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車/MR
二手市場的風口真的變了嗎?
根據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前兩個月成交價的斷崖式下降看,這個命題似乎已成真。
以素有“二手車保值神器”的漢蘭達為例,其去年上半年的二手成交價還在25萬元左右,但到了下半年就到了20萬元左右。而行駛2年,公里數(shù)3萬出頭的2021款漢蘭達混動版次頂配車型,落地價36萬,二手成交價28萬都沒人要,兩年虧損近10萬元。
![]()
不止?jié)h蘭達虧損如此,其他合資、自主車型的二手成交價也在大幅度縮水。
2021年9萬元收的2019年上牌的豐田卡羅拉,過了不到一年,回收價就降到了6.8萬元,虧損率接近20%。過往要接近40萬的2017年奧迪Q7,如今35萬搶著賣。同為保值神器的2016年3.5L普拉多,如今不到40萬就能開走......。
種種現(xiàn)象,無不表明著二手市場正迎來一場降價狂潮。
![]()
行業(yè)內外認為二手市場衰落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其一,是去年5月出臺的燃油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和今年開年出現(xiàn)的降價狂潮,讓新車終端價格下降,二手車性價比嚴重縮水,消費者基數(shù)下滑。
先是特斯拉開年的“降價大放送”,讓眾多熱衷新能源產品的用戶扎堆,也推動了其他造車新勢力降價的開始。接著又是3月初在湖北地區(qū)的東風汽車大降價,不僅高端品牌艾睿雅最大減幅達6萬元,合資B級車代表東風雪鐵龍C6更是直降9萬元,嚴重打擊了二手車市場的積極性。
而事實上,東風汽車的降價狂潮也只是開端,包括吉利、雷克薩斯、奔馳、豐田在內的眾多車企,都在緊鑼密鼓的推出降價政策,二手車市場的蕭條也將進一步延續(xù)。
![]()
其二,是新能源滲透率不斷提升,傳統(tǒng)燃油市場占有率持續(xù)下滑。據統(tǒng)計,2022年新能源產品銷量破600輛,滲透率高達30%。特別是高居不下的油費,促使很多本來在猶豫的消費者,將目標放到了新能源市場中。
這也就導致,很多消費者在購車時,會在新能源市場和二手車市場進行分流,銷量自然會有所縮水。
![]()
其三,是需求影響供給,這也是前兩個要素誘發(fā)的原因。二手車販需要不斷“收車-賣車”,以此來達到收支平衡。但先是2022年散點式爆發(fā)的疫情,讓公眾對大宗商品失去安全感和信心。緊跟著燃油市場的油費上漲和新能源市場的原材料上漲,導致用車成本提升,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車熱情。到了2023年,又遇到1、2月市場大蕭條和新車大降價,讓消費者對二手市場的關注度降低。
種種原因的加持下,讓很多二手車販出現(xiàn)“有車難賣”的困境,而為了回籠資金,避免損失,很多車販只能“用價換量”。簡單地說,就是二手車販扛不住了。
![]()
以個人之見,今年上半年整體二手車市場的狀態(tài)都會不在線。只有到了下半年,汽車市場狀態(tài)恢復,再加持“金九銀十”的助攻,才能推動二手車市場成交價的回暖。
![]()
總結:
“保值神器”漢蘭達混動的二手價縮水,只是整個二手市場的一個縮影。對于有購買二手車打算的車友而言,建議在上半年最低入手價時入手。等到了下半年,整個市場回暖,二手成交價肯定會上漲,到時候再入手就有些虧了。當然,也可以抓住上半年新車降價的機遇,薅車企的羊毛,畢竟最好還是“買新不買舊”,二手市場的水太深了。
知嘹汽車原創(chuàng)文章,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平臺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lián)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