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智駕韭菜分級,我覺得自己屬于第二級。
![]()
第一級是2024年2月前,花6.4萬買FSD期貨的用戶。由于硬件低于HW4.0,目前特斯拉國內(nèi)版的FSD與他們無關(guān),騙財還被騙青春,論被割的程度,他們是獨一檔,無人能及。
![]()
第二級就是我這種,早期花錢買現(xiàn)貨智駕軟件。在2021年的時候,花2萬買小鵬NGP軟件服務(wù)的人,如今小鵬智駕軟件部分直接贈送。
送軟件是當(dāng)前業(yè)界標配,部分品牌帶了些許矜持,依然付費,但通常會匹配3年、4年免費試用的權(quán)益,到期大概率會續(xù)期,四舍五入就是免費。
但能給早期智駕軟件這個冤枉錢,也說明我是中國幾乎最早一批領(lǐng)航智駕使用者,可以“倚老賣老”,在智駕方面具備發(fā)言權(quán)。
![]()
看到近期小米SU7智駕事故弄出那么大波瀾,也忍不住說兩句。
哪些情況下,智駕不可信?
智駕容易在哪些情況下歇菜?用智駕過程中,遇到以下情況需要提起精神,最好提前把控制權(quán)奪回來。
![]()
1.對靜止物體的識別,這個問題在依賴毫米波雷達識別的車型上尤為明顯,激光雷達在這方面會有明顯改善。
例如之前曾有小鵬P7在高速上,在智駕狀態(tài)下,撞到路邊快車道上拋錨的故障車。
![]()
2.AEB剎停的有限范圍,也就是之前華為和小鵬兩家在網(wǎng)上的爭論。不過在那場爭論后,各家廠商的AEB都開始往全速域的方向發(fā)展。
3.雨雪天氣,這個很好理解,智駕也要靠傳感器看世界,你看不清它也容易看不清。
4.突然變道的外賣小哥,危險變道的社會車輛等,這些人類駕駛員也防不勝防,智駕系統(tǒng)同樣壓力大,你不碰他,他也會來碰你。
正因如此,大部分車型的城市智駕,設(shè)定都會偏保守,智駕事故在網(wǎng)上容易輿情失控。但這樣導(dǎo)致城市智駕用起來無比尷尬,后面的司機會以為你是個剛上路的新手,有事沒事都減速,甚至停車。
![]()
理想和小鵬P7+等車型,智駕狀態(tài)下亮起專用燈,我是舉雙手贊成,起碼周圍的人,對我的行為有個起碼的提防。
5.一些難以提前做設(shè)定的情況,例如突如其來的修路,這次小米SU7的事故便屬此類。特斯拉引領(lǐng)的端到端,會擬人化思考,能自行對遇到的情況進行思考。
![]()
在油管上看特斯拉FSD在美國的視頻,能感受到濃濃的“端味”,能順利通過維修路段。在一些沒走過的陌生停車場,F(xiàn)SD也能自己邊繞行,邊根據(jù)指引標志等線索找出口,只是偶爾會“鬼打墻”,無窮盡地繞圈。
國內(nèi)廠商也在宣傳智駕系統(tǒng)改到端到端,但擬人的感覺普遍不明顯。部分車型在改到端到端后的初期版本,智駕能力還出現(xiàn)大幅退步。
小米SU7在2月底也推送了端到端智駕,但僅限Pro版和MAX版,假如事故車輛為標準版,便不是端到端智駕。
另外如上面所說,哪怕是端到端,也不代表能通過類似的維修路段。從擬人角度來說,早期端到端有點像嬰兒,潛力很強但它需要有個學(xué)習(xí)過程。
駕齡低于10萬公里,不要用智駕
作為第一批智駕韭菜,用了智駕四年時間,上面5點對我來說都還好。在一個老司機眼中,不難找出周圍潛伏的危險。
反倒是新手,在這方面反而放得很開。聽過身邊有新手女士買了一臺帶城市智駕的車型,還真拿這個當(dāng)“滴滴代駕”來用。
![]()
畢竟新手的駕駛水平,在很多情況下,比智駕還差。例如上圖里的狹窄位置,老手都要小心翼翼,但問界M5智駕版很利落,以正常速度變過去了。
其實最危險情況,莫過于剛考完車牌的新手,沒經(jīng)歷人駕的磨煉,便直接依賴智駕。他們無法辨別周圍的危險,在必要時候,不能提前進行接管。
因此我說:駕齡低于10萬公里,都建議別用智駕。
小米SU7其實也考慮過類似事情,新車要行駛1000公里后,才能啟用智駕。但這個里程對新手來說,杯水車薪。
最后純粹瞎說,能不能立法給每個駕駛員弄一個智駕ID?ID會記錄每個人的行駛里程,根據(jù)公里數(shù),以及是否有不良記錄,逐步解鎖智駕功能使用權(quán)。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