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汽大眾在天府之國舉行了ID.6 CROZZ首批車主的交付儀式。在一片歡騰與歌聲中,ID.6 CROZZ完成了自己的“成人儀式”,從此真正踏入了我們的用車生活。
正如我們看到的,依托品牌對EV領域的持續(xù)深入,產(chǎn)品形式以及鋪展速率亦愈發(fā)的豐富高效,從中型ID.4 CROZZ到中大型ID.6 CROZZ,一套“健全”的產(chǎn)品體系逐步成型。不久的將來,主修時尚生活與都市通勤的緊湊型乃至小型SUV也會陸續(xù)現(xiàn)身在ID家族的“科技樹”中。
本次,借助長途試駕活動,我對ID.6 CROZZ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臺中大型純電SUV的試駕表現(xiàn)如何?下文一同來看。
1
外觀
從外觀看,ID.6 CROZZ延續(xù)了“ID家族”一慣的設計,與ID.4 CROZZ有不少相似特征,包括低矮、飽滿的車體輪廓,豐富的車身裝飾等等。而在此基礎上,ID.6 CROZZ還增添了屬于自己的獨占看點,比如加大了前燈面積,從視效上提振了“精神感”,并且燈腔內(nèi)的細節(jié)也更加耀眼。
有個很有意思的地方,ID.6 CROZZ的車頭采用了近似于“燃油車進氣格柵”的行車燈(相對ID.4 CROZZ作了加大加寬),從觀感上淡化了自己的EV身份,讓習慣了燃油車的消費者更容易完成心理上的轉(zhuǎn)換。側身,我們能看到熟悉的隱藏式外拉手,且ID.6 CROZZ是采用電子按壓的方式開啟,比較新穎。車尾則有大眾品牌屢試不爽的貫通式尾燈,夜間點亮后,炫目的設計格外的出挑,具有很高的辨識度。
在融入諸多的新穎元素的同時,我們也能在這臺車上找到大眾的部分傳統(tǒng)優(yōu)點,比方說優(yōu)異的車身工藝,其中包含銳利的腰線、平整的門縫等等,很多細節(jié)都令人賞心悅目。另外,縱然ID.6 CROZZ的車身長度已抵近5米大關,然而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數(shù)據(jù)都很難實錘進自身,直白說就是看著顯小。原因是,大眾有意壓縮了ID.6 CROZZ的車體高度,修長的車身呈現(xiàn)出形似MPV的格調(diào),雖然弱化了體量感,不過也杜絕了臃腫,看起來更矯健,更精致。這點,在同品牌下的中大型燃油SUV攬境上就能找到共鳴。
2
內(nèi)飾
在ID.6 CROZZ的內(nèi)飾中,大部分設計點都能在小弟ID.4 CROZZ上找到,層次感出眾的儀表臺、5.3英寸液晶儀表、12.3英寸懸浮式液晶中控屏,以及思維新穎,位于儀表右側的旋鈕式換擋機構等等。至于全員觸控鍵,則可看作品牌“全面數(shù)字化”的符號之一,除EV之外,其他燃油車上同樣作了規(guī)模性的鋪墊。唯一的問題是,為迎合整體格調(diào),內(nèi)裝大面積采用鋼琴漆材質(zhì),然而很多時候,這些錚亮的漆面都在“盡責”的收集塵埃,如果有開窗習慣且在意內(nèi)飾清潔度的車主,維護方面恐怕就要多多上心了。
相比ID.4 CROZZ(中型), ID.6 CROZZ(中大型)的前艙寬度有顯著提升,從儀表臺、中央扶手,再到座椅、門板,能產(chǎn)生功能價值的內(nèi)飾組件,寬度都得到了拓展。直接體現(xiàn)在:主副駕乘坐,兩人手肘同時放在中央扶手上時,還有部分空間余量。略遺憾的是,中央扶手過于靠后,主駕很難做到右手扶住方向盤的同時,再以中央扶手托住手肘。長途駕車,處于懸置的右手容易產(chǎn)生疲憊。此外,為了延長主駕的門板扶手的長度,車窗的控制面板進行了收縮,因此無法同時安置前、后車窗開關,解決辦法是:通過一個“REAR”觸控鍵切換控制權。而為了減少誤觸,“REAR”需長按動作才可執(zhí)行指令,如此雖然不夠快捷便利,不過短暫適應后也不難接受。
我注意到,在方向盤管柱處,ID.6 CROZZ設置了獨立 “點火”按鈕,讓人想起了燃油車,在EV上的意義是:停車后也能通過它來維持通電狀態(tài),以繼續(xù)使用車載功能。其余系統(tǒng)功能,ID.6 CROZZ的體驗也比之前那些“數(shù)字化燃油車”更為理想,涉及的部分有:系統(tǒng)界面的識別或操作流暢度、支持包括無線CarPlay、無線充電在內(nèi)的多種“科技化配置”。可見,由載體遷移引起的功能變化是深入“骨髓”的。
