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大禹治水,堵不如疏;今有長城汽車借鑒古人智慧結晶,將以疏代堵的原則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的電池中,將動力電池的安全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
如今動力電池的安全問題,已經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甚至超過了對于續(xù)航和充電效率的關心程度。為了大家的財產和人身安全,各個廠商也在不遺余力地在電池安全方面加大投入和研發(fā)力度,已經有一些品牌推出了自己的電池技術,并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比如大名鼎鼎的比亞迪刀片電池,還有廣汽新能源的彈匣電池。
![]()
可以說,有一項值得稱道的電池安全技術,已經成為了新能源車的重要考量標準。在這場競賽中,怎么有少得了長城汽車的參與?9月24日,長城汽車首次對外揭秘了其大禹電池的相關理念和創(chuàng)新技術。
![]()
從直白的名字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知曉大禹電池最為與人不同的技術,就是“變堵為疏”。因為在受到外界沖擊后,動力電池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劇烈升溫放電,從而引發(fā)爆炸,因此只靠“堵”來解決,是不太現(xiàn)實的。因此長城汽車就想到了大禹治水的方法,既然堵不住,那不如對其進行疏導。
![]()
大禹電池采用“控+導=通”的核心技術原理,搭建4層5維安全矩陣,采取8大創(chuàng)新設計,包括熱源隔斷、雙向換流、熱流分配、定向排爆、高溫絕緣、自動滅火、正壓阻氧、智能冷卻等,覆蓋熱源抑制、隔離、冷卻、排出等各項領域, 保證在“大容量高鎳電芯”“電池包任意位置”“加熱兩個電芯并連續(xù)觸發(fā)熱失控”的情況下都能實現(xiàn)不起火、不爆炸。
![]()
簡單來說,就是在大禹電池技術創(chuàng)新設計下,電芯內部熱量會被迅速導流,完全有效地保障了電池安全。更值得一提的是,大禹電池的安全技術可有效解決不同化學體系電芯發(fā)生熱失控之后的起火、爆炸問題。包括量密度可突破190Wh/kg的NCM811三元鋰電池、未來隨著鎳含量提高電池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鋰電池、三元鋰電池體系的NCA(鎳鈷鋁)電芯及無鈷電芯等,以及不同技術線路的磷酸鐵鋰電池。
![]()
據(jù)悉,首款搭載大禹電池的車型將是沙龍品牌的第一款車。且從2022年開始,長城汽車旗下所有新能源車型將全面應用大禹電池。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長城汽車非常大氣,表示大禹電池技術超過60項專利 ,都將對全社會免費開放。有好東西不藏著掖著,拿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促進行業(yè)的共同進步,這得是多大的格局!
![]()
安全是永恒的主題,隨著新能源車的飛速發(fā)展,電池安全也已成為最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而這絕不是一個或幾個企業(yè)埋頭搞研發(fā)就能解決的,需要全行業(yè)的共同努力。長城汽車開放大禹電池專利,給大家打了個樣,希望今后可以有更多的“長城汽車”加入技術共享的隊伍,為電池安全性的整體提升,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