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車/林景行
12月20日晚,在東風本田“混·燃天成CIVIC品牌之夜”上,第十一代思域上市,同時全新思域TYPE R也正式亮相,售價人民幣42萬元。作為本田旗下的重磅車型,此前新一代思域TYPE R已經(jīng)多次曝光,這次正式亮相,相信又再次讓不少小鋼炮愛好者們眼前一亮,但是這個價格屬實也不便宜,今天我們就全方位了解這臺車,看看它究竟如何?
1、TYPE R發(fā)展史——追根溯源,更增加對這臺車的熱愛
第一代思域TYPE R可追溯至1997年,基于當時的第六代思域開發(fā),搭載1.6升自然吸氣發(fā)動機,最大馬力185匹,峰值扭矩160N·m。國內(nèi)市場的思域TYPE R于2006年由東風本田引入國內(nèi)生產(chǎn)銷售,共經(jīng)歷5次迭代。本次新一代的思域TYPE R為第六代車型,而上一代則是2017年基于兩廂版思域打造而來,搭載2.0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功率320匹,搭配6速手動變速箱。
![]()
2、外觀賞析——兼具美學與空氣動力學的戰(zhàn)斗風格
全新思域TYPE R擁有相當濃郁的戰(zhàn)斗屬性。紅底品牌標識與進氣格柵內(nèi)部的R標識能夠讓人們一下明白這臺車的定位。車頭方面,與海外版的全新思域TYPE R基本相似,采用狹長的大燈組,下包圍則是有C字型導風槽和風刃形狀的前鏟,這些都為車輛帶來更好的空氣動力表現(xiàn)和更好的風冷效果。
![]()
車身側(cè)面,全新思域TYPE R采用熏黑雙五輻V形輪轂以及紅色的多活塞制動卡鉗,霸道的性能車風格躍然眼前。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同兩廂版思域不同,全新TYPE R尾部采用雙尾翼設(shè)計,一個是尾門的超大尺寸熏黑尾翼,另一個則在后備箱上方,在突出運動造型的同時,更多是為空氣動力學考慮。同時尾部的中置三管排氣造型,性能感爆棚。
![]()
![]()
3、內(nèi)飾風格——延續(xù)普通版思域設(shè)計風格,兼具運動風與現(xiàn)代化
內(nèi)飾方面TYPE R車型延續(xù)普通版思域的設(shè)計風格。顏色運用上為紅黑配,同時多處點綴“TYPE R”字樣標識,彰顯運動風格。新車搭載10.2英寸液晶儀表盤及9英寸懸浮中控屏以及專屬的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金屬球形手動換擋桿和運動座椅等運動元素點綴車內(nèi)。
![]()
3、動力表現(xiàn)——大馬力的手動轎車,賽道選手心中的白月光
新車搭載2.0T發(fā)動機及手動6速變速箱及前橋LSD限滑差速器,最大功率達330馬力,峰值扭矩為420N·m,作為一臺大馬力的手動擋轎車,能帶來很多的駕駛樂趣。前不久全新TYPE R就刷新了鈴鹿賽道前驅(qū)車圈速紀錄,用時2分23.12秒。
![]()
4、市場對標——價格并不容易被市場認可
思域TYPE R的價格,在有的車友眼中有種“黃雞殺入鳳凰群”的感覺,在這個售價范圍內(nèi)BBA均有對應車型來和TYPE R爭奪市場。
寶馬的M240i,官方指導價41.98萬,價格和TYPE R非常接近。在性能方面,寶馬M240i搭載3.0T V型6缸發(fā)動機,最大馬力333匹,峰值扭矩500N·m,匹配8AT變速箱,在數(shù)值上一點不遜色于TYPE R。同時寶馬M240i采用前置后驅(qū),相較前置前驅(qū)的TYPE R,更具操控優(yōu)勢。
![]()
奔馳AMG A35L,官方指導價39.98萬,價格還要略低于TYPE R,搭載2.0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最大馬力306匹,最大扭矩400N·m,數(shù)值與TYPE R相比不相伯仲。同時AMG A35L還采用前置四驅(qū),操控性也會更好。
![]()
舊款奧迪S3,售價不超過39萬元,搭載2.0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最大馬力310匹,最大扭矩400N·m,性能配置都不低于全新TYPE R。并且在傳動性能方面采用全時四驅(qū)系統(tǒng),甚至比AMG A35L更兇猛一點。
![]()
同上面的幾款車型相比較,TYPE R在性能和售價方面性價比真不算最高。但上述幾款車型均不售賣手動擋版本,而TYPE R只售賣手動擋版本,對于賽道老司機來說手動擋可能才是永遠的神,但對于大部分熱愛性能車但不具備專業(yè)實力的車友來說,可能并不能熟練駕馭手動擋車型,甚至于現(xiàn)在大部分人都不熟悉手動擋了,因此TYPE R也算是劍走偏鋒了。
以上來看,全新思域TYPE R確實是一臺不錯的小鋼炮,而且它也不再是之前的“買發(fā)動機送車”型選手,可以說要顏有顏還很能打,但是對比其他競品,42萬的售價好像又沒有那么高的性價比。那么,對于這臺性能小鋼炮,你如何看待?
知嘹汽車原創(chuàng)文章,如需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平臺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