3
空間
相比同等級燃油車,純電架構的ID.6 CROZZ,動力部分對車體結構的占比更小,這是屬于原生EV先天優(yōu)勢,直接表現(xiàn)在車內(nèi)視野與駕乘空間上。首先,脫離“礙事”的引擎后,車頭高度大幅降低,置身主駕時,能看到良好的前下方視野。A柱部分的優(yōu)化也做得非常到位,厚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nèi),三角板也作了“鏤空”處理,加上后視鏡直接生根于門板上,因而前扇形視野有了“質(zhì)”的優(yōu)化。其次,儀表臺下半部分形狀大弧度收縮,前排乘坐腿部空間非常出色,肢體完全能得到放松。
本次體驗的ID.6 CROZZ為六座版本,第二排獨立座椅的舒適體驗顯然勝過了傳統(tǒng)的三座聯(lián)排。第二排座椅支持前后滑動,滑動范圍約為一拳+,膝蓋的間距變化從完全貼合前排靠背,再到一掌(參考身高1.8米)。由于第二排為獨立座椅,所以中央剛好留出約兩腿寬的走廊,進出第三排比常見的2+3+2布局更方便(2+3+2需放倒+前移第二排座椅才能進出)。
不足的是,ID.6 CROZZ車身高度略低,并且為了容納全景天窗,頂棚厚度也不小,進出第三排,個頭稍高的朋友就算大幅彎腰也容易擦碰頂棚。由于要容納后橋電機,第三排地板也有輕微抬高,進一步壓縮了乘艙高度,最佳解決方案就是加深第三排的內(nèi)頂凹陷,可以看到,該部分的弧度相當可觀,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內(nèi)艙整體高度的不足。
當?shù)诙诺南ドw間距處在一拳位置時,第三排的膝蓋間距則維持在兩指范圍,相對有些擁擠,不過短途應應急倒也妥當。其實絕大部分情況,以五座或四座為主,不考慮第三排時,第二排的乘坐空間也足夠闊綽,一掌的膝蓋間距會帶來“空曠”的腿部體驗。
就算在六座或七座這類滿載狀態(tài)下,后備箱同樣能保證一定的儲物能力,畢竟車體結構寬度并無問題,后備箱容量大概能與小型SUV一戰(zhàn),一家人短途出游,堆放小件行李沒有問題。乘艙內(nèi)的儲物表現(xiàn)符合大眾一貫的優(yōu)良表現(xiàn),前后門板儲物槽的深度與開口都不錯,能同時容納三瓶350毫升的小礦泉水。儲物槽與手套箱內(nèi)側均毫不吝嗇的裹蓋著大面積絨料,減小了噪聲和磨損,這在品牌絕大多數(shù)車型中都有體現(xiàn)。
4
動態(tài)
ID.6 CROZZ設有多種駕駛模式,運動模式下,動力踏板稍有些沉重,松開動力踏板后,車輛向后的“拖拽力”比較明顯,就算不采取任何制動措施,也會產(chǎn)生明顯的“減速”的反應,整車動態(tài)特征比較緊繃。
切換到舒適或節(jié)能模式時,便恢復到“放松”狀態(tài),松開動力踏板,車輛的滑動過程比之前來得更順暢,這種平穩(wěn)的駕駛質(zhì)感很適合在市區(qū)內(nèi)用車。
這與我意識中的預設完全相反——節(jié)能模式下應加強能量回收,減速反應更強。事實上,ID.6 CROZZ為此獨立設置了強回收的“B擋”,此模式下,能力回收開到最高,在強拉拽力的作用下,ID.6 CROZZ終于呈現(xiàn)出我們最熟悉的“單踏板”操作。
受EV高整備質(zhì)量的影響,ID.6 CROZZ的底盤穩(wěn)定性和行駛厚重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別在高速行駛中,底盤的貼地感是一如既往的“德式自信”,變道或高速略過起伏路面,車身完全不受侵擾,不會有多余的搖晃、彈跳,懸架的回位干脆又利落,車身始終維持著優(yōu)雅姿態(tài)。唯一的矛盾在于,輪胎扁平比低,雖然側向支撐力加強,不過速度稍快時,來自下盤的沖擊力自然就比較難忍,同時,低扁平比輪胎的抗沖擊性也會稍弱,稍有不慎,本月生活費就免不了額外支出了。
