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比油低政策貫徹實施之后,新車價格大為跳水,老車主們直喊背刺,僅一年新車就虧損如此嚴重,同時二手車商也面臨著極大的壓力。
而隨著“反降價聯盟”土崩瓦解后,不愿拋棄利潤的部分合資選手,卻拿出了各種“套路”政策,來吸引到店。
真誠與套路并存的汽車市場,在降價潮為主旋律的今年,誰獲利,誰又受傷?
“降價潮”的由來
降價潮這件事,自國家對新能源退補之后,把競爭權重新交回市場時就開始。原以為車價大漲的時代,卻來到了“生死存亡”的分叉口。
威馬、云度、自游家等倒閉,則是最好的案例。市場這張大濾網,把實力強大的車企都給消費者挑選出來了。
因此你能看到700萬銷量達成的比亞迪,高端品牌遍地開花的吉利,刷新推新速度的長安啟源。
當然,還有玩弄消費者的“頑固派”,海報里大肆宣傳降價三萬,實際是各種優(yōu)惠券疊加之后才有,而取得這些優(yōu)惠券的難度,不亞于中彩票。
反觀比亞迪的“增配減價,電比油低”榮耀版操作,就顯得非常實誠了。而價格直降20%的背后,展現的是一家車企的供應鏈優(yōu)勢。
比亞迪在正式停產燃油車,確立新能源的軌道后,逐漸建立起了全行業(yè)羨慕的供應鏈體系,并且?guī)缀踝龅搅松?、中、下游全產業(yè)鏈閉環(huán),核心零部件基本達到自產自研自供水平。
另外一點,比亞迪注重供應鏈本地化,強化了抗風險的能力。所以,遇到芯片短缺、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時,比亞迪規(guī)避風險的能力也是業(yè)內拔尖的。
行業(yè)內流傳著一句話,“除了玻璃和輪胎,比亞迪的零部件全部來自于自己的供應鏈體系”。
其他中國品牌新能源車型雖然沒有那么強大的供應鏈體系作為保障,但作為新能源車最為核心的部件——電池。價格也在不斷走低,今年2月底,磷酸鐵鋰已跌至4.3萬元每噸。
做個對比,去年同期磷酸鐵鋰的價格超過16萬元每噸。所以這也是2月份車市價格不斷下調的原因。
所以,綜合以上分析可知,降價潮到來的原因就很明朗了:“市場競爭加劇、原材料降價、頭部車企引領”三重作用下的結果。
等等黨的勝利?
有人發(fā)愁,必然也會有人歡喜,降價潮之下,獲益最多的是等等黨嗎?
最近我在網上沖浪的時候,看到一些某音博主做的選題挺有趣的,在汽車市場,我們口袋里的錢,明顯是升值了。
在大量原價20萬附近的合資中型車,中低配型號已經進入 10-15萬的價位,例如:帕薩特、亞洲龍、君威、天籟、雅閣、邁騰。
而原來10-15萬價位的合資緊湊型車早就進入了幾萬塊的價位,例如:軒逸、朗逸、卡羅拉、雷凌、寶來。
買車,對于消費者來說已經是so easy的一件事,你以為這個背后是規(guī)模化上來的結果嗎?
并不是!有句話這么說,如果沒有中國品牌,合資車價格是沒有辦法榨干水分的。所以,這是市場競爭、倒逼的結果。
而車市內卷之后的結果,是老百姓、等等黨受益。
作者作為被背刺的一員,只能安慰自己“早買早享受,遲買享折扣”。
玩不過,就差異化
一些傳統(tǒng)的老牌車企,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時代,也進行了戰(zhàn)略的調整。
例如,放緩了電動化。
奔馳召開了2023年的財報發(fā)布會:奔馳的董事會主席說,會推遲之前的“2025電動車銷量占比50%”的目標,未來10年內,將繼續(xù)更新內燃機汽車產品陣容。
而在2021年的時候,奔馳定的目標是:在2030年實現全面電動化,之后就“只造”電車了。
到這,相信閱讀理解能力還行的朋友都應該明白:奔馳并不是打算放棄做電動車,只不過之前喊的口號有點太大了,所以針對之前政策做個調整。
其他像什么奧迪、福特、通用,情況也和奔馳類似。
奧迪CEO去年接受采訪的時候,也是說:我們會放緩推出電動車的速度,短期內繼續(xù)推廣內燃機、插電混動汽車。
那這些燃油車時代的汽車大廠,為什么要放緩全面電動化呢?
