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絕對可以稱得上“中型SUV年”,先是一大波合資中型SUV的進入,緊接著,以傳祺GS8為代表的自主中型SUV也強勢崛起,當然也包括今天的主角大邁X7。前晚它已經(jīng)正式在國內(nèi)上市,官方指導價10.49-13.09萬元。而這正是國內(nèi)主流緊湊SUV的價格區(qū)間。沒錯,它有些特別,定位中型SUV,賣個緊湊車的價錢,看來它注定要以“大”欺小了。

●外形解析
眼前的這臺大邁X7看起來相當有“男人味”,第一是因為全車線條較為剛硬,第二它確實挺顯大的,氣勢很足。對于“喜大”的國內(nèi)消費者來說,絕對是件好事。略有遺憾的是,它的原創(chuàng)度依舊不高,去看看大眾的的Cross Coupe GTE概念車或許就明白了。當然,這是跟情懷有關的事,跟車自身的競爭力倒沒太大關系。

前臉兩條較為粗壯的鍍鉻條與大燈相連并貫穿整個前臉,這是大邁X7前臉的最大亮點所在。這樣的做法讓人感覺整體性比較強,同時也拉寬了前臉的視覺效果,我個人覺得還是挺好看的。


由于大邁X7打的是錯位競爭的牌,所以把它的尺寸放在像長安CS75、吉利博越這樣的主流緊湊SUV中,它的優(yōu)勢似乎一下就顯現(xiàn)出來了。為了給大家比較全面的參考,表中我們還給出了同是中型SUV的傳祺GS8的尺寸。大邁X7除了高度上不及對手,其它數(shù)據(jù)以絕對優(yōu)勢領先自主緊湊SUV等競品,2850mm的軸距傲視群雄,要知道傳祺GS8的尺寸不過也只有2800mm。


尾部同樣是一種較為陽剛的風格,一條鍍鉻條貫穿尾部,與前臉設計相輔相成。我們試駕的這臺頂配車型配有前6后4共10顆倒車雷達,倒車影像也有配備,所以泊車就不用太過于擔心了。值得一說的是,盡管大邁X7采用的是隱藏式排氣,實際排氣筒還是兩個,雙邊共雙出。

●亮點配置


內(nèi)飾部分我個人最喜歡的就是空調(diào)這塊的設計,配有自動恒溫雙區(qū)空間,帶有溫度顯示,并且屏幕設計很大很上檔次,按鍵也都是輕觸式的,科技感也有所體現(xiàn)。當然,對于觸控按鍵和傳統(tǒng)按鍵的爭議還是在于個人的習慣。只是大邁X7這種輕觸式按鍵沒有太大的反饋,這一點算個小小的不足吧。




●試駕體驗
前期上市的大邁X7只有1.8T+5MT的版本,這也是此次我們試駕的這套動力系統(tǒng)。1.8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30kW(177Ps)/5800rpm,最大扭矩245N·m/2000-4000rpm,數(shù)據(jù)上看還不錯。前期沒有自動擋車型勢必會讓消費者選擇受限,后期可能會推出6速雙離合的1.8T以及2.0T車型。


這臺X7離合器行程設定的比較長,離合器結(jié)點也容易找到,起步過程基本沒有什么難度。擋把的行程適中,談不上太多的吸入感,但行車過程切換擋位也比較順手,并無太多的生澀感。


低扭多少有些偏弱,但不會覺得很“疲軟”。當然這不算是一個客觀的結(jié)論,畢竟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地區(qū),試駕車滿載5人且后備箱也塞滿了一半的東西,而這兩點對于車子動力可以說影響很大。在平原地區(qū)不滿載的情況下低轉(zhuǎn)速動力肯定會表現(xiàn)好點,但能提升多少,這得到時拿到試駕車再做比較吧。

動力真正的爆發(fā)在2500rpm以上,此時動力比原來有著明顯好轉(zhuǎn)。如果你是個急性子,就別吝嗇腳下的油門,把轉(zhuǎn)速拉到2500rpm以后再升擋。


懸架是主流的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組合,底盤是典型的舒適性調(diào)校,表現(xiàn)出一定的韌性,尤其是對于細小的路面信息過濾的比較徹底。靜謐性方面,由于一直在山路中低速行駛,這個時速下發(fā)動機噪音還行,噪音主要來源于風噪。

★全文總結(jié):從產(chǎn)品層面來說,X7并無太大突出亮點,但也很難找到它的短板,它是一款綜合實力比較均衡的產(chǎn)品。從定位上看,以中型車的身份去競爭自主主流緊湊SUV,這種“以大欺小”的策略是大邁X7最大的競爭力所在。既然產(chǎn)品本身沒有問題,它以大欺小自然會有一定的市場。當然,它所面臨的緊湊SUV競爭多么激烈我想不用過多啰嗦,好在它是一臺“出淤泥”的產(chǎn)品。而眾泰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營銷宣傳,讓更多的消費者知道大邁X7的存在,同時盡早推出自動擋車型,讓消費者多點選擇,而這兩點是后期促進銷量的最好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