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其實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國內(nèi)的汽車市場已是今時不同往日。自主品牌的崛起,使得市場競爭升級,而競爭升級之后,合資車企也紛紛加入了斗智斗勇的行列,這其中有打情懷牌的,有走價格路線的,總之合資不再高高在上,多數(shù)品牌放下心中那點小驕傲,正視如今的市場。
大眾是讓我們感知最深的,雖然2018年大眾仍然扮演者國內(nèi)銷冠的角色,大家也都說“車市寒冬,強者恒強”,但事實上大眾的增長出現(xiàn)了瓶頸。而2019年開年,大眾選擇情懷與價格的雙管齊下,為自己的發(fā)展拓寬道路,新品牌“捷達”就是大眾的實際舉措。
相較于大眾的低調(diào)求變,豐田則依舊是那個高傲的豐田。
其實若說被國人寵壞的合資品牌,首當其沖是大眾,而豐田很有可能成為第二個被嬌慣壞的合資品牌。
豐田旗下加價的車型不少,其實一部分原因歸功于豐田自己的慧眼識珠,能抓住市場的先機,另一方面,有人認為是市場營銷取得的成功。確實,這套“饑餓營銷”的辦法還是挺適用于國內(nèi)消費者,而國內(nèi)消費者也成了“真香”定律的驗證人。
今天筆者想和大家聊一下豐田,聊一下漢蘭達。
大眾的銷量雖然一直保持著第一的位置,但事實上,從利潤的角度來說,豐田才是真正的贏家。網(wǎng)上有人以2017年大眾與豐田的銷售表現(xiàn)為例做了分析,得出結論:豐田的利潤實際上可以達到大眾的三倍之多??磥?,豐田在運營模式與成本控制上是絕對的行家。
那么支撐高利潤、高銷量的背后必然是爆款或經(jīng)典,這些被譽為經(jīng)典的車型,大多成了某一個細分領域的標桿產(chǎn)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于豐田旗下的中型SUV標桿——漢蘭達。
漢蘭達實際上是抓住了7座的市場機會點,做了這個市場“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正因為扮演了開拓者的角色,而成就了如今不可撼動的地位,所有新上市的中型SUV都舉著打倒?jié)h蘭達的旗幟,但到如今卻沒有一款車做到了。正因為在這樣的事實面前,漢蘭達加起價來也是底氣十足。
我們先來舉一個事實情況:雖然漢蘭達的官方指導價23.98-42.28萬元,看上去二十來萬入手一輛漢蘭達是有可能的事。但事實上20幾萬要開上漢蘭達是不大可能的,落地30萬左右算是個靠譜的價。
而對于一款落地30萬的標桿產(chǎn)品,質(zhì)量又如何?
坊間有句順口溜:“開不壞的豐田,修不好的大眾”,這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消費者對豐田汽車品質(zhì)的認可,但實際上,豐田的品質(zhì)并沒有像傳說中的那般神乎其神,“開不壞的豐田”,跟“修不好的大眾”其實沒啥兩樣。
1車窗異響
對于漢蘭達門窗異響的問題有那么多的消費者反饋也著實令人意外,畢竟多數(shù)車企都希望通過增強門窗的密封性來減少噪音的干擾,而漢蘭達的門窗卻成了噪音的來源。
當然,機智的網(wǎng)友在長期受到車窗異響的困擾之后已經(jīng)得出解決之道,凡士林、蠟、橡膠保護劑、把音樂開到最大聲,總之對付車窗異響,網(wǎng)友也算是腦洞大開,無所不用其極。
2變速箱頓挫
漢蘭達低速時候存在變速箱頓挫這是真有其事,特別是堵車的情況下,感受明顯。筆者想要直接用上網(wǎng)友的一句有畫面感的話:漢蘭達在跟車收油再給油時,有一種被猛踹一腳的感覺。
下面這位網(wǎng)友似乎有著相同的感受,他形容漢蘭達頓挫的幅度,好像被其它車追尾了一樣,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3剎車軟
漢蘭達這么一大塊頭,剎車總給人剎不住的感覺。筆者承認, 剎車軟和使用者的個人感受有直接關系,多少存在偏差,但關于剎車的問題,倒車時剎車異響卻是漢蘭達車主們無力吐槽的通病。
除了以上幾點外,筆者認為漢蘭達的油耗并不是很美麗,車漆似乎越來越薄了,同級別中漢蘭達的配置也并非最豐富,爛路面前漢蘭達明顯是沒有底氣的。
雖然有諸多的理由在勸說國人,漢蘭達并非是最好的選擇,但國人卻依舊像炒股一樣,抱著追漲的心態(tài)爭相購入,寵她如掌上明珠。這其實就是現(xiàn)在市場的矛盾點,也是一種從眾的心態(tài)罷了。
只能說,漢蘭達是被市場神話了的一款車,也是被國人捧出來的一款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