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車以后 訪談】9月29日,零跑汽車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CEO朱江明特邀零跑C01的首位大定車主,共同敲響了港交所的大鐘。
下午4點收盤,零跑汽車報收31.9港元/股,跌破30%。
面對首日股價走向,朱江明坦承:“這確實不是一個很好的時間段,因為全球形勢動蕩,處在下行通道?!?/p>
![]()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資圈高層告訴有車以后,新股破發(fā)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企業(yè)上市之前的融資,將估值推到了一個大眾市場目前不太接受的位置;也有可能是零跑本身估值在行業(yè)內算正常水準,但其表現(xiàn)出來的財務狀況、團隊以及未來的發(fā)展前景不被認可。“資本市場對于市值的真正看法,還需要時間去檢驗?!?/p>
“我們選擇上(市),主要原因是我們不在乎當下的時間段,這是一場長跑。我們更關心的是真正的質量如何,以及如何盡快拿到我們的市場份額。”朱江明說。
![]()
五年磨一劍
朱江明,1967年生人,畢業(yè)于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系。2015年,零跑汽車正式成立。
2017年11月10日,在杭州新能源車展上,零跑汽車首款量產車型——零跑S01正式發(fā)布。
現(xiàn)場,身穿黑色西服套裝的朱江明,興致勃勃又略顯緊張地描述,零跑汽車的初心和愿景是,“讓開車更輕松”。
5年后,2022年的9月26日,朱江明在C01上市發(fā)布會上,面對產品、行業(yè)、技術等各個層面問題,回答游刃有余。此刻的他,身穿黑色零跑圓領文化衫,語氣輕快,眼睛堅定,互聯(lián)網氣息漸濃。
“中高端主流市場是一定要做的”,全域自研將成為決定零跑故事下半段的關鍵。
![]()
“全域自研不僅僅是做軟件上的應用,是所有核心的零部件都是自己研發(fā),自己制造?!?/p>
朱江明做過一個測算,當銷量做到1個月2萬臺時,零跑汽車的核心零部件毛利,基本上可以和外購打個平手;如果超過3萬臺,零跑汽車就能實現(xiàn)盈利;做到50萬臺,就有更多的盈利空間。
技術投入的紅利不止于盈利,更在于研發(fā)實力能直接轉化為效率。
“現(xiàn)在的平臺化電氣架構要做很多接口,需要大量的軟件適配和集成過程。如果選了兩個供應商,就要集成兩次。過了兩年,選一個新供應商,又要做大量的集成,工作量龐大?!?/p>
擁有30多年的研發(fā)制造經驗,擅長嵌入式算法及計算機底層的芯片級軟硬結合領域的朱江明,比誰都清楚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問題,未來將在哪個關鍵點上卡住零跑的步伐。
![]()
“在電動車時代,特別是智能電動車時代,至少在電動方面要全域自研,如果沒有,還類似于傳統(tǒng)車,是不可行的。”
行勝于言。從垂直整合程度上看,零跑汽車實現(xiàn)了新能源汽車全產業(yè)鏈的布局。從整車組裝、電池電機電控,到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核心技術與零部件,零跑汽車均能實現(xiàn)自主研發(fā)與生產。
從技術研發(fā)成果上來看,零跑成功研發(fā)了行業(yè)首個量產無電池包CTC技術、行業(yè)首款可變架構油冷電驅、并曾在Waymo自動駕駛算法挑戰(zhàn)賽中獲得第一......
這些也是朱江明輕輕松松就能數出的家珍。“我們的研發(fā)團隊現(xiàn)在接近1800人,但這不是最多的時候。從長遠看,電子產品將占據汽車更多成份,70%是電子,30%是汽車,全域自研會更有優(yōu)勢。”
用戶追捧“想試駕”
是否真具有優(yōu)勢還是用戶說了算。
![]()
昨晚,有車以后零跑C01車友群內,新車價格發(fā)布之后,“想試駕”成為討論頻率最高的詞匯:
這三塊屏看起來挺高級,整體的運動感還不錯
就沖那三塊大屏和華為智能也得去試駕感受一下
今天有人去試駕了么,是不是試駕完直接開回家了……
甚至在有人問道“糾結要不要下訂”,有群友直接勸道:“現(xiàn)在可以買,聽我的錯不了,用不了一個月銷量肯定暴增,別問我怎么知道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