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稱,雷丁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已被縉云縣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zhí)行人,也就是咱們俗稱的老賴,不過對于這一結果,網友們倒是沒有感到驚訝,因為早在今年年初,雷丁汽車就已經表現(xiàn)出了,即將暴雷的跡象。
早在今年1月,雷丁汽車創(chuàng)始人李國欣,就通過雷丁汽車官方賬號,發(fā)布一封舉報信及實名舉報的視頻,李國欣在其舉報信中稱,濰坊市昌樂縣某官員,通過各種手段逼迫雷丁汽車在去年10個月里,虛報了46.83億元的企業(yè)工業(yè)產值及銷售產值,不過該內容,很快就被刪除,雷丁汽車的官方微博號也隨即停更。
![]()
而到了2月,網上又突然流傳出了一份《江蘇經銷商給雷丁省市聯(lián)合調查組的公開信》,在信中,大量經銷商控訴雷丁汽車以不正當?shù)倪\營手段,侵害了經銷商們的利益,甚至稱雷丁造車從一開始就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其控訴的罪狀多達數(shù)條,其中具體的內容有:
![]()
雷丁公司剛剛高調上市就欠產、停產,并且政府貸款、經銷商全額貨款還在的情況下就沒有錢生產,這不符合經營邏輯。
雷丁公司在產品供不應求,全款訂單不能生產出來車的情況下,在湖南衛(wèi)視投入不符合實際的高額費用大肆搞宜傳,涉嫌洗線。
雷丁公司在根本生產不出來車的情況下,欺騙經銷商讓繼續(xù)再支付車款定車排產,收了經銷商更多的車款還是不用于生產,不給供貨。
李國欣作為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從成立新空殼公司,在新公司里面放棄所有股份、權益,自己跑到國外,注冊一些低成本公司,這是從公司運營開始就做好預謀跑路的準備。
在已經欠產半年多,根本無法滿足供貨的情況下,還去繼續(xù)欺騙招商,吸收經銷商車款,欠所蓋章的每家經銷商直接造成經濟損失近上百萬。
![]()
而在此事發(fā)酵后,雷丁創(chuàng)始人如人間蒸發(fā)一般消失了,而雷丁汽車的官方微信公眾號也停更在了3月,直到5月6日,雷丁汽車向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人民法院申請破產,他們才重新回到公眾的視野,至于創(chuàng)始人李國欣,有傳聞稱他已移居海外,不過該消息的真實性還有待確認。
資料顯示,雷丁汽車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早期他們以生產廉價電動車為主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其2016年至2018年的三年銷量分別為15萬輛、21萬輛、29萬輛,在那個還是“燃油車”占據主導的時代,雷丁憑借著低價電動車確實一度占據了低端新能源市場的先機。
![]()
不過隨著宏光MINIEV、奇瑞QQ冰淇淋等車型的強勢崛起,雷丁也迅速陷入了危機,盡管他們也推出了雷丁i3、i5、i9等車型試圖扭轉局勢,但卻始終未能擺脫“老頭樂”的標簽,最終在市場競爭中敗下陣來。
截至2023年5月17日,雷丁汽車共涉及192起法律訴訟,涉案金額高達2.06億元,其中,他們作為“被告”,合計被執(zhí)行的總金額更是達到了7,446.975萬元。
如此看來,雷丁汽車恐怕已沒有任何翻盤的可能。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