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今天之后國內(nèi)成品油價格將迎來新一輪上漲,其中92號汽油單價上漲0.58元/L,距“破9僅一步之遙”。按照當前國內(nèi)中大型城市普遍擁堵的路況推算,駕駛?cè)加蛙嚾粘Mㄇ诘娜加拖馁M用或?qū)⑦_到1元/公里甚至更高,這個數(shù)字對于普通工薪族而言顯然不算低了,也直接催生了很多人購買新能源車的想法。而問題就在于,受材料成本上漲的影響,各品牌新能源車的售價同樣出現(xiàn)了水漲船高的態(tài)勢。那我們該如何同時避開油價和新能源車價格同時上漲的坑呢?拋開限購因素不談,我來談談觀點。
初次購車的剛需消費者,新能源插混車是不二之選
首先我們得明確一個事實,即當下初次購車的剛需消費者經(jīng)濟條件大概率會比較一般,否則早就買車了。所以這類消費者購車,對購車的開銷和各項用車成本往往都是比較敏感,同時還需要一車搞定多種出行場景,所以選擇購車用車成本低同時還不存在巡航焦慮的新能源插電混動車型更實際。
無需繳納購置稅,日常代步全用電,長途出行無焦慮,保養(yǎng)費用相較燃油車也更低,再結(jié)合初次購車消費較為集中的10-15萬元的預算,比亞迪秦PLUS DM-i和宋Pro DM-i這樣的新能源插電混動車型就比較合適。就算這兩款車型的價格最近有所上漲,但上漲幅度并不算大,也就3000元。要知道秦PLUS DM-i和宋Pro DM-i就算完全不充電,在日常通勤路況中行駛的能耗也只有同尺寸級別傳統(tǒng)燃油車的1/3到1/2,以多數(shù)人一年10000公里的行駛里程來說,一年省出5000塊輕松加愉快。再加上這兩款車型的車價相比同級別的傳統(tǒng)燃油車加上購置稅的價格基本相同,總體來說依然是劃算的。
所以對于初次購車的剛需消費者,若購買一款新能源復合式插電混動車型,即可避開日常通勤高油價的“坑”,還不存在續(xù)航焦慮,受新能源車漲價的影響也還不算大,當然是不二之選。此外,當前各中國品牌都在推出這類新能源復合式插電混動車型,WEY瑪奇朵PHEV、長安的UNI-K IDD插混版、吉利星越L雷神混動插混版相繼趕來,都是不錯的選擇。
剛購買燃油車不久的用戶,增購一輛經(jīng)濟型純電車是上策
對于那些剛買了燃油車不久的用戶,其實個人并不建議賣掉燃油車去換一輛新能源車。因為賣掉燃油車所得的錢,并不足以買到一輛同等規(guī)格、同等級別、同等檔次的新能源新車。要這樣干還得添上少則幾萬、多則上十萬的錢,且現(xiàn)在還是新能源車價格的一個高點,內(nèi)耗太高,并不劃算。
解決這種情況最好的方案就是,直接增購一輛經(jīng)濟型純電車專門用于日常通勤,以此規(guī)避高油價。燃油車則留在需要的場合中去使用,比如全家出行、接待賓客、長途自駕。讓電動車和燃油車分別去完成各自擅長的任務,這才是上策。
5萬元的預算就很合適了,奔奔E-Star、科萊威、QQ冰淇淋,都是不錯的選擇,小巧靈活更適合城市路況,反正代步嘛,一切以實惠為主,有其他用途的時候換燃油車上場便是。另外據(jù)我所知,當前這類經(jīng)濟型新能源純電小車的價格并沒有上漲的動向,也并不存在為新能源車價格上漲買單這一說,也就同時避開油價和新能源車價同時上漲的坑。
不差錢的大哥,其實油價和新能源車售價上漲影響真不大
至于那些開50萬元及以上級別車型的大哥,其實油價7元和9元對你們來說真沒有多大影響,就算你一個月行駛3000公里,用300L油,油價出入也就是600塊,你少在外面吃頓飯這個錢就出來了,壓根就不是事兒。三個字,盡管躁,你高興就好。
如果你要買新能源車,我懂,那也只是為了嘗鮮和談資而已,買一款30萬元左右?guī)洑獾碾妱榆噷δ銇碚f也不是什么難事,直接拿下就是。不過我并不推薦你買“毛豆3”,俗氣了,Mustang Mach-E還不錯,目前也并沒有漲價,不會被人說是冤大頭。
結(jié)語:總之一句話,如果用油車,油價上漲的“坑”始終是避免不了的,所以我們只能盡量少開傳統(tǒng)燃油車或者是不開,新能源車始終都是得買的,只是不同需求的消費者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購買不同類型的新能源車而已。至于新能源車售價的上漲,原本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市場供求關(guān)系和民眾消費意識的轉(zhuǎn)變,新能源車值不值得購買也就顯而易見了。
(圖片來自網(wǎng)絡,若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波帆說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