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乖,心可野著呢!
圖文:凌霄風
編輯:滾滾君
如果要聊起本田技研的歷史,有三款車型無法忽略,他們是NSX、S2000以及CIVIC,前兩款車型可以說是本田宗一郎的畢生夢想,也是本田技研的精神支柱。而CIVIC則是本田如今的臺柱子之一,不僅承擔著本田重要的銷量任務,其衍生車型Type-R更是成了當前本田對外最佳形象的展示產(chǎn)品。CIVIC,在國內(nèi)就是思域。
有這樣重要的地位,本田對思域自然是厚待有加,這款車自1972年誕生以來,基本保持著4、5年一換代的節(jié)奏,不緊不慢,歷經(jīng)近半個世紀的歷史沉淀,很多人在這款車上找到了“一日本田,終生本田”的奧秘。而自從10代思域上市以來,憑借炫酷的外觀和超越同級別的動力與操控性能,再加上思域Type-R的光環(huán)加持以及思域HATCHBACK的助攻,思域成為名副其實的“神車”一族,汽車江湖中也有思域“秒天秒地秒空氣”的膨脹言論,雖然一定程度上講多半是調(diào)侃,但也從側(cè)面反映了思域過硬的基本素質(zhì)。
時光荏苒,一晃又是五年,10代思域的大幕即將落下,11代思域又將粉墨登場,對于這么一款全球知名的車型,換代自然會引起不小的關注。11代思域如今“真容”已現(xiàn),還在北美市場已經(jīng)上市,全新思域HATCHBACK也已全球發(fā)布亮相,預計今年下半年11代思域也將在國內(nèi)上市。至于思域Si以及思域Type-R,預計依舊與國內(nèi)消費者無緣。
11代思域給了人們一個措手不及,本來絕大多數(shù)都認為11代思域會延續(xù)10代思域的運動范兒,繼續(xù)成為鬼火少年街頭“浪”的本錢,但事實卻啪啪打臉,曾經(jīng)讓人熱血沸騰的外形已不復存在,11代思域變成了平淡無奇的“路人甲”,這一回真就成了普普通通的買菜車,仔細一看,仿佛還有雅閣附體,難道真的應了那句話:思域是奇數(shù)代負責過渡,偶數(shù)代負責輝煌,掐指一算,11代思域,嗯,奇數(shù)代……這玩意兒比星座還準!
是本田真的看透了?不想讓思域承受太多,將運動進行到底是Type-R的事兒,思域不應該去搶別人的飯碗;還是思域真的繞不過自己的“換代魔咒”?
今天我們不聊11代思域的那些改變,因為網(wǎng)上對這些方面的解讀已經(jīng)夠全面,而是聊(揣)聊(測)11代思域為何會發(fā)生這樣的轉(zhuǎn)變。要說明這一問題,我覺得有必要先扒一扒思域這款車的前世今生,或許從中能得到一點兒啟發(fā)。
十代思域的演進
第一代思域誕生于1972年,當時正值石油危機時代,第一代思域搭載CVCC發(fā)動機率先在1974年通過了美國當時最嚴苛的“馬斯基法案”,成為首款打入北美市場的日系車型,并憑借優(yōu)秀的燃油經(jīng)濟性創(chuàng)下了年銷10萬臺的輝煌業(yè)績。到1976年,思域產(chǎn)量突破100萬臺。
1979年,思域推出第二代車型,并且還推出了更加實用的旅行版車型。相比第一代車型,二代思域體型更大、動力更強、燃油經(jīng)濟性也更好;而且二代思域還增加了后懸架橫向穩(wěn)定桿,轉(zhuǎn)向機構也改為齒輪齒條式,轉(zhuǎn)向靈活性和穩(wěn)定性更好,從此奠定了思域兼具操控樂趣的基因。
1983年,第三代思域誕生,秉著“乘坐空間最大化,機械空間最小化”的理念,三代思域放棄了后輪獨立懸架結構,轉(zhuǎn)而采用扭力梁,并且這一代思域也正式采用VTEC發(fā)動機,且Wagon車型還加入了四驅(qū)系統(tǒng)。這還不算,對性能車上癮的本田恰在這時傍上了邁凱倫F1車隊,于是就喪心病狂地將一臺F1發(fā)動機塞到三代思域車上,最大功率達到130kW,百公里加速7秒多,極速接近200km/h,這就是思域Si,這要比思域Type-R早了13年。就當時這個思域Si,要說它秒天秒地秒空氣,估計還真沒有人反對。
1987年,四代思域問世,最大的變化就是從原來的微型車“加長”成了緊湊型家用車,并且采用了本田最新的技術,包括全新的前后雙叉臂獨立懸架和16氣門VTEC發(fā)動機技術,動力性和經(jīng)濟性進一步提升。
1991年,五代思域上市,造型上完全脫離了原來的方正風格,變得圓潤流暢,動力主要為VTEC發(fā)動機,并憑借該動力創(chuàng)造出3.28L/100km的吉尼斯世界紀錄。五代思域沒有推出旅行版,但增加了一款雙門敞篷車型,且部分轎車車型還配備了四驅(qū)?;谒拇加虼蛟斓乃加騍i于1992年在北美上市,搭載1.6L SOHC VTEC發(fā)動機,百公里加速僅7.5s。
