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理想L7出現(xiàn)了“幽靈剎車”?特斯拉不再是幽靈剎車的唯一代表?
就在上周,四川的一位理想L7車主,在路上正常行駛時,突然車速從80 公里/時降到20多公里/小時,而后直接剎停。這位先生表示,當時路上沒有任何障礙物,只有一個廣告牌,上面有一個準備起跑的人物。
事后理想官方表示,車輛的感知系統(tǒng)把廣告牌上準備起跑的人物,識別成了在路中間的真人,所以才緊急剎停。
![圖片]()
有了激光雷達,為何還會出現(xiàn)“幽靈剎車”?
這類問題之前頻繁發(fā)生在特斯拉車型上,特斯拉車型在高速行駛中突然剎車,被稱為“幽靈剎車”事件,而且特斯拉有多起事故都疑似與幽靈剎車有關,而在其他品牌的車型上,這類問題很少出現(xiàn),或者說幾乎沒有影像記錄,理想L7的這一次問題是被車輛自身的行車記錄儀完整地記錄下來了。
![圖片]()
這類幽靈剎車的問題,之所以經常發(fā)生在特斯拉車型上,之前大多被解讀為因為特斯拉車型靠純視覺的智能駕駛方案,缺乏雷達等多硬件的感知冗余,導致在視覺感知在識別到照片、畫布、影子等與實際情況不符時,車輛系統(tǒng)會做出剎車的判斷,進而造成幽靈剎車的問題。
![圖片]()
但是理想L7車型的感知系統(tǒng)不同于特斯拉,而且理想官方在回應中表示了這臺車是有激光雷達的,所以這是一臺理想L7的Max版本車型,在前向感知方面采用了雙目視覺+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的硬件方案,與特斯拉當時純靠攝像頭的方案并不同,在大家的普遍理解中,有了各種雷達傳感器之后,理想L7的前向感知能力肯定會強過特斯拉,至少從賬面數據或者硬件參數來看應該是這樣,至少應該能夠能分得清廣告圖片和實際的物體。
![圖片]()
這其實是目前行業(yè)內的一個痛點問題,不只理想,其他品牌的車型也有類似的問題,在此前對一臺車進行拍攝過程中,就發(fā)現(xiàn)過這樣的問題,儀表上顯示的左邊有一臺車,所以才會在儀表上做出車輛的標志,不過當時這臺車的左側并沒有擺放其他車輛,只是旁邊柜臺的飾板上反射出來了這臺車自己的鏡像,雖然不是一個完整的鏡像,但是車輛系統(tǒng)也把這一物體識別成了車輛,而且這臺車也是有側向毫米波雷達的,但可能因為旁邊的柜臺也是一個物體,長度和高度和車輛比較類似,所以雷達傳感器并沒識別到有什么一樣。
![圖片]()
所以在目前,無論你是不是純視覺感知,就算你有各種雷達傳感器,但依舊有可能把不存在的物體或者一些類似目標的物體和人像,識別成需要規(guī)避的物體,因為目前幾乎所有的感知方案都是以視覺感知為主導,其他傳感器的感知為輔助,而結合其他傳感器,最終敲定的決策還是主要靠視覺。
![圖片]()
這也是我們在此前的文章中,一直談到新勢力們要加強視覺感知的能力,卷其他硬件最多只能是輔助,卷到底最終還要看視覺的能力,而理想L7這一次,很可能就是因為視覺感知的能力不足,而其他感知硬件又沒法做出明確的判斷,而導致的幽靈剎車。
當然,今年年初時,一臺理想L9車型在高速上面對打燈變道的車輛沒有識別,直接撞了上去,那一次的事故業(yè)內幾乎都把它歸咎于理想的感知優(yōu)先級判斷可能出現(xiàn)了問題,所以才會導致系統(tǒng)在一瞬間無所適從,導致事故,而這一次的幽靈剎車,也有可能是感知優(yōu)先級判斷的問題,按常理來講激光雷達是應該能夠認清廣告上的人物,因為人的反射面與廣告畫布平面的反射效果肯定不一樣,所以也有可能是感知優(yōu)先級的問題。
![圖片]()
只有采用“BEV+占用網絡”,才能解決問題?
而大家可能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很少再看到特斯拉車型出現(xiàn)“幽靈剎車”的問題了,特斯拉出現(xiàn)這類問題主要集中在2022年之前。這主要是因為特斯拉從2021年底開始,車輛配備的HW3.0軟硬件中,開始加入了BEV感知技術,也就是特斯拉車型通過8個攝像頭再結合相關算法,就能以車輛自身為中心,站在一個俯瞰的視角,觀察周圍的情況。
![圖片]()
而在2022年底,特斯拉又把占用網絡技術加持了進來,在原本的俯瞰視角下,再把周圍的物體變成占用空間的立方體,這樣幾乎可以在不用完全識別的情況下,也能讓系統(tǒng)知道這里有物體需要躲避。這兩項技術的加持,可以讓特斯拉利用視覺打造3D效果,更好地避免因為沒有雷達傳感器而導致的感知能力不足,而且有了這兩項技術后,幾乎讓幽靈剎車這類問題絕跡了。
![圖片]()
從今年開始,新勢力們的輔助駕駛系統(tǒng)紛紛開始“進城”了,各種減輕或者不依靠高精地圖的方案已經開始上車,但是我們看到大家都開始把BEV技術等更為完善的視覺感知融合了進來,理想在此前的溝通會上也強調了,會融合BEV和占用網絡技術。
因為城市環(huán)境中,像各種廣告牌,大型車輛車身上的廣告圖案,玻璃幕墻的折射反射等問題,都在影響著目前新勢力車型感知決策方案的準確性,之前已經有很多網上的視頻,在調侃特斯拉把公交車廣告上的人像,識別成真人。所以引入BEV和占用網絡這類空間感知技術,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是有著迫切需求的。
![圖片]()
但是在現(xiàn)在絕大部分新勢力的車型,包括這次出現(xiàn)幽靈剎車的理想L7,還沒有向前進化,目前還處在感知識別,到數據庫里找對應目前的階段,雖然新技術已經在開發(fā)過程中,但是落地進程可能還需要半年的時間,其他車企可能還會更長,所以在這一階段,所有新勢力車型都要引起注意,不是你有了激光雷達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到頭來還是要增強視覺感知能力。
![圖片]()
總結: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提到過目前全行業(yè)的輔助駕駛系統(tǒng),其實都在看齊特斯拉,而頭部新勢力的這幾位其實本就可以說是特斯拉的門徒,而特斯拉走過的一些彎路,比如在高精地圖、激光雷達這些方案上的抉擇,踩過的一些雷,比如幽靈剎車,眾多邊角案例等,國內的頭部新勢力們也沿著這些路線在一步步地走,而走著走著大家逐漸都在往特斯拉的路線上走,雖然大家依然把特斯拉當做不友好的競品,但是身體都很誠實。
在如今這個新勢力車型大批量交付的階段,看到疑似的“幽靈剎車”并不奇怪,重要的是如何去完善,特別是在現(xiàn)在這個感知技術過渡的階段,如何能夠少出問題,找到出問題的根源,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