方向盤在轉(zhuǎn)動或回位階段時,阻尼釋放十分柔順,左右牽引力并不高,同時還做到了“合理范圍內(nèi)”的指向精準性,無論是都市穿行,還是山道攻彎,都不會過于消耗臂力,或是與之較勁。這臺高配的ID.6 CROZZ是搭載著可變懸架,不同模式下,可主動改變避震器阻尼,為車輛提供額外的側向+縱向支撐力,對操控、制動皆有正面作用。當然,與絕大多數(shù)有著類似配置的車一樣,實際駕駛中懸架的變化程度并不明顯,至少在日常通勤中很難說出個所以然??傮w來講,ID.6 CROZZ的底盤屬性是偏硬朗的。
本次拿到的ID.6 CROZZ是雙電機四驅(qū)版,動力輸出是強項。在動態(tài)加速的初段,能產(chǎn)生傳說中“被車撞”的錯覺,平心而論,動力感受超過了普通的3.0T的燃油車。步入速度后程時,這種“前胸貼后背”的體驗便戛然而止,動力曲線的收縮比預期來得更早。當然,參考當時120km/h的頂格車速(高速限速)看,動力表現(xiàn)已足夠到位了。相比燃油車,EV這種旺盛的初段精力就完全有取勝的資本了。
這臺ID.6 CROZZ搭載了完備的駕駛輔助系統(tǒng),這里僅以常用的自適應巡航為例——系統(tǒng)的跟車距離細化為五種,以應對更繁復、多變的道路環(huán)境駕駛。除了常態(tài)的跟車功能外,在本車變道時,系統(tǒng)同樣能迅速且準確的識別其他需跟隨的前車,工作效率非常高。另外,車道保持系統(tǒng)在管控方面,似乎給我預留了更多 “發(fā)揮”空間——放手方向盤(手不離盤,但不施力)約15秒左右,系統(tǒng)開始介入干擾,并以漸進平緩的力道進行方向修正。
最后說說ID.6 CROZZ四驅(qū)版的電耗表現(xiàn)。首先,充電方面,ID.6 CROZZ支持包括家庭充電、CAMS品牌超充站、第三方充電站以及移動充站(充電車)在內(nèi)的多種補能方式。并可通過APP來查找、預約附近的充電設施,補能便利度上毫無問題。
試駕過程中,我絕大部分都處在80-90km/h間勻速運動,并且拼盡全力在控制腳力,深怕因力道上的不妥而帶來額外的能耗負擔,若ID.6 CROZZ能開口,我確信它會感激我的“溫柔以待”的。即便如此小心翼翼,這臺雙電機+四驅(qū)版本的ID.6 CROZZ還是跑出了25kWh/100km的電耗參數(shù),畢竟長途高速運行本就不是EV的長項,電機長時間維持在高轉(zhuǎn)速下,電耗是驚人的。
系統(tǒng)顯示平均時速為63km/h。起始電量82%,續(xù)航續(xù)航里程305km,行駛134km到達目的地后,電量剩余49%,續(xù)航里程為164km。就是說,在平均時速偏高,駕駛工況平穩(wěn)的前提下,ID.6 CROZZ實際的掉電比例還算能接受,數(shù)據(jù)與現(xiàn)實的差池并不過分。若對自駕游需求有較高占比,我更推薦兩驅(qū)長續(xù)航版,縱然動力減弱不少,但更寬廣的活動范圍卻實打?qū)嵉木徑饬恕袄锍探箲]”。
5
總結
當一眾前衛(wèi)的新能源產(chǎn)品矗立于眼前時,那些善常接納新鮮事物的人,必然樂意投奔諸如特斯拉、蔚來、小鵬這類術有專攻的“真.新能源”品牌,它們的行事風格中,總飽含著一流前瞻性,對維系粉絲,尤其是年輕群體的粘附度來講,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幸運的是,在當前市場環(huán)境下,依賴“傳統(tǒng)文化”的人群仍然占比多數(shù),該群體更愿意將“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附著于穩(wěn)定性與可控性都更出眾的“老派勢力” 上,它們既有從新領域中開辟專屬圈層的才略,又能借助優(yōu)異的機械工程設定來為用戶謀得最本心的駕控快意感。這,便是大眾ID家族存在的價值。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diào)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diào)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diào)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diào)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