1995年,六代思域推出,這也是第一批正式進口到國內(nèi)的車型,由于前大燈很大,被稱為“大眼仔”,這是思域歷史上一代經(jīng)典,六代思域首次搭載了CVT變速箱,底盤采用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結構,兼顧操控性和駕乘舒適性。
更重要的是,在前幾代思域Si的良好基礎上,六代思域正式推出了思域Type-R,代號EK9,其中R代表“Racing”賽車的意思,從此開始了Type-R的傳奇。為性能發(fā)狂的本田對EK9進行了脫胎換骨的調(diào)校,傾向于純粹的運動,刪除車各種不必要的配置,讓整車重量只有不到1.1噸,但代價是連個喇叭都沒有。更重要的是為Type-R配備了“猛獸級” VTEC-B16B高性能自然吸氣“紅頭”發(fā)動機,最高斷油轉(zhuǎn)速8200rpm,最大功率185kW,2擋最高時速105km/h,4擋可達200km/h,5擋最高時速可達262km/h。依靠又便宜又瘋狂的性能,思域Type-R成了賽道上的明星,當時的很多比賽也成了改裝思域的大賽?;蛟S你不知道的是,NSX、Integra、雅閣也出過Type-R版本,不過最終扛起Type-R大旗的只有思域。
2000年,七代思域誕生,外觀與六代思域差距不大,但是采用了G-CON碰撞安全技術,達到了當時世界最高安全標準。而且七代思域還將前雙叉臂懸架更換為麥弗遜懸架,進一步節(jié)省空間并降低成本,但同時也降低了操控性,另外,七代思域還引入了本田IMA混動系統(tǒng)。
2006年推出的八代思域是正式由東風本田引進國產(chǎn)的車型,這一代思域版本很多,歐規(guī)、美規(guī)、日規(guī),而且三廂版和兩廂版造型也大相徑庭。VTEC發(fā)動機加入了VTC控制系統(tǒng),性能、油耗和排放全面提升。而基于八代思域打造的Type-R也有兩款型號,一是大家比較熟悉的FD2,另一款則是代號FN2的歐版Type-R。
九代思域在2011年首次于北美市場上市,國內(nèi)版本也是基于北美版打造,設計上相比八代思域更具現(xiàn)代化。而進化到第四代的思域Type-R(代號FK2)正是將思域神車化的一代,其搭載代號為K20C地球夢科技的2.0L渦輪增壓發(fā)動機,310馬力、400牛·米,配合6速手動變速箱,百公里加速5.4s,極速271km/h,也是這代思域Type-R在紐北賽道以7分50秒63的成績創(chuàng)下了最快前驅(qū)車的記錄。
2015年誕生十代思域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十代思域基于本田全球性緊湊型平臺開發(fā),除了國內(nèi)的1.0T三缸、1.5T四缸外,國外還有1.8L和2.0L兩款發(fā)動機。國內(nèi)主打的1.5T思域,百公里加速8.6s,在同級別中已經(jīng)算是比較不錯的成績了,這也成了思域街頭“浪”的資本。而基于十代思域打造的Type-R FK8更是名聲大噪,其先后在2015年和2017年,兩次創(chuàng)下了紐北賽道“最速前驅(qū)車”的紀錄,且至今無人能破,這種榮耀下的思域“囂張跋扈”也是有情可原的。
以上來看, 如果拋開思域Si和思域Type-R,單說思域的話,其實這款車并不是什么炸街的主,而是和卡羅拉、軒逸一樣的家用車,只不過本田總是按捺不住自己“性能控”的心,為思域配上的VTEC發(fā)動機也具備了不錯的改裝潛力,再加上緊湊的車身和運動化的懸架調(diào)校,以及親民的價格,讓思域成了眾多年輕人所追捧的運動車型。
11代思域有點回歸了8、9代思域的調(diào)性,完全沒有了戰(zhàn)斗氣息,整個看起來就像是被歲月蹂躪多年、被磨去了棱角的平頭百姓一枚,就像是曾經(jīng)也為理想打拼,曾經(jīng)也小有成就,如今“退出江湖”,只想安安穩(wěn)穩(wěn)、和和氣氣過日子,人生信條就是致力于服務好每一位車主。嗯,這代思域變成了軒逸、卡羅拉。
不是思域放棄了少年,而是本田讀懂了市場
不可否認,在緊湊型家用車當中,思域的標簽的確夠鮮明,也正因為如此,思域的“人設”被卡的死死的。這個感覺就好像如今的媒體平臺推送邏輯,你喜歡什么,平臺就會根據(jù)標簽只給你推薦這一類的內(nèi)容,久而久之,你的眼界只有這么大,永遠只活在自己的信息繭房里。但世界那么大,難道你真的不想多看看?
