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來說,北汽敢用“魔方”這個名字,的確有魄力。至少和X3、X5、U5、U7們相比,它沒那么常規(guī)化。
關于北汽為什么卯足了勁兒推出一款燃油車,我們已經(jīng)不想再多說,畢竟這壓根就不是“燃油or電動”二選一的問題。本質上,消費者想要得到的是“解決問題的方式”,車企需要做的也僅僅是給到解題的答案,就這么簡單。所以,糾結“為何不是新能源產(chǎn)品”的人,多少存在跟風的嫌疑。
![]()
那么問題就來了,這個時間點推出燃油車,北汽的底氣在哪里?答案是多方面的,以設計為例,魔方給人的形象是很反差萌的,因為僅從外觀層面來判斷,你真說不好這到底是一臺電動車還是燃油車,比如封閉前臉、隱藏大燈、“長軸距、短車身”比例、“奧迪e-tron同款”電子外后視鏡、貫穿式尾燈等,都很有新能源的氣息。尤其是側面所展現(xiàn)出來的“電動感”,甚至還能讓人瞅到一絲絲大眾ID.4和比亞迪元PLUS的韻味。必須承認,北汽的這套“鉆石星辰”(Crystal dust)設計主題確實有點東西。
會很奇怪嗎?最起碼我們沒覺得,反正如今合資和國產(chǎn)的品位已經(jīng)對調了過來,前者的新能源產(chǎn)品像極了燃油車,而后者的燃油車則像極了新能源產(chǎn)品。至于魔方嘛,應該說它屬于時代洪流里的典型代表。
![]()
其實我們之前在和魔方的設計師交流時,也被反饋過類似的觀點。設計師的大體說法是:“消費者對外觀的科技感有著很高的要求,如果能將新能源產(chǎn)品里受歡迎的元素移植到燃油產(chǎn)品中,那么大概率會給消費者帶來一種全新體驗”。就魔方這一回的表現(xiàn)來看,結果不是嘴炮。
不過設計還不算是魔方的核心賣點,真要明算賬,華為的鴻蒙系統(tǒng)可以當?shù)谝粋€。不管你認不認可余承東“XX萬內最好旗艦產(chǎn)品”的句式,你都不能否定鴻蒙OS車機系統(tǒng)給問界帶來的積極意義,無論功能性、流暢度亦或綜合體驗,鴻蒙OS車機系統(tǒng)都已經(jīng)夠到了行業(yè)的天花板。具體的評價,問界M5、M7的車主們應該深有體會。
![]()
其次就是魔方的動力總成。我們知道,1.5T+7DCT帶來的7.84秒破百成績在哈弗H6、長安CS75 PLUS等車型面前好像并不算突出,可問題在于1.5T發(fā)動機背后站著“魔核”兩個字,7DCT的全稱是“DCT 380變速器”。前者是“中國芯十佳發(fā)動機”,后者是“龍蟠杯世界級十佳變速器”,況且還配有同級唯一的SMART駕駛模式。這也是為什么,魔方的動力表現(xiàn)實際上比很多低功率的合資2.0T產(chǎn)品更優(yōu)秀。
展開說明一下,1.5T魔核發(fā)動機是北汽跟德國Meta聯(lián)合研發(fā)的產(chǎn)物,有六個核心亮點:“保時捷同款”VGT增壓器、Miller循環(huán)技術、350Bar高壓噴射、21項降噪黑科技、高滾流比氣道、40000h+錘煉。重點是,魔方的風阻系數(shù)只有0.32Cd,這個數(shù)字是極低的。所以換成大白話來說就是:魔方的可玩性不輸于BJ40這個大玩具,品質、性能、燃油經(jīng)濟性等它都能兼顧到。如果要打個比方,你可以理解為競品普遍適合家用,而魔方則更多面手一些。
![]()
如果你覺得VGT增壓器這東西屬于碰瓷行為,那么“奔馳S級同款”AR-HUD抬頭顯示器、“寶馬X5同款”循跡倒車以及前面提到的“奧迪e-tron同款”電子外后視鏡,估計也入不了你的法眼。只不過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對于起售價不到10萬的魔方來說,這些同級罕有的科技配置確實足夠領先。對務實的國內消費者來說,這道選擇題一點也不難做。
現(xiàn)在我們就可以預測,魔方未來走量的12-14萬元版本,在硬剛H6、CS75 PLUS、博越等競品時勢必能大放異彩,畢竟同個價位下,它具備更多更明顯的賣點。延伸來看,北汽的新轉折也將在不久之后到來。這不是空穴來風,上個月魔方就已經(jīng)給出了實際行動。單是一個非完整月份周期,魔方的銷量就超過了北汽的三分之一,這其中的意義不言而喻。
![]()
江湖車評:
根據(jù)權威機構統(tǒng)計,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的總銷量超過489萬臺,同比增長16.5%,市占率也達到了 46.6%,這也就是說自主品牌遲早會主導國內汽車市場。對于北汽來說,這無疑是一次借東風的機會。告別了紳寶時代的北汽,顯然正不斷煥發(fā)出新的活力,從攜手華為合作、成立北汽研究院到建立創(chuàng)意工廠,北汽這些年來走過的每一步都能成為佐證。而帶領品牌突圍的Keyman,無疑也正是魔方。綜合新車的整體素質來判斷,北汽離下一個榮耀時刻已經(jīng)越來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