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車市的重磅新聞,非吉利與戴姆勒聯(lián)姻莫屬。3月28日,戴姆勒股份公司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共同宣布,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在全球范圍內(nèi)聯(lián)合運營和推動smart品牌轉型,致力于將smart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高端電動智能汽車品牌。
至此,之前懸而未決、為眾人所津津樂道的smart品牌,終于花落吉利家。
在國內(nèi)可能沒有比吉利出手更闊綽的車企了,從沃爾沃到路特斯、寶騰、英國錳銅,甚至還有Terrafugia飛行汽車,吉利通過買買買,用強大的購買力買出了一個汽車帝國。
如今,吉利集團已經(jīng)成為一個擁有吉利、沃爾沃、領克、寶騰、路特斯、Polestar等數(shù)多品牌的全球化汽車集團。
![]()
去年,吉利成為了戴姆勒的最大單一股東。眾所周知,smart的虧損嚴重,此次的合資便有些拯救smart的意思了。
猶記得2010年吉利收購沃爾沃時這個北歐品牌的慘淡狀況,當年鮮有人看好沃爾沃的前景。如今,9年過去了,吉利妙手回春,甚至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此次,吉利是否能復制沃爾沃的成功?
![]()
與之前所推測的收購不同,雙方各持股50%,合資公司預計將于2019年底成立。目前有關該合資公司的商務條款尚未披露。據(jù)悉,合資公司總部設在中國。
根據(jù)合資協(xié)議,全新一代純電動smart將由梅賽德斯-奔馳的全球設計部門負責設計,吉利控股全球研發(fā)中心負責工程研發(fā)。新車型將在中國的全新工廠生產(chǎn),預計2022年開始投放市場并銷往全球。
![]()
據(jù)了解,合資公司董事會將由6名成員組成,雙方各委派3名。戴姆勒方代表為戴姆勒董事會成員、負責大中華區(qū)業(yè)務的唐仕凱,戴姆勒董事會成員、負責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集團全球銷售與市場營銷的貝思格,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集團董事會成員、負責生產(chǎn)和供應鏈管理的馬庫斯路謝弗;吉利控股方代表為吉利控股董事長李書福,吉利控股總裁、吉利汽車集團CEO、總裁安聰慧,吉利控股常務副總裁、CFO李東輝。
與mini相比,smart的銷量和盈虧狀態(tài)慘不忍睹。按照美勒茨銀行預計,smart品牌已經(jīng)累計喪失了約40億歐元,年損失在2億歐元左右。該銀行分析師約爾根·皮蓬指出,“smart品牌從未成過一款爆款產(chǎn)品。”
![]()
2018年奔馳及smart品牌在全球范圍的銷量為244萬輛,同比增長0.6%,其中smart品牌的銷量僅有12.9萬輛,同比下滑4.6%。
據(jù)約爾根·皮蓬估算,smart品牌年虧損在2億歐元左右。雖然戴姆勒沒有公布smart的營收狀況,但約爾根·皮蓬認為smart并沒有盈利。而mini車型品牌在全球的銷量則為36.15萬輛。
![]()
中國人熱愛大車,當車企都將車越做越大的趨勢下,吉利進軍微型車市場,需要一定的勇氣和實力。按照城市化進程,城市人口越來越多,馬路愈加擁擠,微型車應該能夠占有一席之地。
吉利要將這輛全球只賣出13萬輛的車帶火,難度不小。吉利決心在2022年就在全球售賣smart,在三年內(nèi)不僅要建廠、設計,還要技術研發(fā)、投入生產(chǎn),時間十分緊迫。
雖然smart未必能在短時間內(nèi)盈利,但吉利或許能夠借鑒奔馳的技術,這對吉利來說意義重大。
吉利控股集團常務副總裁李東輝在收購完成后曾表示,吉利與戴姆勒已經(jīng)就電動化、自動駕駛技術和共享出行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溝通關系。
近些年,沃爾沃也在不斷為吉利輸送人才,吉利的車越來越漂亮,開起來越發(fā)舒服,和收購沃爾沃有很大關系。
![]()
如今,有了汽車工業(yè)鼻祖戴姆勒的加入,吉利在技術方面勢必再度提升。吉利控股全球研發(fā)中心負責對smart的工程研發(fā),可以看出戴姆勒對吉利的技術信心十足。對于一家車企來說,技術是核心,只有擁有一家之長,才能長久。
![]()
要讓smart起死回生,短期內(nèi)很難實現(xiàn)。但從長遠角度看,吉利與戴姆勒聯(lián)姻的意義不言而喻。
成為最大單一股東,并將目光看向微型車領域,吉利在鋪一條很長的路。道阻且長,卻不虧。
-END-
專業(yè)·理性·好玩
![qrcode_for_gh_b32f0f56a6e9_344.jpg]()
微信號:Chinacheju
合作自媒體平臺:今日頭條、搜狐自媒體、企鵝自媒體、一點資訊、車家號、網(wǎng)易自媒體 平均單篇閱讀超過200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