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車/陳壹
二線豪華品牌,在中國越來越難混了。
以雷克薩斯為例,作為曾經(jīng)的“加價王”,雷克薩斯在2019年到2021年期間一直保持年銷量20萬臺以上,成績可圈可點,但2022年卻突然驟減到17.6萬臺,2023年狀態(tài)略有回升,交付新車18.14萬臺,不過和前幾年相比,情況談不上樂觀。
![]()
隔壁的凱迪拉克,2023年在中國市場賣了18.36萬臺新車,成績較2022年有所下滑,而縱觀過去3年,凱迪拉克的整體銷量并不理想。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凱迪拉克針對2024款XT5進行價格調(diào)整,下調(diào)幅度達到10萬元,雖然外界把這一操作解讀為“清庫存”,但有一說一,門面產(chǎn)品接地氣到這個程度,凱迪拉克的豪華底色已經(jīng)不剩多少了。
![]()
還有林肯,這個美系品牌的高光時刻定格在2021年,當時年銷量達到91621臺,其中冒險家的銷量還首次突破5萬大關。然而,2022年和2023年林肯的銷量都沒有超過8萬臺,表現(xiàn)不如預期。
![]()
不過有一說一,無論雷克薩斯、凱迪拉克還是林肯,都還算不上慘,畢竟維持生計不成問題,某些品牌可就沒那么好的運氣了:比如謳歌,因為銷量毫無亮點,已經(jīng)退出了中國市場;比如英菲尼迪,由于市場表現(xiàn)不如預期,大量經(jīng)銷商關門,線下店僅剩58家;再比如捷尼賽思,近幾年的銷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毫無疑問,中國消費者正集體拋棄二線豪車,至于原因,無非4個字——不夠能打。
以前自主品牌還沒崛起的時候,二線豪車能用極致的性價比來滿足中國車主的“面子”和“里子”,但時移勢易,如今二線豪車有的東西,國產(chǎn)車都有,而國產(chǎn)車有的東西,二線豪車卻未必有。
![]()
另外,隨著電氣化轉型的加劇,國產(chǎn)新能源車進步神速,偏偏二線豪華品牌在新能源領域鮮有建樹,論配置、論性能、論性價比,二線豪華品牌都已然成了國產(chǎn)品牌的“弟弟”。
事實上,在客觀環(huán)境的沖擊下,哪怕是一線豪華品牌都開始扛不住了,目前,奔馳、寶馬、奧迪的終端折扣率分別為12.60%、17.66%、20.84%,作為對比,2023年中國汽車市場的平均終端折扣率是12.66%,換言之,一線豪華品牌價格下探的“誠意”已經(jīng)足夠明顯。反過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背刺了二線豪華品牌。
![]()
前有國產(chǎn)車窮追猛打,后有BBA瘋狂以價換量,如今的二線豪華品牌可以說是進退維谷,更關鍵的是,二線豪華品牌能打的牌不多了:以前村里沒通網(wǎng),“賽道基因”、“手工打造”、“零百加速”之類的還能拿來當賣點,但進入新能源時代以后,二線豪華品牌還有什么新故事可以講嗎?
![]()
理想汽車創(chuàng)始人兼CEO李想曾說過,造車新勢力未來攻城略地的順序是「二線豪華品牌→一線合資品牌→一線豪華品牌」,按現(xiàn)實情況來看,這份預判可以說已經(jīng)對了一半,不管承不承認,眼下二線豪華品牌正逐漸成為國產(chǎn)車向上突圍的踏板,不知道這算不算一種悲???
知嘹汽車原創(chuàng)文章,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我們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侵權請聯(lián)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