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選車】175期,我是萌哥。兩周前為回應我成都表妹的購車需求,做了一期15萬元預算買一臺家用兼跑網約的純電動轎車的節(jié)目,節(jié)目上線后,【蝸牛車志】后臺和身邊朋友就有很多人問我:“如果同樣預算買電動SUV,又該怎么選?”O(jiān)K,那這期咱們就趁熱打鐵,接著聊電動SUV!
首先說明我的幾個觀點和建議:
第一,單純家用,不考慮什么跑網約或者商務接待啥的,家用的小型電動車,我更推薦SUV;因為它在空間和實用性上相比小型轎車還是有明顯優(yōu)勢,家用的各種場景和需求不至于太捉襟見肘;更重要的是,我們知道大電池是要占據(jù)不少底盤空間的,而SUV更高的高度,可以給電池留有更充裕的空間,不會像小型電動轎車那樣要么擠占空間,要么減化電池的安全和輔助結構。
第二個建議:低價位電動SUV都是單電機前輪驅動,而且因為電池,實際的離地間隙也不高,所以越野和通過性啥的,就別多想了,這種SUV,重點還是看它的空間和實用性如何吧。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小型電動SUV會采用類似MPV的車體設計,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另外SUV這種車型,實際空間怎么樣,不能只坐在家里看長寬高和軸距這些數(shù)據(jù),最好是實際去店里體驗一下實車,人肉測試才是最靠譜的。
最后一個建議:因為SUV的高重心和電動車較重的重量,中低價位家用電動SUV的操控潛力說實話都一般,不太適合飚快車,所以在預算有限的前提下,對這類車你不必太在意動力和加速,車能做到起步和日常不肉就好,重點可放在它的駕駛體驗和質感上,比如好不好開,順不順暢,對顛簸路面處理得怎樣?乘客是否容易暈車,過彎側傾明顯嗎?等等這些。
OK,進入車型環(huán)節(jié),選出四款車聊聊,排名不分先后。既然預算定在15萬左右,我就都選它們在15萬-16萬之間的版本,價格接近有可比性,你如果預算不足,降一個配置版本,差不多就在15萬以內了。
第一款車,廣汽埃安的AION Y;這款車算同級銷量最大、街頭最常見的一款車。我們知道埃安去年換代的新款車都在原車名后加了個PLUS,比如V PLUS、S PLUS;而aion Y仍然沒有PLUS的后綴,說明它還沒有更新。
不過雖然不算新款,但放在對手們面前,它還是不錯的。首先車軸距達到2750毫米,在同級SUV里算最長的,甚至超過一些同價位的轎車;而它的外形設計就是我剛才說的那種類似MPV的大肚短鼻;再加上埃安品牌特有的后排座椅后移的設計,所以空間表現(xiàn)可以傲視對手,尤其后排,給我實際體驗絲毫不輸大了一圈的特斯拉model Y;
動力配備是一顆135KW的電機。官方價格15.76萬元的70智駕版,NEDC續(xù)航里程有500公里。要注意的是這個版本是有磷酸鐵鋰和三元鋰兩種電池配置,而且價格一樣。如果在北方優(yōu)先推薦三元鋰版本,冬天的低溫表現(xiàn)更穩(wěn)定;而在像我們深圳這種沒有冬天的南方,可以考慮磷酸鐵鋰版本,因為它的實際電池容量要比三元鋰多5度左右。
那AION Y的缺點有什么?首先是車的駕駛質感非常一般,開起來飄;第二是內飾做工和檔次都差點火候,車機體驗也很一般;當然對我來說,最不喜歡的是這款車的顏值很一般,開在街上還非常容易被誤認為網約車,不過它長得也確實就像是網約車。
如果很在乎顏值,我們接著看第二款車,比亞迪的元PLUS,年初時我們剛試駕過它。首先相比之前的元EV,真是進步巨大:以前元EV的一些槽點變成了它的亮點:
比如你說元EV加速肉,而現(xiàn)在總功率升到了150KW,扭矩也達到300牛米,官方百公里加速7.3秒;比如你說元EV的扭力梁后懸不行,現(xiàn)在直接換成多連桿獨立懸掛,而且駕駛質感確實有飛躍。
