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全球電子芯片出現(xiàn)短缺,影響了依賴芯片的多個制造行業(yè),而其中汽車行業(yè)遭受了比較大的影響。就拿我們國內市場來說,像兩田、大眾這些普通品牌都已經出現(xiàn)了供不應求的情況,而智能、科技配置更高的豪華品牌受影響程度就更深了。有車友反映上半年還在打折的豪華品牌,突然下半年原價賣甚至還有漲價,現(xiàn)在后悔死了。芯片的影響到底有沒有網(wǎng)傳那么嚴重?豪華品牌是否優(yōu)惠縮減?提車時間又是否延長?帶著這些疑問,老司機特意跑了幾家豪華品牌探店咨詢一下。
截至發(fā)文為止,還沒各大車企還沒公布9月銷量數(shù)據(jù),我們就來看看2021年1-8月豪華品牌的數(shù)據(jù)。從數(shù)據(jù)來看,BBA還是雄踞豪華品牌銷量榜前三,紅旗作為唯一一款自主品牌也擠進了榜單前5位。
![]()
(待更新)
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豪華品牌一、二梯隊間的銷量斷層尤為明顯,那么它們在“缺芯”的同等情況下,優(yōu)惠、提車時長又是否有很大差距呢?這次老司機去探店了五家豪華品牌,分別是奧迪、寶馬、沃爾沃、林肯以及凱迪拉克,分別咨詢了各品牌的熱銷車型的優(yōu)惠情況、提車時間等等,具體的情況大致如下:
![]()
首先看看一線豪華品牌,本次只探店咨詢了寶馬和奧迪,奔馳按照以往的尿性,都會比前者的優(yōu)惠少,所以只要知道寶馬和奧迪就能推測出奔馳的了。寶馬的銷量之所以能夠持續(xù)領先奧迪奔馳,主要得益于寶馬3系和寶馬5系兩款車型,強勢領先奧迪A6L、奔馳C級等車型,車型如此受歡型,所以它的車型也沒有優(yōu)惠,甚至有部分車型需要加價。而奧迪A4L則還有少量優(yōu)惠,A6L和Q5L都有現(xiàn)車。奔馳的話不用問了,要加價的,所以BBA里目前來說奧迪是性價比最高的。
![]()
![]()
其實凱迪拉克和雷克薩斯可以說是老對手了,不同的是凱迪拉克實現(xiàn)國產,大部分車型在終端市場優(yōu)惠較大,雷克薩斯堅持進口,呈現(xiàn)兩種完全不同的發(fā)展方式。而凱迪拉克作為“六折虎七折豹”的晚輩,它的優(yōu)惠力度依然很大,盡管也受芯片影響,但它們的優(yōu)惠力度還是很堅挺。不過老司機到店咨詢的經銷商庫存其實也是沒什么車了,所以要買的話也得預定,給人一種車很熱銷的情況,其實懂得都懂。
![]()
![]()
![]()
接下來看看沃爾沃,從銷量來看僅次于紅旗、雷克薩斯以及凱迪拉克。根據(jù)沃爾沃汽車公布的銷量數(shù)據(jù)顯示,1~9月,沃爾沃汽車在中國市場的累計銷量約為13.24萬輛,同比增長17.1%。沃爾沃汽車能夠逆勢而上,恰恰也說明了沃爾沃汽車的國內銷量的回暖。
![]()
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績,今年剛剛推出的新款沃爾沃XC60自然要立頭功了。今年前三季度,XC60仍然是沃爾沃全球市場最暢銷的車型,累計銷售超16萬輛,XC40緊隨其后,累計銷量約15.69萬輛。
![]()
除了銷售主力XC60之外,旗艦轎車S90和旗艦SUV XC90目前都有比較大的優(yōu)惠,而且因為經銷商備貨充足,常見的車身顏色如黑色就比較容易買到,而其它需要個性化定制的車型都需則需要等1個月左右時間。說實話,S90真的是很值得入手,用一臺中型車寶馬3系的價格就能夠買一臺中大型轎車S90,這個性價比姑且就只有凱迪拉克CT6可以一拼了。
![]()
![]()
而像像剛剛換代不久的S60車型,目前提車需要等待1個月左右,在展廳里的展車也是“已售”狀態(tài),只可近觀而不可把玩。
![]()
當然如果你跟老司機一樣有追求,那么V90這樣的旅行車會是更好的選擇,奈何國內旅行車市場還是太小眾了,目前還火不起來,再等等吧。
![]()
林肯在實現(xiàn)國產化之后,在市場上的銷量表現(xiàn)蒸蒸日上,所以從優(yōu)惠上其實也能看出它的一些自信,不過它們的銷售也都說了,因為它本來的定價就不高,所以比起前面幾款動不動就4、5萬元優(yōu)惠的品牌,最后優(yōu)惠下來的價格,其實都是差不多的。
![]()
冒險家、航海家以及飛行家國產后性價比和產品實力相較于競品還是有優(yōu)勢的,如果凱迪拉克打配置牌,沃爾沃打安全牌,那林肯打的就是隔音和靜謐性牌。不過林肯品牌最大的劣勢在于品牌知名度,相比于其它豪華品牌,林肯的知名度還需要持續(xù)提升。
![]()
![]()
但老司機要稱贊一下就是林肯經銷商的銷售態(tài)度確實很好,整個導購講解過程不會讓你感到任何不舒適或者壓力,非常熱情且全程面帶笑容,這是其他幾個品牌可以跟它學習的地方。
老司機總結:受疫情影響,在今年“金九銀十”買車的時機確實大不如前,老司機覺得并不是最好的入手時機,但是也請各位車迷們不要擔心,為了緩解這個情況,各個國家已經研究出了一系列辦法進行緩解,相信在不久之后就能夠解決這次芯片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