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到底有多大,我們用數(shù)據(jù)說話。”
眾所周知,國家對新能源的政策扶持,并不局限于提供補貼、免征購置稅。在部分大城市,還會有牌照方面的優(yōu)惠。上海的讀者朋友,感觸應(yīng)該更深。由于上海采用拍賣制,每個月限量拍賣汽車牌照。小小一張藍色鐵皮,實際付出的價格已經(jīng)漲到了9萬余元。
只是,這么多年來,新能源牌照(綠牌)享受專用牌照額度,不用像燃油車牌照(藍牌)走拍賣路線,申請即可免費獲得。不過,根據(jù)近日上海市出臺的《上海市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實施辦法》,自2023年1 月1日起,對消費者購買的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的,不再發(fā)放專用牌照額度。解釋一下,插混及增程的綠牌不再免費獲得,純電動車的綠牌則繼續(xù)免費。
那么,政策落槌,到底會有哪些影響呢?1、諸多車企早有預(yù)期,包括一些關(guān)注政策走向的消費者,應(yīng)該也知道,“2023年針對插混及增程車輛不再免費發(fā)放綠牌”,這是早兩年就釋放的信息。只是,臨近約定時間,上海市將具體的細則再度明確了。所以,這也不是突然襲擊。2、2022年最后一個季度,上海地區(qū)的插混車型(包括增程)應(yīng)該會沖一波量,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而到了2023年,插混車型(包括增程)的比例勢必會降低,但也不至于驟減。因為有藍牌額度,消費者也有較大可能選擇混動車型。一方面,車企提供的插混車型越來越多,另一方面,插混車型確實省油,價格并不比純?nèi)加蛙嚫叨嗌伲诋a(chǎn)品上已經(jīng)有較大的吸引力了。3、上海地區(qū)的插混車型(包括增程)銷量,并沒有部分觀點宣稱的,達到了全國插混車型(包括增程)銷量的三分之一。即使明年不再免費送牌,但對理想、比亞迪等車企,也絕不是致命的打擊。一二線城市,確實是新能源汽車的主戰(zhàn)場,但理想、比亞迪等也慢慢打開了低線城市的銷量。我們以8月的數(shù)據(jù),做一番詳細說明。
在8月銷量中,新能源賣得最好的城市確實是上海,達到了3.1萬輛。該月,全國新能源銷量為48萬輛(純電動為36.8萬輛,插電混動為11.2萬輛)。對比新能源銷量TOP 10城市,上海的插電混動銷量占比并非最高。深圳市插混占比為44.2%(應(yīng)該與比亞迪車型本地暢銷有莫大關(guān)系);上海市插混占比是37.9%,與天津市36.6%較為接近;其他城市多數(shù)在20%上下,但北京是個特例,將插混完全當作藍牌對待,所以,插混占比低至7.4%。這樣算下來,上海插電混動銷量占全國插電混動銷量的比例,其實只有10%,并沒有網(wǎng)傳的三分之一。深圳市對應(yīng)的比例是8%,也不低了。
再說一點個人的觀察,這次回老家,可以看到比亞迪、理想等車型在低線城市漸漸暢銷。無論是比亞迪的DM-i,還是理想的增程,似乎更契合低線城市的出行習慣。平常幾乎都是短程出行,可以使用純電模式,不僅里程夠用,駕乘體驗也與純電車型類似;偶爾出趟遠門,使用混動模式,直接加油又避免了里程焦慮。插混車型(包括增程)正在慢慢叩開低線城市的市場大門,而且,這里沒有牌照誘惑,只有產(chǎn)品吸引。低線城市的別有洞天,也意味著,縱使上海這個重要市場不發(fā)放免費綠牌了,插混車型(包括增程)也不致遭遇慘淡打擊。當然,接下來究竟會不會如此發(fā)展,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作者為踢車幫 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