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使用三缸引擎取代原先的四缸引擎,很多消費者都認為氣缸越多的車性能就越好,性價比也更高,其實這個觀點并沒有絕對的選項,的確,目前三缸車還有很大的爭議,寶馬X1剛上市的時候就話題不斷,不僅全新的前驅動力總成平臺打破了寶馬一貫后驅車的作風,而且推出的三缸發(fā)動機也讓很多消費者持觀望態(tài)度。那么在后期使用上除了省油,在保養(yǎng)上三缸車到底有優(yōu)勢嗎?
其實三缸發(fā)動機和四缸發(fā)動機保養(yǎng)上并不會有本質的區(qū)別,除了三缸機的火花塞比四缸機少一個以外,其余似乎也就那樣了,如果排量不變,機油還是要加一大瓶、三濾照常換、兩油一液似乎也躲不過。而汽油費的爭議就大了,每個人的油耗都不一樣,油費自然不一樣,小編認為三缸機并不絕對等于省油,至于保險費的構成,保險公司定價更多的是與基礎保費+裸車價格掛鉤,壓根沒有幾缸發(fā)動機的什么事兒。
相比四缸發(fā)動機,三缸發(fā)動機少了一個氣缸,質量更輕,體積更小,車內空間也就更大,噴油嘴也少了一個,這樣一來油耗自然就會降低。此外,三缸機還少了一套活塞連桿,磨損也更少,低轉速扭矩更大,同排量下加速更快。凡事有利就有弊,三缸發(fā)動機的兩側氣缸沒有相互抵消的力矩,容易產生較大的振動,廠家為了解決抖動平衡的問題,會給三缸機增加一根反向平衡軸,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緩解,但終究無法消除掉全部慣性力矩,噪音和抖動在所難免。這也是無法回避的問題。
長遠來看,內燃機的效率提升是無法跟上排放法規(guī)的收緊速度的,就像玩游戲一樣,當你怎么努力也玩不過,你會想什么?開外掛是個不錯的選擇!放在這事上,就是依靠外部輔助設備,電力輔助設備就是不錯的選擇。比方說2019款全新奔馳C260三缸內燃機+渦輪增壓系統+混合動力裝置會形成一個緊密結合的模塊,減少一個氣缸,就是給加入“電動”騰出空間。不但油耗可想而知,同時動力輸出會更加平順,乘坐舒適性也會大幅提升。
我們發(fā)現三缸發(fā)動機與四缸發(fā)動機的養(yǎng)車成本并沒有像我們預料那樣相差十分之大,表面上看起來是少了一個缸,但是實際上該干的活還是要干的,曾經三缸的使用局限在小型車,適用范圍很窄,隨著渦輪增壓的加持,三缸發(fā)動機甚至可以帶動兩噸左右的SUV,渦輪增壓的使用也是三缸重回市場的一個主要原因。
隨著越來越多的車企給同一款車型分別匹配三缸和四缸發(fā)動機又或者說是直接取消四缸機,增加消費者的選車難度。恰恰相反,擁有高技術、高性能、低油耗、節(jié)能環(huán)保的三缸機,是從設計到制造全方位的升級。隨著消費者知識水平的提高,光靠一個漂亮的“殼”是打動不了的,真正打動消費者還需要優(yōu)秀的動力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