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22年開始,“油價”這兩個字就已經成為了消費者的敏感詞。畢竟受到國際形勢的影響,導致原油價格居高不下,而根據統(tǒng)計來看,去年一整年,國內油價已經經歷了13次漲價,不斷上漲的用車成本,也讓眾多燃油車主直喊“受不了”!
![]()
盡管在近幾個月,油價已經不斷下跌,但這下跌的速度完全趕不上油價上漲的速度。比如說新一輪國內成品油價調整窗口就將于4月17日24時開啟,據悉,本輪油價周期統(tǒng)計起過半數,4月10日,較前一個工作日再漲20元/噸,預計汽柴油上調高470元/噸,直逼500元大關,經過多天連續(xù)上漲后,最終突破了0.4元/升,將刷新今年來最大漲幅。
![]()
不得不承認,縱觀近一年來國內油價的變化可以發(fā)現(xiàn),大家的用車成本確實大大增加??鋸埖臅r候,92號汽油幾乎逼近10元時代,這也導致相比起以前那個6、7元時代,50L的油箱加滿油直接多花了100多塊,也不難怪網上流傳著“92加滿,嚇到腿軟;95加滿,傾家蕩產;98加滿,三代還款”的段子了。而從目前的局勢來看,雖然油價不如2022年那么恐怖,但是要想均價再回到6元時代,概率確實不算大。
![]()
可以說,燃油車的大勢早已過去,高油價只是加快了它們淘汰的步伐。
了解汽車市場的都知道,今年汽車市場的主旋律無疑是“降價”。從年初特斯拉打響第一炮開始,到3月東風系車企開啟史無前例的促銷優(yōu)惠,2023年的車市可以說一直籠罩在“降價潮”之中。雖然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講,這是一件非常利好的事情,可傳統(tǒng)燃油車企們動不動就降價好幾萬的價格,也讓大家直面一個血淋淋的事實,那就是燃油車式微了。
![]()
數據便是最好的證明,今年第一季度,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426.1萬輛,同比下降13.4%;而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銷量則達到了131.3萬輛,同比增長22.4%??梢钥吹?,新能源汽車不僅跑贏了大盤,同時它的滲透率也在不斷增加,占到整個市場的30.8%,新能源汽車的勢頭確實難以阻擋。
當然,這也是國家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結果。畢竟相比起燃油車,電動車的優(yōu)勢確實非常多,免購置稅,可上綠牌,充電非常便宜等等,種種優(yōu)惠政策以及用車成本完全足夠抵掉大部分新能源汽車賣得更昂貴的價格。特別是你家里還有私人充電樁,而且平時也都是市區(qū)通勤的話,我都很難說服大家不去買電動車。
![]()
而對于有些固執(zhí)于燃油車的消費者而言,不愿做出大改變的話,插電混動汽車也能做過渡??v觀當下的汽車市場,用插混作為突破新能源的車企也不少了,比亞迪、長安、長城、奇瑞等都在發(fā)展,尤其是比亞迪推出的DM-i車型,非常省油就不說了,最重要的是人家賣得便宜啊,秦PLUS DM-i可以將價格打到10萬元以內,就注定了它會大賣。
![]()
說到底,如今時代是真的變了,以前大家還能用保值率低,電池續(xù)航短,質量不可靠,電池壽命短等問題來拒絕新能源汽車,但這些年的發(fā)展中,新能源汽車的成長是有目共睹的,不僅各大電動車的保值率在穩(wěn)步上升,同時續(xù)航里程也是越做越長,甚至超1000km的續(xù)航也是有的。而像是很多人認為的電池壽命不行的問題,各大車企也在不斷研發(fā),對于當下的電動車而言,或許當充電技術真正實現(xiàn)突破后,屬于燃油車的時代就要一去不復返了。
寫在最后
總而言之,新能源汽車的大戰(zhàn)其實已經打響,這從今年3月份眾多燃油車企參與的“降價混戰(zhàn)”就能看得出來。雖說目前燃油車肯定不會被淘汰,但局勢已變,它終有一天會被埋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退市也只是時間問題。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