首先,從全球來看,電動車市場確實在一直增長,但總體的體量有限,市場的盤子就那么大。
就拿美國來舉例子:
2023年純電車的銷量占比只有7.2%, 一成都沒到,就算加上插混的1.9%,也不到10%。
換句話說,這些汽車產業(yè)比較發(fā)達,開了幾十年油車的國家,大家還是更愿意買油車一點。
全球視野來看,新能源車真正賣得好的地方,確實就在我們國內。
但偏偏在國內市場,這些國外燃油大廠造的電車,又卷不過國產電車。
畢竟廠家是要賺錢的,所以長期、穩(wěn)定的賺錢也很關鍵。眼看自家電車銷量在短時間內沒有爆發(fā)式的增長,所以油車的基本盤還是要穩(wěn)住的。
但是,真的不用擔心,能源轉型這件事,依然是大勢所趨。
歐盟理事會23年3月份就批準了燃油車禁售時間表:2035年起歐盟境內就禁止銷售非零碳排放的燃油車了。
說簡單點,就算車企不想發(fā)展電動車,趨勢還是擺在那兒的,想掀桌子,搞不好把自己掀沒了,不太現實。
像奔馳,2023年的研發(fā)費用是100億歐元,其中就包括了新一代的純電平臺MMA。油車、電車一起做,兩條腿走路,肯定比一條腿,單腳跳著走要來的穩(wěn)吧!
所以,當前持幣觀望購車的網友們,還是需要遵循買油車選合資買電車選自主,準沒錯!
而且隨著技術的進步,發(fā)動機熱效率的提高,部分優(yōu)秀的純燃油車,油耗也控制在6L每百公里左右,能耗成本也不高。
二手車商直喊“慘”
降價潮的風波里,喊“慘”的二手車商們也不在少數。昨天我發(fā)了比亞迪元UP上市的價格,他評論了一句:“可憐我的元PLUS”。
換句話說,這輛2月份收回來準備小賺5K的準新車,它再出售,絕對是虧錢的。
不過面向今年降價潮的行情,它也向我透露,“我們收車都是隨行就市的,新車跌得厲害,我們的收車價格自然也不會高到哪里去?,F在賣車的人覺得新車價格跌得那么厲害,都想著多開幾年回回本。
與此同時卻多了很多買主,他們都想過來撿撿漏。
這次價格戰(zhàn)對很多二手車商來說,好像真的沒啥問題。主要是現在整個二手車交易的邏輯和之前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估計也是大家挨過太多次價格戰(zhàn)的毒打,然后訓練出來的。
以前買賣二手車真的可以一本萬利。只要你能把車收回來,基本就不會虧錢,哪怕握在手里一兩年都沒事。
但現在不行,尤其是電車更加不行,一來它的貶值很快,畢竟電池即便放著也是有損耗的嘛;二來現在新能源市場的另外價格很不穩(wěn)定,你不知道什么時候又打價格戰(zhàn)了。”
所以,現在很多二手車商都喜歡做流通性很強的車。最好到手一兩個星期、兩三個星期就能賣掉,只要握在手里一兩個月,很多人就開始慌了。
所以,降價潮對于二手車商來說,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慘。
另外,在新車市場偶有唱衰合資車企的聲音,但是在二手車市場,合資車企的表現還是非常強勁。
由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fā)布會的《2023年度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顯示,合資車企中排名前十位的保值率都超過60%,其中最高的一汽豐田三年保值率更是達到了69.34%。
所以在購買二手車的時候,合資車依舊是消費者和車商青睞的車型。
寫在最后
降價潮之后,對車企、消費者、二手車商甚至是整個汽車產業(yè)鏈的從業(yè)者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但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絕對是一件利好的事情。無論大城市還是小縣城,汽車已經走入了尋常老百姓家庭,汽車時代已經到來。
而這,不就是我們改革開放之后所期待的盛況嗎?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