還有當然就是外形比較漂亮,尤其不像網約車,最出彩的是內飾,讓人耳目一新,我覺得甚至算比亞迪近年內飾設計最大膽最有新意的一個,我們應該為原創(chuàng)設計點個贊。另外,這款車還用上了熱泵空調,提升效率降低能耗,這對于電動車挺關鍵。
當然有人會說,它價格也比元EV貴了不少,不過我們橫向比較一下,比如售價15.78元的510KM 旗艦版,其實配置也比較全,相比老對手aion Y,性價比并不輸。
其實元PLUS在我看來就是各方面都比較平均,沒有特別出色的一點,介也沒有明顯短板的那種符合“木桶理論”的車,可能正符合多數(shù)中國車主。你硬要說它有什么缺點的話:60度出頭的磷酸鐵鋰電池,冬季續(xù)航可能有點不夠用;另外就是,大家都知道,這車官方漲價了,讓人總有點不爽。
上期節(jié)目,有人后臺問我為什么只聊國內品牌?合資品牌的電動車難道不好嗎?真不是,只是這個價位合資品牌的電動車太少。不過今天可以推薦一款:廣汽本田的VE-1;這款車我們去年做過深度體驗節(jié)目,節(jié)省時間就不詳細展開,推薦在【蝸牛車志】回搜一下。簡單說,VE-1可以理解成本田繽智的電動版本。這臺車基本繼承了繽智的絕大多數(shù)優(yōu)點,而且在實際駕駛感受上,無論加速表現(xiàn),底盤的沉穩(wěn)和懸掛的精細調校上,我覺得甚至優(yōu)于繽智。因此,無論你是不是HNDA粉,買此價位的電動SUV,這臺車都應該重點了解一下。
單純看參數(shù),其實VE-1并不出彩:車長不到4.4米,軸距才2610毫米,比同價位國產車小了一圈,不過本田畢竟有“空間大師”名頭,這臺車的空間利用率非常高,實際空間表現(xiàn)其實并不弱,建議去看一下實車;另外,它雖然官方NEDC里程只有480公里,但電池容量也有61.3度,日系車的里程標定上比較保守,實際續(xù)航表現(xiàn)并不會輸給那些500公里+的對手。
VE-1目前新款的2022款 入門版本,也就TA 領銳版的官方價格為17.48萬元,但終端有2萬左右優(yōu)惠,所以實際也能16萬內拿下。對比國產品牌們,你也許覺得性價比不高。但如果你放在合資品牌中,哪怕是本田自己的序列中,這個價格還是很香的,你想想,它實際落地價格,可能比繽智還要便宜啊。這臺車的短板,我覺得動力稍弱了一點,功率只有120KW,扭矩還可以,有280牛米。
最后一款車市場上有點冷門,吉利的幾何C。吉利這兩年雖然業(yè)績如火如荼,但幾何品牌的表現(xiàn)欠些火候。比如幾何C這款車,除了網約車,估計你在街上都很少能看到,認識它的人也不多。
如果你不在乎這些,你有足夠的開冷門車的自信,那這臺車其實是挺有料的。比如今年更新的2022款,16萬內我們選擇550KM 西柚PRO版,(這名字起得...,)算上終端優(yōu)惠,實際差不多15.6萬元左右,首先,它的動力數(shù)據(jù)和元PLUS一樣,150KW,310牛米,而實際加速比元PLUS還要更快一點,官方成績7秒整;續(xù)航方面,配置了一個70度的大電池,所以NEDC續(xù)航可以達到550公里,算同價位之最了;另外它的軸距有2700毫米,所以空間表現(xiàn)也不差。所以,如實你比較務實,比較注重性價比和長續(xù)航,它可以考慮下。
它的缺點有什么呢?說實話,我還沒有開過,所以仔細查了一下車主們的反饋,沒什么大問題,基本吐槽點還是工藝細節(jié),比如車漆太薄,新車內飾有異味等等,看來在品控上,幾何相比吉利母品牌還有待提高。
OK,用了快十分鐘時間聊了四款車,最后簡單給出購買建議。如果你很在乎顏值,怕被誤認為網約車司機,在比亞迪元PLUS和廣本VE-1二選一,前者性價比、動力和綜合配置更高;而后者產品成熟,駕駛質感更好,還是HONDA信仰充值;
如果你很在乎空間,推薦aion Y;如果你很在乎性價比,不想選爛大街的熱門車,可以考慮幾何C。另外,本來我還想到小鵬新款G3,換臉后,它確實很漂亮,而且論車機系統(tǒng)和智能化,在這個價位,小鵬仍然是“王者”,不過它入門版也要16.89萬元,嚴重超今天的預算了,如果你預算充足,可以考慮一下它。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