連面子都不要了,里子也就好不到哪去。以上這五個大招能夠幫助到您挑選到一輛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