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就是來自華晨的中華V7。
華晨把中華V7身上那臺“寶馬”發(fā)動機作為核心賣點,對外宣傳以此大做文章。華晨官方的宣傳是中華V7搭載了由寶馬授權、代號為CE16的1.6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功率204匹,最大峰值扭矩280牛米。
熟悉寶馬產(chǎn)品的同學應該會知道,這款代號CE16的1.6T發(fā)動機最早是由寶馬與法國PSA集團共同研發(fā),曾搭載在DS5、2011款MINI COOPER S、東風標致408,但早在2016年寶馬就停產(chǎn)該發(fā)動機了。
說白了,中華V7所謂的寶馬發(fā)動機,其實是寶馬早已淘汰不用的廢棄技術產(chǎn)品,而消費者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就算發(fā)動機的技術的確源自于寶馬,但是同級別競品太多,消費者很難為了個被淘汰的發(fā)動機買單!
另外,筆者前面說到,中華V7是基于全新智能M8X模塊化平臺打造,這個平臺的來頭確實不小,它是華晨集團聯(lián)合寶馬歷時5年、耗資36億,并與麥格納(全球最大汽車零部件制造商之一)共同打造的全新可擴展的模塊化平臺,其汲取了寶馬的特點和優(yōu)勢,具備擴展衍生系列化中高端車型的能力。
筆者記得在中華V7的發(fā)布會上,華晨集董事長祁玉民曾將M8X平臺形象地比喻為“大魚塘”,他說:“中華V7是第一條魚,接下來還會有第二、第三、第四條魚”。
中華V7雖然有寶馬的技術和發(fā)動機的加持,但是中華V7的市場表現(xiàn)卻讓曾寄予厚望的華晨汽車大失所望,筆者特意去查詢到,中華V7自去年的6月份上市以來,月銷大多徘徊在1至2千輛左右,銷量最好的一個月,也僅僅是賣了2449臺,至今都沒能突破3000臺的大關。
而在2019年的1月份,中華V7更是創(chuàng)下了該車的歷史銷量新低,1月份僅售734臺,銷量環(huán)比下降70.03%,首次跌入1000臺以下。
都說豪門出貴子,但中華V7絕對是個例外,從目前中華V7的表現(xiàn)來看,寶馬的技術和發(fā)動機,也拯救不了中華V7的銷量!而祁玉民理想中的這個“大魚塘”目前唯一的一條魚(中華V7)已經(jīng)“奄奄一息”了,第二條、第三條魚,華晨怕是指望不上了!
另外,華晨汽車的問題遠不止于此,其品牌旗下的車型,不管是中華V7、中華V6,還是中華H3,沒有一款是賣得好的。
整個2019年的1月份,華晨中華旗下的所有車型共賣出了2668臺,其中賣得最好的車型是中華V3,只有區(qū)區(qū)的1920臺,而中華V6和中華H3都只賣出了可憐巴巴的2臺。一個品牌的月銷量還湊不夠長城汽車單一車型哈弗H6的零頭,這樣的表現(xiàn)令人錯愕!
如今的華晨中華,像極了“扶不起的阿斗”,而寶馬則是干著急的“諸葛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