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兩千五百年前,我國正處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彼時墨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墨子和他的學生,做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倒像的實驗,從而指出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特性,這也是攝影技術發(fā)明的主要理論基礎。
![]()
然而理論和現(xiàn)實總有很大差距,直到一百多年前,小孔成像才在攝影方面得到實際應用——法國人達蓋爾發(fā)明了可攜帶的照相機;幾十年前,數碼相機才誕生,自此照片不再需要沖洗;而在二十年前夏普推出第一款帶有攝像頭的手機之后,攝影進入了手機時代。如今手機后背沒幾個攝像頭,都不好意思掏出來。
在攝影出現(xiàn)之前的漫長歲月中,繪畫是具有實用性的。很多古裝劇都有某人被通緝的劇情,告示欄會貼張畫像,只不過繪畫與真人往往有差距,這取決于作畫人的繪畫水平。而攝影的出現(xiàn),幾乎剝奪了繪畫的實用性,僅剩藝術性。
![]()
要說世界上最成功的人物畫像,《蒙娜麗莎》當仁不讓,據說每年有約600萬人到法國盧浮宮觀賞這件500年前的作品。不過,我覺得相比這幅畫,大家更應該了解的是達芬奇這個人,曾經我只知道他是個畫家,直到我看到一個紀錄片,才知道他稱得上真正的博學多才,在音樂、建筑、數學、幾何學、解剖學、天文學等很多方面均成就斐然。
很難想象,這個世界上能有人在如此短暫的一生中,在多個領域均取得如此突出的成就,但可以料想,他必定在付諸了不懈努力的同時,還擁有著過人的天賦。
![]()
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它們就像車和車之間的區(qū)別一樣明顯,直至今天,依然不乏徒有工具性質的車,而有些車則已然堪稱全能,比如我最近試駕的一款車型——奧迪RSQ8。
很多對車不是那么感興趣的人都知道,RS是奧迪的高性能車序列,但用“高性能車”形容RSQ8,我覺得有些片面。
![]()
毋庸置疑,RSQ8的性能很強。目前國內在售的車型有一千多款,可發(fā)動機缸數在8缸以上的只有幾十款。RSQ8搭載的4.0升V8雙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功率600馬力、最大扭矩800牛米,這幾十款中還真找不出幾款升功率比它大的。強大的動力支撐,也使得這款近2.5噸的大塊頭,能在4秒內從靜止破百。
![]()
作為RS車型,RSQ8也有兩種RS模式,其中RS1是自定義模式,可以單獨設置發(fā)動機、變速箱、底盤等部件的狀態(tài)。RS2是最激進的模式,其在動態(tài)模式的基礎上還提供了起步控制功能,該模式下同時踩住剎車油門,系統(tǒng)會將轉速保持在兩千多轉準備彈射起步。
為了方便車主自行測試,在儀表上還有加速計時的功能,0-100km/h和0-200km/h的加速都能測。此情此景,無疑應該配圖一張,遺憾的是,我把車還完才發(fā)現(xiàn),忘記拍照了...
當然,我覺得選擇RSQ8的車主們,應該不會太關注自己的車具體是幾秒破百,在換下一臺豪車之前,甚至都不會玩幾次彈射起步,尤其是在車內有乘客的時候。畢竟彈射起步車頭會在強大的動力推動下抬升,姿態(tài)比較夸張,坐在車內腎上腺素會飆升,雖然刺激,但也令人窒息。
![]()
既有了夸張的動力輸出,自然需要相應強大的剎車約束,我這次體驗的車型裝配了碳陶瓷剎車盤,配合前十后四的剎車卡鉗,以及尺寸更大的23寸輪轂,剎車能力強大,駕駛起來非常有信心。
![]()
RSQ8是一款SUV車型,這點在你看到它的第一眼便能確定,但它開起來其實一點都不像SUV,因為它太穩(wěn)了,這點在過彎的時候尤其明顯,它既不會像有些SUV前后晃動劇烈,也不會在過彎時由于重心轉移而產生明顯側傾。
我并沒有開這款車上賽道,但在某段封閉道路比較激進的駕駛、在高速匝道保持較高速度過彎時,都能明顯察覺到其穩(wěn)健,日常的使用環(huán)境,遠遠無法試探到其極限。能登上紐北最速SUV的寶座,彎道表現(xiàn)自不會浪得虛名,如果你要是拿這車上下班代步,那真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
RSQ8之所以如此穩(wěn),我想有幾點原因,首先它采用了295mm寬的輪胎,擁有不錯抓地力;其次,它配備了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tǒng),并針對底盤進行了強化調校;再者,它配備了基于48V的主動防傾系統(tǒng),能動態(tài)調節(jié)以抑制側傾,使得車輛過彎時能緊貼地面,不動如山。
![]()
盡管RSQ8有著比較激進的一面,但我認為,其整體也是一款舒適性出色的車型。即便在最激進的RS2模式下,它的轉向手感對于一款高性能車而言也是偏輕的;即便空氣懸架降到最低,它的舒適性依然出色,加上其SUV離地間隙較高的特性,開著它你完全不必像某些高性能車那樣小心翼翼,時刻擔心前面突然出現(xiàn)個小坑以至于底盤哐當一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