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只開了不到兩圈,對久違的珠海賽道連半點兒記憶都來不及恢復(fù),我的保時捷卡宴 Turbo GT試駕就結(jié)束了,但,那感覺,還是極好的......
廣州車展時,保時捷發(fā)布了售價243萬8千元的終極版保時捷卡宴Turbo GT。這次珠海試駕可謂是無縫銜接了。
保時捷卡宴Turbo GT 基本參數(shù)
車身:SUV ,長4942mm,寬1995mm,高1636mm,軸距2895mm,行李廂容積549-1464L
發(fā)動機:4.0升V8雙渦輪增壓,最大功率471kW(640Ps),峰值扭矩850 Nm/2300-3500 rpm
傳動系統(tǒng):8擋Tiptronic S,前置四驅(qū)
底盤:前后多連桿,電子助力轉(zhuǎn)向,輪胎尺寸:前285/35 ZR22后315/30 ZR22
行駛性能:百公里加速3.3s,最高車速300 km/h
售價:243.8萬元
只是,疫情讓國際試駕本地化,帶來的局限性是,全體中國媒體排隊體驗一輛車,只能在封閉的賽道上,每人只能駕駛兩圈,還是維修區(qū)到維修區(qū)的兩圈,這意味著,位于起終點的大直路只能完整跑一次。嚴格算來,我只是完整地跑了一圈,另外一圈是出入維修區(qū)和稍微熟悉一些賽道,熱個身。
![]()
好在人是攀比的物種,在疫情之下,能這樣試駕頂級性能車,也已經(jīng)是“無與倫比”的體驗了。這可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SUV,剛剛創(chuàng)造了紐博格林北環(huán)量產(chǎn)SUV的圈速紀錄。珠海賽道試駕還附帶一個大噱頭,就是創(chuàng)一個新的珠海賽道量產(chǎn)SUV最快圈速紀錄。這簡直是太輕松了,大約四個小時內(nèi),三次嘗試,每一次都刷新紀錄,最后鎖定在1分47秒117。
![]()
在場地上只有兩輛Turbo GT,一輛供媒體試駕,一輛刷圈速。雖說是量產(chǎn)車類別,刷圈速時,還是得符合安全要求。鑒于中國并無此類規(guī)則,保時捷按照紐博格林北環(huán)立的規(guī)矩,就是必須安裝防滾支架,座椅必須為競賽專業(yè)座椅。為此需要拆除常規(guī)的后座和前座,并將車門上一些部件鋸掉。
![]()
一番拆裝后,車重基本未變,但車體的剛性顯然是大幅增強了?!斑@是所有在北環(huán)刷圈速紀錄的量產(chǎn)車都要遵照的標(biāo)準?!北r捷亞太部負責(zé)單一品牌賽事的高級經(jīng)理戴瑞歐說。與安全裝置不沖突的部件全部保留,車的其它部分保持原裝,特別是輪胎、剎車、懸掛、空氣動力部件等,均不做變換。“油箱是滿的嗎?”我得到意料之中的答案——“我們只在油箱里加剛剛夠用的油?!贝魅饸W笑著說,“這是符合規(guī)則的?!?/span>
![]()
“這是極致性能的卡宴了嗎?”
“是的”
“還可以有GT RS?”
“理論上是,但RS現(xiàn)在僅限于跑車,SUV還沒有過。”
這是我隨后與戴瑞歐的對話。確實,RS幾乎就是賽車的公路版,而不是個正常的公路車了,起碼還是要給保時捷的傳統(tǒng)——跑車——留一個專屬的“尖端”。
![]()
卡宴Turbo GT采用轎跑款車身,外觀處理非常謹慎,并沒有張揚的外掛件,僅有一個位于車頂末端,帶有端板的尾翼讓它看起來有那么一點兒特別。它在后風(fēng)擋上沿,與下沿的鋒利碳纖維翼片相互配合。在需要更大下壓力的時候,承托這條翼片的活動翼板會伸出,形成更加立體的尾翼組合。
![]()
車尾底部的GT特征是位于中部的雙排氣喉,主體為鈦合金并帶有裝飾性的藍色。這個排氣系統(tǒng)的尾段采用鈦合金來降低重量。車頂不帶天窗,而是一整塊碳纖維,也是為了減重。即使如此,Turbo GT的體重仍然增加了25公斤,主要來自因應(yīng)性能升級進行的底盤加固和硬件提升。
![]()
大直徑的碳陶瓷浮動剎車盤和前10后4活塞的剎車卡鉗以鮮艷的黃色透過金色鍛造輪圈宣誓自己的控制力——要讓641馬力850牛頓?·米動力促成的3.3秒百公里加速和300+公里/時極速的“收”與“放”一般自如。
![]()
Turbo GT頭部的形狀幾無變化,只是“中網(wǎng)”已不能稱作“網(wǎng)”,只有簡單的橫豎方格支撐。但靜態(tài)時主散熱水箱并不可見,它被一道百葉窗封閉起來。這是為了在冷啟動時讓發(fā)動機盡快達到最佳工作溫度。
![]()
車內(nèi)遍布的歐蒂蘭材料是運動車型普遍的特征,此外就是一些機繡的字樣和標(biāo)志而已,Turbo GT的內(nèi)飾比起外觀來,更覺標(biāo)準化。在一切都能用電子設(shè)置和調(diào)節(jié)的時代,滿足性能要求時,人手操縱的機構(gòu)確實不再需要特殊化。方向盤的握感還是會給人不一樣的運動感。歐蒂蘭包裹的圓環(huán)質(zhì)地堅硬牢靠,保時捷方向盤的瘦勁風(fēng)格會讓我聯(lián)想起瘦金體書法。
![]()
兩圈,不足5分鐘,能感覺到什么呢?強大的加速?其實也沒有多么猛烈,即使是在S+模式下。因為賽道寬闊,直路很長,速度一直很高。我感覺到更多的反而是順滑,就像絲綢穿過手掌的虎口。
![]()
僅有的一輛試駕車在幾十人輪番上陣之下,強大的剎車依然高效,只是腳感到我這里已有松軟之態(tài),而在每個入彎點又總能妥帖地控制住車速。幾乎沒有感覺到車身的搖擺,即使是在發(fā)夾彎里。48伏系統(tǒng)支持的主動式穩(wěn)定桿和后輪輔助轉(zhuǎn)向讓我在駛回P房時懊惱自己車感上得太慢了,抱怨圈數(shù)給得太少了,反正是各種不過癮。
![]()
“人不知足,得隴望蜀”,造車的和買車的都如此,于是卡宴在Turbo之后又有Turbo GT。243.8萬元,有此能力“望蜀”之輩必不多矣,有此機會在珠海賽道開上它兩圈的媒體人,起碼也數(shù)得上“得隴”了吧?
本文作者為踢車幫 夏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