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豐田為了應付本田高端品牌謳歌,便推出了雷克薩斯來攻占北美汽車市場,其中第一款產(chǎn)品就是LS。這款車可以說是集成了當時豐田最頂尖的造車工藝,在不計成本的開發(fā)下,LS在做工、行駛品質、乘坐舒適性、豪華感都要優(yōu)于當時同級別的7系以及S級。不知道各位還對LS引擎蓋上放“香檳塔”的視頻有沒有印象,當時車輛加速至200km/h,“香檳塔”卻紋絲不動。這個場景即使放到現(xiàn)在,我想能做到的車型也只有寥寥數(shù)輛。
![]()
不過正是這樣一款曾經(jīng)掀翻BBA的日系旗艦級轎車,在國內市場卻始終低迷,去年上半年僅僅是售出了1000臺。相反,它的競爭對手都無一例外將它擊倒在地,奔馳S級為12985輛、寶馬7系為12745輛、奧迪A8L為8249輛。
![]()
難道問題出現(xiàn)在產(chǎn)品上,我想這并不是關鍵,況且雷克薩斯LS的產(chǎn)品實力也不差。外觀恢弘大氣,紡錘式進氣格柵尺寸一直延伸至下包圍,讓前臉看上去很有厚重感,加上鍍鉻裝飾的使用,突顯出強烈的高級感。側面線條流暢且舒展,長車頭和短車尾使其看上去并不顯得笨重,與現(xiàn)在年輕市場氛圍相契合。高配車型還會加入電鍍輪轂,視覺效果非常出色。
![]()
車內更不同說,日系匠人工藝在LS上得到充分展現(xiàn),無論是和凌光切子還是鶴羽折布,都體現(xiàn)了日本傳統(tǒng)文化以及精挑細琢的生產(chǎn)工藝,渲染出除了豪華之外的藝術氛圍。除此之外,配置也是做到全覆蓋,采用液晶儀表、顯示效果細膩,點火之后還會有動態(tài)效果,儀式感很強,旋鈕式模式切換非常特別。
![]()
動力方面提供3.5L+電機的混合動力系統(tǒng),性能非常強悍,百公里加速輕松來到5秒俱樂部,同時還比同價位競品省油。
![]()
就是這樣一款各方面都沒有缺陷的優(yōu)秀產(chǎn)品,但在銷量上卻非常慘淡,究竟是什么原因所導致的?
品牌號召力
首先第一要素無疑就是品牌了,雷克薩斯在國內屬于二線陣營,在認可度和知名度上遠遠不如傳統(tǒng)的BBA。畢竟買豪華品牌要的就是面子和氣場,BBA在國內就相當于一張暢通無阻的通行證,無論是過年回家還是外出接送客戶或者生意伙伴,BBA給人的印象絕對是要高于雷克薩斯。
![]()
定價過高
由品牌號召力不足可以延伸出價格,我們都知道,買豪華品牌的產(chǎn)品,大多都不是沖著性價比去的,所以消費者可以接受一定的品牌溢價。不可否認雷克薩斯具備一定的溢價能力,特別是在廣東地區(qū),很多消費者愿意加價購買,但也僅限于30-40萬這個價位區(qū)間。如果超出這個范圍,結果會很慘。這就是為什么以前的GS會停產(chǎn)的原因。
![]()
不過讓雷克薩斯LS降價,采用以價換量的手段來提升銷量,豐田似乎也不太愿意,畢竟這是一臺有著多年歷史的正宗豪華D級車,如果像一些二線豪華品牌那樣把D級車當C級車來賣,對于品牌高度是一種傷害。況且D級車在各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受眾群體都比較小,從來都不是像卡羅拉這種走量產(chǎn)品,相反擺一輛售價百萬的LS在展廳,有助于提升整個品牌的高端形象。豐田作為全球最賺錢的車企,少賣幾輛LS并不會對年末的財報有著太多影響。
總結
綜上所述,雷克薩斯銷量低迷并不是產(chǎn)品問題,而是因為品牌形象沒有在國內真正建立起來,同時在百萬級豪車的溢價能力也比較低,自然在國內賣的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