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jù)統(tǒng)計,在所有交通事故中,追尾的所占比例是最高的。追尾可大可小,輕者完好無傷,重則車毀人亡。如何保持車距、避免追尾,是所有道路使用者都必須學會的。磚叔今天就來教教大家,預防追尾事故到底有哪些技巧!
![]()
今天磚叔借來了一輛東風標致307和一輛一汽大眾寶來,代表目前馬路上最常見的主流緊湊型家轎。其中,寶來為主要演示車輛,后視鏡為常見的單曲面后視鏡。標致307則為輔助演示車輛,后保險杠離地高度約70cm,為同級平均高度。(注意:不同車型間存在細微差異)
![]()
為了讓演示更有代表性、科學性,磚叔請出中等身材的番茄哥(身高170cm),并把座椅、后視鏡按標準方法調(diào)節(jié)。(還不知道如何正確調(diào)節(jié)座椅和后視鏡?)
請點擊:
如何正確調(diào)節(jié)座椅
如何正確調(diào)節(jié)后視鏡
![]()
堵車是追尾高發(fā)場景。由于避免加塞,很多人習慣緊貼前車,前車起步后又大腳油門跟上。如果此時前車急剎,一次激情的親吻很難避免。那么,該如何正確保持與前車的距離呢?很簡單,我們可以以前車的后保險杠為參考物,觀察與前車的位置關(guān)系。
![]()
首先,當番茄哥看到車頭與前車保險杠下沿重合時,磚叔測得此時兩車的距離為2.8米。如何在堵車中保持這個車距,很有可能會被加塞。
![]()
還是更靠近一點吧!當車頭與前車保險杠上沿重合時,兩車距離剛好為1米。這個距離既能保證足夠安全的空間,又能避免被加塞,比較合適。當然,磚叔也推薦新手保持稍遠的距離,能保證足夠長的反應時間。
![]()
在關(guān)于如何保持合理車距的理論中,人們普遍認為“兩秒法則”較為科學。
![]()
“兩秒法則”是什么?以上圖為例,如果307在某一瞬間經(jīng)過樹A,與307保持同一速度的寶來在兩秒后經(jīng)過樹A,那么307和寶來之間的車距就是合適的。
![]()
大部分城區(qū)暢順時平均車速約為40km/h,那么經(jīng)過計算兩車間的安全跟車距離約為22米。22米到底有多遠?從車外看以及從車內(nèi)看的效果分別是這樣的。
![]()
大部分快速路的平均車速能達到60-80km/h,那又該保持多長的距離呢?根據(jù)“兩秒法則”得出,車距約為44米。此時,車外和車內(nèi)看兩車距離是這樣的。
磚叔特別提醒,這是路況良好時應該保持的車距。如果遇到氣候惡劣、能見度差等、路面較滑等情況,車距還得進一步增大!
![]()
道路上每一次變道都充滿著危機,所以必須為變道留下足夠的空間。要讓自己成功變道的同時,更不能影響到他人的正常駕駛。如何判斷空間是否充足?這時候必須借助外后視鏡。
![]()
當寶來的車尾與307的車頭重合時,番茄哥能通過后視鏡看到307車尾的一部分。此時明顯沒有足夠的空間完成變道,強行變道很容易出現(xiàn)危險情況。
![]()
如果能從后視鏡里看到307的一側(cè)頭燈,此時寶來與307之間約有一輛車的距離。這個距離對于城區(qū)駕駛時的變道是沒問題的,但對于高速駕駛空間依然較小。
![]()
如果在后視鏡中能完全307的車頭,此時寶來與307之間的距離增至兩輛車的長度。這個距離已經(jīng)能很好地滿足高速行駛時安全變道的需要。
![]()
① 擁有良好的視角是安全駕駛的前提,所以開車前必須先調(diào)節(jié)好座椅以及后視鏡;
② 在市區(qū)擁堵路段行駛時,保持車頭與前車后保險杠上沿左右的距離可以獲得相對安全的車距,也同時能避免加塞;
③ 正常行駛時,可以用“兩秒法則”來判斷與前車距離是否合適,如果距離太近則要及時減速;
④ 變道時,必須預留足夠的空間,最好能在后視鏡中完整看到后車的車頭后才變道;
⑤ 要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駕駛習慣,不超速駕駛,不跟車太貼,不踩油門時要有意識地把腳放在剎車上,遇到緊急情況時才能有效地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