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安汽車給江蘇吉麥新能源車業(yè)有限公司發(fā)了一封《關于要求立即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公函》?!豆分赋?,吉麥新能源旗下品牌凌寶汽車發(fā)布了“凌寶汽車Uni上市發(fā)布會”系列廣告,廣告語中使用了Uni產品名稱,與長安UNI系列容易產生混淆和誤導,要求吉麥新能源立刻停止該混淆行為。
![凌寶Uni撞名長安UNI,車市陋習必須要改了]()
對此,吉麥新能源回應稱,凌寶Uni系列與長安UNI系列在名稱含義、定位定價、車型外觀上均區(qū)別明顯,并不會使公眾對商品及其來源產生混淆。對于該事件,雙方均未訴諸法律,但在輿論圈卻引發(fā)了不少熱議。
拋開法律層面的“抄襲”不說,僅從消費者認知層面看,雙方都叫UNI系列,僅僅是字母的大小寫不同,這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二者是一家人,再加上長安UNI系列先入為主的優(yōu)勢,凌寶作為后來者難免會讓人認為是故意在打擦邊球。
我們知道,自主品牌由于起步晚,技術相對落后,在其發(fā)展過程中曾經出現個別“抄作業(yè)”的行為,比如當年的雙環(huán)小貴族、力帆320、眾泰Z600等車型。事實證明,這種不良做法不僅救不了企業(yè),反而嚴重影響了品牌的長期發(fā)展。如今自主品牌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領域(注:凌寶Uni是微型電動車),自主品牌更是占絕對優(yōu)勢,這說明消費者對中國品牌的認可度越來越高了。此時,創(chuàng)立一個具有自身獨特標簽的品牌或許更易被人接受,那些寄希望于抄近路的做法反而會引來大家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