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絕對是2024年話題度最高的新車,沒有之一,其火爆程度已經(jīng)可以用空前絕后來形容,我們此前策劃了20多個選題,堪稱像素級別的報道,收獲了不俗的流量,流量最高的選題直奔百萬去了。
前不久剛參加了路特斯76周年的賽道嘉年華LOTUS DAY,在浙江賽車場開了幾圈繁花,心里竟然萌生一個念頭:30萬的小米SU7,100萬的路特斯繁花,有可比性嗎?
某種程度上,還是有一定可比性的。
![]()
售價29.9萬的小米SU7 MAX版,電機總扭矩495kW,百公里加速2.78秒。
售價96.8萬的繁花R+版,電機總扭矩675kW,百公里加速2.78秒。
你沒看錯,29.9萬的小米SU7,其百公里加速成績跟百萬級別的路特斯繁花,都是2.78秒。
就電壓平臺和快充速度而言,小米SU7 MAX版本用800V高壓平臺,充電速度從10-80%用時19.2分鐘;繁花也是用800V高壓平臺,充電速度從10-80%用時15分鐘,稍勝一籌。
電池容量層面,SU7 MAX是101度電的三元鋰電池,寧德時代出品;繁花也是寧德時代出品的三元鋰電池,電池容量102度電,相差無幾。
可能會有網(wǎng)友會說:不用比了,閉眼入小米SU7吧,三臺才抵一臺。
![]()
且慢。
在電動車的時代,電機可以輕易獲得燃油機時代V10甚至V12引擎的動力性能,這是技術(shù)帶來的平權(quán),雖然馬力來得容易,但是每臺車帶來的駕駛感受、駕駛樂趣是完全不一樣的。
就車輛氣質(zhì)和駕駛特性而言,SU7和繁花,截然不同。繁花的誕生,完全契合路特斯的品牌特性,For the Drivers,為駕駛而生。路特斯主打的始終是追求極致的駕控,對于的品牌的主旋律,繁花肯定不會忘本,在工程師不斷的打磨下,把駕駛樂趣四個字刻進了骨子里。
![]()
在賽道上開了幾圈繁花后,腎上腺素飆升的感覺確實能讓我感到震撼,轉(zhuǎn)向的跟隨感做到了極致,底盤很聽話,極限也高,但因為安全的原因我并沒有把繁花推到極致,畢竟2.78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績,真不太敢把它推到極限邊緣,車輛的極限比我的駕駛技術(shù)極限要高,有一說一。
跑完賽道后,教練還拉著我嘮嗑了一陣子:你進彎前的速度偏高了,入彎前的速度應(yīng)該再降下來,不利于刷圈,切記切記......
![]()
以前我對路特斯車型的印象,就是車身很小很輕,風(fēng)阻很低,轉(zhuǎn)向很靈敏,底盤極限很高,繁花命中了我對路特斯印象的后3個;而2.56噸的車重,5.13米的車長,分量感還是比較明顯的,談不上任何輕盈。
回過頭來看小米SU7。我還沒試駕過SU7,說來慚愧,當(dāng)時的SU7試駕活動是我們北京的同事馬富博去參加的,在富博的試駕報告里,他對SU7的動態(tài)評價很高,動力爆炸,底盤極限也高,轉(zhuǎn)向手感自如,空氣懸掛帶來的行駛質(zhì)感提升,讓人可以放心把車越開越快,運動型轎跑的定位實至名歸?!?/span>50萬內(nèi)最好開的車”,雷軍在SU7上市發(fā)布會上所說的,應(yīng)該沒有太多人會產(chǎn)生質(zhì)疑。
![]()
只是從人群定位來看,SU7和繁花,估計沒有重疊。買繁花的人,我覺得都是對駕駛質(zhì)感、對車輛動態(tài)表現(xiàn)有極致追求的那群人,注意,我用詞是極致。只有這么一群對駕控近乎瘋狂的用戶,才會刷卡去提繁花。但這一人群,注定是小眾的。小而美,就是路特斯當(dāng)下在國內(nèi)市場的現(xiàn)狀,但路特斯肯定是希望有所改變,希望找到更多熱愛駕駛的用戶,希望找到更多享受彎道樂趣的人,繼而把路特斯的駕駛理念和和追求,傳遞給用戶。
而小米的用戶,來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發(fā)布上市后1天就收獲8.8萬份定金,這個成績短期內(nèi)幾乎沒有打破的可能性。
![]()
回到本文的主題,30萬的小米SU7,100萬的路特斯繁花,有可比性嗎?牌面上,有一定的可比性,性能參數(shù)一致,電壓平臺一致,大抵如此;其他的,就各不相同了,尤其是極致的駕控層面調(diào)校上,路特斯還是有更深厚的底蘊和經(jīng)驗在。小米則全面均衡,加上雷總的個人魅力,也是獨一檔的存在。
只要是能給用戶帶來不一樣的情緒價值,樂于開拓創(chuàng)新,心里惦記著用戶,就值得鼓勵,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