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旁觀者眼里,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似乎還沒有完全摘掉“不靠譜造車”的帽子,但這并不影響蔚來自身的發(fā)展步伐。
于2014年創(chuàng)立的蔚來汽車這一路走來經歷了太多爭議,融資上市、量產交付、與何小鵬對賭、股價大跌、產品遭到質疑...蔚來給這個汽車圈貢獻了太多的談資。雖然蔚來的表現喜憂摻半,但毋庸置疑,它依然是造車新勢力中一直走在前列的車企。
大部分造車新勢力將今年的工作重心放在交付上面,而蔚來汽車另辟蹊徑,開始了“合資道路”。近日,由廣汽集團和蔚來汽車共同出資成立的廣汽蔚來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廣汽蔚來),擬啟動A輪融資。
![]()
這里要說的是,廣汽蔚來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合資公司”,官方將其定義為“合創(chuàng)公司”,其將在“合創(chuàng)”模式指引下,打造開放、共享、獨立的平臺,整合全價值鏈資源,從“產業(yè)、資源、技術、用戶”多元維度進行創(chuàng)新,讓汽車成為入口,合創(chuàng)全新的出行生態(tài)圈。
二者分工明確,廣汽負責整車的研發(fā)和生產,而蔚來則提供智能網聯技術和新能源體系支撐。
這是怎樣一個新品牌?
如果只追究字面意思的話,大家很容易將廣汽蔚來與江淮蔚來聯想到一起。實則兩者有著本質性的不同,江淮蔚來只是合作生產模式(代工),簡單形容就是“我出錢,你出力”。而廣汽蔚來則是更深一步的合作,他們將打造一個全新的電動車品牌。這個新品牌,會涉及車輛的研發(fā)、生產、銷售、后續(xù)服務。
![]()
在廣汽蔚來的產品定位上,蔚來董事長李斌也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廣汽蔚來將瞄準比蔚來品牌更為大眾的市場,其未來價格可能在20萬元以下區(qū)間。
從李斌的講話中,我們可以窺見廣汽蔚來對蔚來汽車的用處——借用新產品拉低售價門檻,擴大細分市場。
雖然蔚來汽車屬于造車新勢力,但它在消費者心里仍屬于國產品牌。當國產汽車品牌得到長足發(fā)展之后,為了拋掉國產車的“廉價感”,他們紛紛尋求品牌向上。吉利、長城和奇瑞先后推出高端品牌,但收效甚微。
![]()
而蔚來一開始就用極大精力去塑造高端形象,旗下產品也成功打入了40-50萬元的價格區(qū)間。但這也使蔚來陷入一個兩難的局面,高端形象有了,但旗下車型則與走量無緣。這是蔚來現階段所不能接受的,2018年蔚來全年凈虧損96.4億元,他們急需一款走量車型來扭轉虧損。但如果將售價一下子拉到10-20萬元區(qū)間,勢必會影響其高端形象。
而再創(chuàng)一個新品牌廣汽蔚來,則滿足了李斌“高端形象與走量”兼得的想法。
對于廣汽來說,與蔚來的合作可使廣汽的競爭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作為造車新勢力一員的蔚來也有一定的可取之處,蔚來可為廣汽提供豐富的用戶體驗和互聯網經驗。這點是廣汽乃至傳統(tǒng)造車企業(yè)都缺失的一點??梢哉f廣汽蔚來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互利共贏。
廣汽蔚來能走多遠?
造車新勢力百花齊放、自主品牌進一步搶占市場、國外品牌紛紛在中國展開新能源攻勢。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開始趨于飽和,從這點看起來,廣汽蔚來的前景并不是那么明朗。
廣汽蔚來在打造智能純電動車產品以外,也將同時創(chuàng)新出行生活體驗。近期,廣汽蔚來將推出全新的品牌,并在車產品之外,通過持續(xù)推出高品質、個性化的泛產品來與用戶不斷溝通,豐富用戶的出行生活體驗。
雖然這個市場不缺乏甚至排斥這個新品牌,但消費者對好的產品永遠都是喜聞樂見。蔚來確實吊起了消費者的胃口,如今這個新品牌擁有向蔚來看齊的服務水平和與廣汽持平的品質,再輔以10-20萬元的親民售價,這確實對消費者有著不小的吸引。
![]()
蔚來提供智聯網、服務,和品牌,而產品的整體設計、研發(fā),則會是廣汽方面主導。從這點來看,兩者的合作確實做到了“一加一大于二”。
但與主流造車新勢力相比,廣汽蔚來的首要任務就是將產品造出來。造車新勢力早已進入拼交付的階段,晚一天推出產品,就意味著競爭力一步步的流失。
并且廣汽蔚來還碰上了補貼退坡這個“攔路虎”,如何戰(zhàn)勝它也是其首要考量的因素。一個是傳統(tǒng)型的汽車巨頭,一個是新造車勢力的佼佼者,兩者將會擦出何種火花?我們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