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時間,國內新能源汽車發(fā)展迅速,尤其是在智能座艙和高階駕駛輔助斷層式的發(fā)展,讓國產新能源汽車的段位,已經到了合資品牌和海外品牌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步了,市場競爭激烈,自然就會產生了一些“超市場”的競爭行為。所以在最近兩年時間里,我們看到很多新能源汽車廠商在產品、理念層面的對峙非常明顯,甚至有一些汽車品牌,如果不懟友商,甚至都不會開發(fā)布會了。而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和競爭的過程中,一些品牌被“誤貼”的標簽,讓很多競爭對手“上當”,在模仿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差錯。
理想汽車的核心賣點—“冰箱、彩電、大沙發(fā)”
理想汽車可以說在國內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產品品類,那就是大尺寸、高價位的家用SUV產品,理想汽車的產品,幾乎與商務屬性絕緣,完全致力于沖擊家用車市場。憑借獨特的產品設置,理想汽車成為國產品牌30萬以上銷量最好的品牌,目前月銷量超過3萬輛已經成為常態(tài)。
![]()
不過,在坊間一直有一種以訛傳訛的錯覺,那就是理想汽車的成功之道,是“冰箱、彩電、大沙發(fā)”,也就是理想L9上搭載的冰箱、全車三塊大尺寸屏幕和舒適的座椅。所以有很多友商對于理想汽車這三大件鑄就的成功不以為然,除了抨擊其沒有技術含量之外,有些品牌則已經開始模仿了。
![]()
但是很明顯,理想汽車的相對成功,并不在于“冰箱、彩電、大沙發(fā)”,這三樣頂多是錦上添花,因為有很多用戶購買了L7、L8 的Pro、Air車型,后排沒有娛樂屏,也沒有冰箱,這種說法很難成立。
![]()
事實上,作為理想汽車的車主,我們能夠感受到,理想的產品能夠受到歡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理想汽車的產品在設定上充分迎合用戶的需求,尤其是通過持續(xù)的OTA升級,解決用戶的使用痛點,整體來說,用起來很舒服,這就是一個核心優(yōu)勢。所謂的“冰箱、彩電、大沙發(fā)”,只是核心優(yōu)勢之外的“點綴”,很可惜,很多友商只看到了“冰箱、彩電、大沙發(fā)”,抨擊的同時還在模仿,很多核心的產品設定,并沒有學會。
比亞迪、特斯拉是可以被吊打的
在國內汽車市場,一直以來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出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級的品牌或者產品,那么之后上市的產品,就會拿它們作為對標對象。而所謂的對標,無非就是用自身的優(yōu)勢去對比這些標桿產品的劣勢,從而對外輸出“吊打”這些標桿品牌或者產品的概念,引導消費者購買自家的產品。
從當前新能源汽車的現(xiàn)狀來看,國內銷量最強勢的兩大品牌,無疑就是比亞迪和特斯拉了,比亞迪現(xiàn)在月銷量水平,已經達到了25萬輛級別,屬于相當高的水平。特斯拉在純電車領域,也屬于非常暢銷的品牌,這兩個品牌在新能源細分市場,貢獻了很多標桿式的產品,比如比亞迪宋系列車型、秦系列車型、海鷗、海豚等車型,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等等。
![]()
很多友商都有一種迷之自信,認為自己的產品,可以吊打這兩個品牌或者它們的產品,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對比這些標桿的優(yōu)勢。但現(xiàn)在的情況是,比亞迪和特斯拉,依然是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標桿式的存在,很多品牌雖然懟得很兇,但是產出的產品,消費者卻并不認。
![]()
事實上,像比亞迪和特斯拉這樣的品牌,除了產品本身就比較強勢之外,在品牌方面已經有了市場基礎,也就是說,消費者在購車的時候,更愿意在這兩個品牌中間選擇,這也是一種優(yōu)勢,并不是其他品牌在宣傳的時候,說可以吊打這兩個品牌的產品,銷量上就能吊打了。
合資品牌和豪華品牌“要完”
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持續(xù)發(fā)展,很多新能源汽車相比于傳統(tǒng)燃油車產品,不管是性能、能耗還是智能化水平,優(yōu)勢非常明顯,合資品牌和海外品牌在這一塊非常拉胯,這就產生了一個錯覺,那就是很多人認為,這些傳統(tǒng)合資品牌和豪華品牌,可能很快就會被國產新能源汽車給“沖散”了。
![]()
但事實上,從市場占有率上來說,燃油車相比于新能源汽車,依然占到了絕對優(yōu)勢,而且很多合資品牌也在尋求轉型,比如大眾注資小鵬汽車,將與小鵬汽車合作研發(fā)自家的電動車產品,而且有很多的消費者,還是相對保守的,所以依然會選擇合資品牌和豪華品牌的燃油車,所以一時半會,合資品牌和豪華品牌完不了!
![]()
所以,從行業(yè)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正經歷萬馬奔騰的狂歡時代,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引發(fā)一些明顯的錯覺,上面三個就屬于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錯覺,而事實上,這些錯覺只會讓一些定力不夠的車企“上當”,很多情況并不會發(fā)生,很多廠商也并沒有看透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