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戰(zhàn)爭不斷發(fā)酵影響,近期國際油價不斷上漲,布倫特原油和WTI原油突破100美元大關,還在持續(xù)攀升。
![今晚油價或四連漲,92號或進8元大關,專家:高油價可緩解擁堵]()
對于國內諸多車主來說,除了遠程在線點評國際局勢,還于3月3日24時面臨新一輪調價。按照如今國際油價的上漲趨勢,油價勢必持續(xù)大幅上漲,部分地區(qū)成品油價進入“8元時代”。
而成品油漲價也成了照妖鏡,此前專家所謂的“提高油價可遏制擁堵”、“促進燃油車向電動車轉型”等觀點,如今有了天然的實驗場。
戰(zhàn)爭局勢導致油價上漲
國內92號汽油或上漲至8元每升
新冠疫情出現(xiàn)以來,國際石油供需失衡,加上以美國為首的國家為了刺激經濟大量發(fā)行貨幣,去年以來國際油價一直處于高位。而2月24日東歐驟然升級的沖突更是給高油價添了一把火。
一邊是世界能源供應、糧食供應大國,而另一邊則是“歐洲糧倉”。雙方的沖突導致全球原油、天然氣、農產品價格紛紛上漲。全球基準油價布倫特原油期貨自2014年以來首次升破每桶100美元,天然氣期貨漲逾5%。
![今晚油價或四連漲,92號或進8元大關,專家:高油價可緩解擁堵]()
國際油價的趨勢傳導到國內。數據監(jiān)測模型顯示,截至3月1日收盤,國內第9個工作日參考原油變化率為3.42%,預計汽柴油為上調150元/噸。折算為升價,92號及95號汽油均上漲0.12元/升,0號柴油上漲0.13元/升。本輪上調政策落實后,國內西南、華南部分地區(qū)92號汽油或進入“8元時代”。
按照平均92號汽油8元/L、95號汽油9元/L、98號汽油9.65元/L來估算,如果百公里油耗8L,加92L號汽油就是0.64元/公里,加95汽油就要0.72元/L,對于上班族而言,出行成本一下子高了不少。
![今晚油價或四連漲,92號或進8元大關,專家:高油價可緩解擁堵]()
但是,真的會有車主因為加油貴了就少開車嗎?原本擁堵的道路就會空曠嗎?一些高高在上的專家們的確這樣想。
專家:高油價可緩解擁堵
針對油價上漲,深圳市都市交通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董威曾表示,提高車輛的使用成本,包括停放成本、燃油成本,可以降低車輛使用強度,降低擁堵。
還有一位華裔馬來西亞籍著名經濟學家黃有光也給出了類似的建議,他表示,汽車之所以會在道路上堵車,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早晚高峰期選擇開車出行的人太多。想要解決堵車的問題,就要設法減少開車的人,一大批人不輕易選擇開車出門,堵車自然也就沒了。
![今晚油價或四連漲,92號或進8元大關,專家:高油價可緩解擁堵]()
在黃教授看來,油價太低,導致人們選擇開車出行的成本太低。他建議“油稅”翻十倍。汽油稅一升1.52元嚴重偏低,乘用車應該根據氣缸容量大小征收1%-40%不等的稅率,還應根據車價高低來征稅,理由是小汽車、尤其是高檔小汽車是炫耀性消費。
![今晚油價或四連漲,92號或進8元大關,專家:高油價可緩解擁堵]()
且不論黃教授的觀點是否靠譜,不過聯(lián)想到他最為出圈的言論是支持“一妻多夫”,就令公眾對其學術水平忍不住打了個折扣。
中國的汽油稅由消費稅,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和城建附加等組成,粗略來計算,稅率在40%左右。如果真的按照專家所說按照10倍來征收,油價會是當前的幾倍。
![今晚油價或四連漲,92號或進8元大關,專家:高油價可緩解擁堵]()
其實也的確有國家采用限制買車、用車的措施來緩解擁堵。例如新加坡頒發(fā)一種“區(qū)域通行證”,限制部分沒有購買通行證的汽車在高峰時段或全天進入中央區(qū),還采用過電子道路收費系統(tǒng),只要安裝這個計費系統(tǒng),通過公路電子收費閘門,系統(tǒng)就會根據交通情況對費率進行調整。
無論是設置通行區(qū)、安裝電子收費系統(tǒng),還是采取高油價,這對新加坡這種彈丸小國可能還適用,畢竟當地并不依靠汽車產業(yè)。但對中國這一全球第一大汽車生產和消費國而言,汽車產業(yè)鏈占全國GDP的2%,一味利用高油價的方式來限制擁堵,反而挫傷了整個行業(yè)的積極性與活力,反而得不償失。
電動車能成贏家?
此次油價上漲,還可以測試另一種假設,“高油價可促進電動車銷售”。
理論上來說,確實如此,新形勢下油價持續(xù)上漲,有車一族“用不起”、“堵不起”,買車的人又多了一個選擇電動車的理由。
![今晚油價或四連漲,92號或進8元大關,專家:高油價可緩解擁堵]()
不過縱觀電動汽車的發(fā)展歷程,固然一開始不少人購買電動車是為了享受牌照優(yōu)惠或者購置稅優(yōu)惠,但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是車輛整體價格下降、續(xù)航增加、充電加快、性能增強這些關鍵因素。而節(jié)約油費,在電動車購買決策中,僅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原因。
從長遠來看,油價持續(xù)高位下,電動汽車在整個生命周期中成本會更快地追平燃油車,甚至低于燃油車,促使整個行業(yè)向電動化轉型。至于個人來說,購買燃油車,還是電動車、混動車,更多是基于個人偏好及條件。
寫在最后
油價上漲,諸多車主除了趕在漲價前沖到加油站排隊加上最后一箱油外,毫無辦法。無論在鍵盤上多么慷慨激昂地評論國際局勢,也改變不了一箱油多付出幾十塊真金白銀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