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轎車或SUV,MPV的市場競爭相對小了些,但這卻絲毫減輕不了廠家推出MPV的壓力。你看,當下的MPV市場已經(jīng)從二十萬級別的奧德賽,再接著往上有GL8,奔馳V級以及加價王埃爾法,你很難憑借一款沒有市場背景的新車,就妄想從這幾款車中奪取份額。但當下,除了10~20萬的空間內,尚無一款真正意義上的象征產(chǎn)品,這也就成為了自主品牌的主戰(zhàn)場。
輕松嗎?倒也不,你依舊得拿出120%的準備,畢竟已經(jīng)看到不少自主品牌已經(jīng)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
有備而來
沒錯,你從吉利嘉際的動力陣容,就不難看出這控怕是一款拿出150%狠勁的MPV。嘉際在動力規(guī)劃上,布局有輕混、插混、傳統(tǒng)動力系統(tǒng),提供1.5TD PHEV、1.5TD MHEV、1.8TD自動擋傳統(tǒng)燃油動力、1.5TD手動擋傳統(tǒng)燃油動力4種動力組合。其中,嘉際 PHEV成為了中國第一款上市插電混合動力MPV車型,其采用由歐洲研發(fā)中心開發(fā)的1.5TD+7DCTH混動系統(tǒng),整車最大功率達190kW,最大扭矩達到385 N·m,百公里綜合油耗僅1.6L,快速充電時間不超過1.5小時。
其次,嘉際MHEV搭載吉利自主研發(fā)的48V BSG輕混系統(tǒng),匹配的7DCT高效傳動變速箱,擁有濕式7DCT業(yè)內最高97%的傳輸效率,整車的最大功率達140kW,最大扭矩達300N·m,百公里油耗僅5.9L,而該車也成為了我們第一款體驗的車型。
這算是挺突然而來的一場省油比賽,我們從下了三亞機場就直接駕駛嘉際MHEV進行了一場110公里的路程。但為了更貼近我們日常的使用場景,在80%高速路段下,我們基本保持在80~100公里的時速行駛,在33度的高溫下也開啟了空調,最后在四名成年男性為乘客以及隨身行李下,最后我們取得了6.1L的實測成績,也意外了取得了第三名。
至于第一名的隊伍就比較極端了,除了冒著高溫中暑休克而不開空調,時速也低于80公里君,最后取得的4.2L/100km,成績雖然養(yǎng)眼,但是少了點兒參考價值。
不過短時間體驗下,可以發(fā)現(xiàn)嘉際的駕駛感受確實與傳統(tǒng)MPV有很大的區(qū)別,165mm高離地間隙基本等同于城市SUV,所以駕駛的視野偏高,但為了消弭過高的車身所可能帶來的晃動感,懸掛的調校自然偏硬,或許這可能犧牲了些許的舒適性,但開起來確實比很多MPV有意思多了。
談及這套MHEV應用原理,也在德系高級品牌亦逐步使用48V電機取代了原有發(fā)動機的發(fā)電機技術,乃通過DC/DC轉換器和蓄電池實現(xiàn)電力的存儲與釋放,達到降低燃油消耗的目的。48V BSG電機因其驅動力矩大,可通過該電機直接拖動發(fā)動機進行啟動,車輛起步時BSG電機通過拖動發(fā)動機間接實現(xiàn)額外的扭矩助力;在減速、滑行等情況下,通過混動控制器的控制,BSG電機工作模式調整為發(fā)電機,將多余的動能轉變?yōu)殡娔艽鎯υ陔姵刂小?/p>
除此之外,與傳統(tǒng)12V啟停系統(tǒng)相比,48V BSG啟動速度更快,抖動更小,更平穩(wěn),并可節(jié)油8%左右。也在發(fā)動機轉速在1000轉時即可獲得182N.m的綜合峰值輸出扭矩,讓嘉際MHEV的百公里加速可以達到9.9秒。
1.6L油耗真能達到?但是...
