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嚴格來講,他那不叫駕駛員,那叫飛行員,懂了嗎?”在賀歲佳片《飛馳人生》結尾彩蛋中,張弛對其兒子所說的這句話,在觀眾的哄笑中,將這部以專業(yè)賽車為主線的勵志喜劇片推上了最后的高潮。
![]()
在電影的這一幕中,汽車與飛機“飆車”形成了強烈反差,觸及了觀眾笑點,但看似滑稽的場面卻并非不合邏輯,至少在加速初段,高性能汽車早已不輸飛機,同時,科幻電影中常見的飛行汽車在現(xiàn)實中也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與飛機一比高下也不是沒有可能。
從2009年世界首輛飛行汽車首飛,到2019年各家飛行汽車公司的產品將正式上市,短短10年的時間里,飛行汽車大步流星地來到了人們眼前,或許在不遠的將來,汽車與飛機“飆車”將不再是夢。
俗話說,夢想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人類駕駛飛行汽車上天翱翔的夢想亦是如此。那么,飛行汽車究竟取得了怎樣的發(fā)展,其未來將面臨哪些問題呢?今天,【汽車維基APP】就將為您揭開飛行汽車的神秘面紗。
飛行汽車成熱門,2019年推向市場
說起飛行汽車,最早出現(xiàn)于1917年,飛行汽車之父格?寇蒂斯創(chuàng)造了飛行汽車這種新型交通工具,其作品被命名為Autoplane。雖然Autoplane并未成功上天,但由于其實現(xiàn)了短距離飛行跳躍,因此仍被業(yè)界認為是飛行汽車的鼻祖,至此飛行汽車正式誕生。
![]()
在隨后的時間里,有關于飛行汽車的研發(fā)從未停止。終于,在2009年3月,由美國馬薩諸塞州特拉福嘉公司推出的世界首輛飛行汽車“飛躍(Transition)”在美國實現(xiàn)了首飛,它可在15秒內從一輛有兩個座位的公路汽車變身為一架飛機。
![]()
飛越的成功首飛給了業(yè)界強大的信心與動力,在隨后的日子里,越來越多的公司與團隊加入到了飛行汽車的研發(fā)與制造當中。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世界范圍內有近 20 款飛行汽車項目正在進行當中,有的來自空客、波音這樣的航空巨頭,同時也有一些飛行汽車初創(chuàng)公司。
在2018日內瓦車展上,荷蘭公司PAL-V推出了其最終量產版飛行汽車,并開始在其公司網站上接受預訂,將在2019年上市,售價約60萬美元。而被吉利汽車收購的美國太力(Terrafugia)飛行汽車公司打造的飛行汽車,也于2018年10月接受預定,首批產品也將于2019年問世。
![]()
![]()
另一方面,據(jù)美國媒體1月23日報道,波音公司與Uber合作的飛行汽車原型產品車首次試飛成功,此款原型車的續(xù)航里程為50英里(80公里),或將用于Uber的空中交通工具交通計劃。
![]()
商業(yè)運營為主,真正普及遙遙無期
值得一提的是,飛行汽車在其主要研發(fā)產地和主要市場美國,其類別并不屬于汽車。美國聯(lián)邦航空管理局(FAA)核準飛行汽車為輕型運動飛機,需取得輕型運動飛機的駕照且只能從阿拉斯加州的道路上才能合法起飛。
![]()
不難發(fā)現(xiàn),飛行汽車在交通工具中類別的界定,仍沒有擺脫傳統(tǒng)桎梏,飛行汽車仍被認為是飛行器而非汽車。因此,結合目前現(xiàn)狀,目前面世或即將問世的飛行汽車大多數(shù)將由以波音、Uber等出行公司擁有并在固定線路上進行商業(yè)運營。
![]()
前文提到,美國是飛行汽車的主要研發(fā)產地和主要市場,那么面對正在興起的飛行汽車領域,其他國家或者公司是怎樣的態(tài)度呢?
在國家與政府層面上,日本政府去年8月成立了未來空中機動性合作組織。 該組織由兩個政府機構,幾所大學和22家私營公司和機構組成,包括NEC公司、日本航空、斯巴魯汽車、日本Uber和波音日本等公司。根據(jù)該組織計劃,其產品測試飛行將于今年開始,而商業(yè)化會在2023年。
![]()
在公司層面,作為中國自主車企一哥的吉利汽車,于2017年11月17日,對美國太力(Terrafugia)飛行汽車公司完成了收購。該公司曾取得了美國唯一一張飛行汽車上路許可證,且產品被美國航空部門允許投入商業(yè)性生產,但其買主必須同時擁有飛行員執(zhí)照與駕照。因此,就目前來看,其產品更偏重于商業(yè)運營而非私人使用。
從卡爾?本茨發(fā)明汽車,到萊特兄弟發(fā)明飛機,人類的出行方式被一次次地改寫。如今,融匯了汽車與飛機兩種交通工具優(yōu)勢的飛行汽車也登上了世界的舞臺,讓汽車與飛機“飆車”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雖然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飛行汽車將會以商用為主,走進尋常百姓家還為時尚早,但隨著時代與科技的進步,以私人飛行汽車為主要交通的工具的生活方式,離我們也許不會太遠,《飛馳人生》的彩蛋也不再是一個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