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2年開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徹底爆發(fā)。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tǒng)燃油車企,都在新能源汽車這條賽道上搞得如火如荼。而伴隨新能源滲透率持續(xù)提升,相信今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一定會保持高速發(fā)展態(tài)勢。相應的,有關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討論,也從未停止過。
![]()
近日,在2023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北汽集團總經理張夕勇很直白的指出,汽車產業(yè)發(fā)展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增長的電動車不賺錢,賺錢的燃油車不增長!
他還認為,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還存在著電池原材料和車規(guī)級芯片等“卡脖子”領域,成本高于售價和產能利用率不高、商用車和新能源滲透率還比較低的問題。
會上他還指出了三點,第一,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市場潛力還遠沒有達到充分的挖掘。第二,要堅持純電、混動和氫燃料電池技術路線協(xié)同發(fā)展。第三,要謹慎對待“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的說法。
![]()
關于這個話題,小編想簡單聊幾句。
增長的電動車不賺錢?難道北汽不應該反思一下嗎?
也許有人會認為,能夠連續(xù)七年蟬聯(lián)中國純電動車的“銷冠”,北汽新能源是有兩把刷子的??梢粋€不爭的現實是,北汽新能源終究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在過去的2022年,北汽新能源累計銷量為50179輛,甚至不如新登場的AITO問界賣的多。
老實說,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巨大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并未能讓北汽新能源吃上紅利。比方說,2019年,北汽新能源雖然賣了150601輛,可問題是,約70%來自包括網約車、公務車、出租車等在內的B端市場,而在私家車領域,占比極低。
隨著B端市場愈發(fā)飽和,北汽新能源的銷量也出現斷崖式下滑。進入2020年,由于疫情影響,北汽新能源全年銷量僅25914輛,同比暴跌82.79%。雖然2021年銷量同比增長0.82%,但是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xù)翻番的背景下,北汽新能源的表現很難拿出手。
![]()
進入2022年后,北汽藍谷的成績略有改善,但是仍不容樂觀。據官方數據顯示,上半年北汽藍谷累計銷量17010輛,同比增長144.43%,其中6月銷量為3597輛,同比增長126.94%。看到同比增長數字,也許有朋友會說,這不很哇塞嘛!可理性一點就會發(fā)現,同比比的是2021年的數據,而2021年的銷量不是一般的差。所以,2022年稍微好一點,就會看到非??捎^的同比數據。
近日,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發(fā)布了2023年3月份產銷快報。從公布的數據來看,今年3月,北汽藍谷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產量僅為351輛;今年以來累計產量為1722輛,累計同比減少36.29%。同月,公司銷售新車10302輛;今年一季度累計銷量為15114輛,累計同比增長65.72%。
北汽藍谷表示,銷量中包含部分由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聯(lián)合開發(fā),由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對外銷售的合作車型。
從這份快報來看,北汽藍谷平均月銷不過才5000臺多一點。而這,甚至不如理想汽車單車的銷量。應該說,2023年,北汽藍谷越來越難了!
財報方面,根據此前發(fā)布的業(yè)績預告,北汽藍谷預計2022年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52億元到58億元;公司預計2022年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虧損為56億元到62億元。
銷量不好,虧損不小。此時再來看北汽集團張夕勇的一番言論,似乎就能夠讀懂他的無奈了??尚【幉桓移埻氖?,燃油車賺不賺錢咱不知道,可電動車怎么就不賺錢呢?
不信?看看特斯拉的財報,也許張夕勇就不會這么說了。有一說一,電動車不賺錢的根源還是在于企業(yè)自己。早些年貪圖國家政策補貼,不思進取?,F如今,也只能打了牙往肚子里咽。
![]()
寫于后面
小編認為,時移世易,中國的汽車市場已經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如今,傳統(tǒng)車企要想破圈突圍,必須堅持純電和混動技術路線協(xié)同發(fā)展。也就是,一方面積極擁抱行業(yè)變化,滿足不同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傳統(tǒng)燃油車產能和油車時代的積累,走并軌發(fā)展的道路。
簡單總結一句,吃過的飯不能白吃,走過的路也不能白走。所以,對于北汽藍谷來說,未來的路究竟該如何走,可一定的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