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巨輪滾滾向前,碾壓著我們曾經熟悉的一家又一家車企。
廣菲克的黯然退場才過去幾天,又一家合資品牌即將告別我們。它就是東風裕隆納智捷。
![]()
相關資料顯示,早在去年11月2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21)浙01破申196號決定書,決定受理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提出的預重整申請。2021年11月8日,杭州中院作出(2021)浙01破申196號之一決定書,指定浙江六和律師事務所擔任東風裕隆公司預重整臨時管理人。
到了今年4月29日,杭州中院裁定受理東風裕隆提出的破產重整申請;今年5月7日,杭州中院指定浙江六和律師事務所擔任東風裕隆公司管理人。
![]()
破產重整不同于破產清算,后者是直接將公司資產變賣清償債務,公司主體也就不復存在了。前者則是會嘗試引入新的投資者,重整債務,公司還有一線生機。
不過,在汽車行業(yè)里,能夠成功通過破產重整復活的企業(yè)少之又少?;旧献叩狡飘a重整這一步,至少也意味著納智捷這個品牌多半是要泯然眾人了。
事實上,從去年年底東風裕隆預重整申請,發(fā)布招商公告到現(xiàn)在為止,東風裕隆一直沒有找到有明確意向的投資人。這也表明在投資趨于過度的造車行業(yè),東風裕隆這個投資標的正在變得越來越缺乏吸引力。
![]()
和不少在上一輪洗牌中掉隊的合資品牌一樣,2010年成立的東風裕隆,在2015年之前也曾經有過高光時刻。
由東風集團和臺灣裕隆集團合資成立的東風裕隆,在2011年推出了首款產品納智捷大7 SUV。當時正好趕上國內SUV熱潮興起,不管什么品牌只要做SUV,大多都能賣得紅紅火火。
納智捷大7也是如此,投產第二年就名列當年國內SUV細分市場前十名。而且雖然當時還沒有自動駕駛、輔助駕駛的概念,但納智捷大7憑借在當時相對較高的智能科技配置,在全國各地的落地活動中首創(chuàng)了挑戰(zhàn)“盲駕”的概念。
![]()
現(xiàn)在看盲駕并不稀奇,不少品牌都有做過類似的試駕體驗活動。但在10年前,卻是一個新鮮概念,也正是憑借著“盲駕”,納智捷很快打開了市場。
2012年,東風裕隆累計銷量超過3萬輛,銷售收入64.85億元,成立僅兩年就實現(xiàn)了盈利。隨后納智捷又推出了優(yōu)6 SUV,開賣三個月訂單累計超過3萬輛,在市場也算是小有名氣。
2015年,東風裕隆年銷量雖然才達到6萬輛左右,但發(fā)展勢頭仍被看好,因此不惜重金請來周杰倫做獨家代言。但恰恰也就是從2015年之后,東風裕隆開始出現(xiàn)虧損。
![]()
大家都知道2015年后,二三線合資品牌銷量開始紛紛下滑,東風裕隆也不例外。特別是從2016年開始,納智捷此前在產品質量方面所積累的問題,開始陸續(xù)爆發(fā)。油耗過高、斷軸等一系列問題,讓東風裕隆的銷量迅速下滑。
![]()
銷量與口碑雙殺,5年時間東風裕隆的銷量幾乎歸零。如今,東風裕隆面臨的是高達70億元的負債,死亡倒計時也已經快要走到終點。
這期間,股東雙方對東風裕隆也是回天乏術。2017年,東風集團對東風裕隆做出了“撤人不撤資”的決定,算是在臺面上表現(xiàn)出堅守的態(tài)度。而裕隆方面則在2020年就做出了納智捷品牌退出中國市場的決定。
![]()
被市場的一時火爆所迷惑,過度宣傳,忽略產品質量和核心技術的掌握,致使在行業(yè)洗牌中出局。東風裕隆的淪落,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案例。
如果是在上一輪造車新勢力大舉入局的時候,東風裕隆能夠抓住機會,或許還能為自己找到一個好的買家。但如今國內汽車行業(yè)已經是面臨產能過剩的局面,大大小小想要入局的造車勢力基本上已經圈地完畢。東風裕隆即便是手握生產資質,工廠和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恐怕也很難找到金主接盤了。畢竟,不是每家企業(yè)都能像眾泰那么幸運的。(文/優(yōu)視汽車 老炮)
注: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謝!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優(yōu)視汽車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