來到了第二天的行程,我們改為試駕PHEV插電混合動力版本,動力上搭載1.5TD發(fā)動機+7DCTH混動系統(tǒng),配合11.3kW·h超高容量的三元鋰電池,百公里綜合油耗可以降至1.6L,百公里加速也比嘉際MHEV快了2.1秒來到7.8秒。并且在滿電的情況下可純電動續(xù)航里程達56km,讓綜合續(xù)航里程840km,除了擁有RBS能量回收系統(tǒng),我們發(fā)現(xiàn)純電行駛下多了低速聲音提醒功能。
不過從數(shù)據(jù)上來看,相信不少人會認為PHEV插電混合動力版本更為完美,除了在不少城市免搖號可送綠牌,也少了購置稅的支出,但前提上最好還是能有自己的充電樁,才能在每天行駛下保證了油耗與動力上的最佳表現(xiàn)。好比1.6L/100km的平均油耗看似理想,但當電池電量耗盡之后,動力的輸出就得更多部份依賴于傳統(tǒng)燃油動力,自然就達不到這樣低的油耗,這個認知得有個心理預期,免得未來入手后會覺得愛車的油耗表現(xiàn)不如預期。
同時,為了因應額外的電池組所增加的車重,PHEV插電混合動力版本的車身更高,其中為懸掛行程不同設定下而來,讓過彎的車尾跟進性稍不及 MHEV輕混版本靈活,不過PHEV插電混合動力版本的動力表現(xiàn)足以彌補,油門下的推力更能打動人心。
這內飾水平,真的沒誰了
但相比動力上表現(xiàn),筆者更被嘉際的車內設計所吸引,可以說不少三十萬級別的合資品牌恐怕都只能望塵莫及。內飾方面,嘉際包括領航式懸浮中控臺、12.3英寸懸浮式智能寬屏、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炫酷手勢感應頂燈、72色流光氛圍燈,以及0.84㎡超大云際智能全景天窗等全景時空座艙設計布局,配合佛羅倫薩米、紐約灰、干邑棕三種內飾配色,充滿了科技感和輕奢質感。
座椅布局上,嘉際采用由頂級供應商麥格納提供、吉利首發(fā)的I-sofa魔方科技座椅,為基于亞洲人體工程學設計。同時,嘉際提供2+2+2 、2+2+3 、2+3+2 三種座椅布局,可拓展出16種座椅擺放形式。其中,在2+2+2和2+2+3座椅布局車型中,前排與二排獨立座椅可向后翻折至165°,第三排則除了可供成年男性乘客使用,專屬的第三排置物空間以及充電口則能看出吉利在細微的用心之處。
另外,為了討好家用買家,嘉際首創(chuàng)的GKUI親子模式??梢援敽⒆釉谲嚿戏咐r,身邊的親人可實現(xiàn)自定義空調調節(jié)、音量調節(jié)、自動關閉車窗和天窗、進入伴聽兒童歌曲播放模式、萌男童人機語音交流等功能;另外,嘉際還采用太空級靜音科技,憑借ANC主動降噪系統(tǒng),利用聲波抵消技術,平衡噪音。此外,嘉際還采用嬰兒級環(huán)保內飾,以及AQS空氣質量管理系統(tǒng)、PM2.5過濾器與負離子發(fā)生器高效凈化組合,打造出了空氣更加清新的生態(tài)凈化座艙,加上具有保溫、保冷、加熱、制冷四大功能,首次在自主品牌車型上搭載的冷暖杯托,以及3組國際通用ISOFIX兒童座椅接口等設計。
最后,我們再回到嘉際的外觀設計,熟悉的家族族前臉帶來強烈的特征性,超過4.7米的車長讓車側的線條得以延伸,不過或許還是高離地間隙緣故,以及那18英寸輪轂的搭配,嘉際不僅開起來不像MPV,視覺上也與傳統(tǒng)MPV有所不同,或許這就是為了呼應嘉際為求開啟吉利轎車+SUV+MPV“三駕馬車”新時代所呈現(xiàn)的成果,這種以實用為優(yōu)先考量的設計,會不會引領未來出現(xiàn)好比成為MPV Plus的稱號,值得讓準用戶來評分。
首賣開紅盤,但持久力更是關健
吉利嘉際未來市場表現(xiàn)如何?這其實也不用我妄自分析,就廠方公布的數(shù)據(jù)來看,從3月11日上市至今,嘉際訂單總量達到18000輛,可謂十分風光。
這樣的成績其實還是不離性價比,老實說光這個內飾就已經(jīng)物超所值,而如果我們再來簡單算筆賬,嘉際還搭載ICC智能領航系統(tǒng)、博世全自動泊車系統(tǒng)、RCW后碰撞預警功能、RCTA倒車側向輔助功能等17項在豪華車上才配備的智能駕駛黑科技,成為國內首款實現(xiàn)L2級智能駕駛的MPV。此外,8安全氣囊、AEB城市預碰撞安全系統(tǒng)、FCW前碰撞預警功能、LDW車道偏離預警系統(tǒng)、LCA變道輔助系統(tǒng)、BSD盲點監(jiān)測系統(tǒng)、SLIF速度限制提醒功能以及IHBC智能遠光燈控制系統(tǒng)等安全配置,再簡單算下車內的布局及動力組成,最后得出的價格確實很難不讓人動心。
不過,MPV的市場發(fā)展依舊不如大家的預期而成長,嘉際儼然有了個好的開始之后,如何維持市場熱度,以及面臨新對手的挑戰(zhàn),會是接下來無法逃避且越見艱辛的課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