思域也是一樣,市場那么大,難道只為鬼火少年?更要命的是,思域盡管處處收獲滿滿的掌聲,唯獨在銷量上并不算如意,如果你關注轎車銷量排名的話,排在銷量榜前面的總是那么幾款車,軒逸、朗逸、卡羅拉、英朗,甚至寶來、速騰這樣的,他們比思域名氣更大嗎?不是!他們比思域更有個性?也不是!他們比思域更運動?更不是!恰恰相反,他們沒有明顯的特征,放在車流中就是“路人甲”,相比思域,他們的家用屬性有過之而無不及,但要說到運動、操控、改裝,對不起,你選錯了對象。
而在國內(nèi)外龐大的消費群體中,“運動”和“家用”從來都不是一個量級,即使在“運動”上玩出花兒來,“家用”市場的規(guī)模還是能妥妥的秒殺,這種差距無關產(chǎn)品本身的好壞。換句話說,即使你思域再好,別人再不好,比如軒逸動力孱弱、朗逸干式雙離合不可靠、卡羅拉價格堅挺無優(yōu)惠、速騰開起來像白開水,但是真的要用戶去買,很多時候思域還是會敗下陣來。
所以,痛定思痛,11代思域設計上的中庸化,說白了就是本田讀懂了市場,或者說向市場妥協(xié),想要準備多賣車而已,畢竟車企不是搞慈善事業(yè)也不是什么情懷組織,不會為了幾棵樹而放棄整個森林。所以,本田不需要一個被神化的產(chǎn)品,而是一個能適應更多人的產(chǎn)品,可以面向絕大多數(shù)用戶的車。理想和現(xiàn)實,本田最終還是選擇了后者。
經(jīng)過這樣的調(diào)整,11代思域能不能賣好呢?我個人的感覺是,11代思域在銷量上肯定超過10代思域,甚至沖上巔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盡管11代思域在設計上沒有那么夸張,但是整體造型卻能得到更多人的青睞。
同時,11代思域在原本的基礎上對結構以及車身進行了升級,底盤得以強化,車身剛性和操控感進一步提升。而且,10代思域上的一些缺點,諸如內(nèi)飾用料廉價、車機卡頓等問題,11代思域進行針對性的提升,并且效果顯著,相信引進國內(nèi)的車型也會在這方面進行提升。還有,動力方面,國內(nèi)預計會與10代思域保持一致,但是本田工程師對1.5T發(fā)動機和CVT變速箱都進行了優(yōu)化升級。比如發(fā)動機在排氣側(cè)搭載了VTEC技術,采用重新設計的4-2-1集成式排氣歧管以及低慣量斜流單渦管渦輪增壓器,動力性能也有所提升(海外版本);而CVT變速箱加了全新的編程,換擋邏輯更出色。
另外,10代思域隔音差的問題在11代思域上也進行了重點修正,不僅首次使用聚氨酯噴涂泡沫對車身結構中的空腔進行了填充,降低外界的振動傳導到車內(nèi);還對發(fā)動機扭桿、懸置等一系列鏈接點進行優(yōu)化,同時增加發(fā)動機曲軸和油底殼的剛度,再加上采用全新的雙質(zhì)量飛輪,以及對中冷器和空濾等零部件也進行設計上的優(yōu)化,有效降低發(fā)動機噪音并阻隔振動的傳遞。
可以說,11代思域改頭換面,雖然可能會犧牲一小部分硬核少年所謂的情懷和信仰,但是卻可以擁抱更廣闊的人群;再加上主打的1.5T動力可家用可激情,這似乎要比以軒逸、朗逸為代表的純家用車更多了一些樂趣;而且在產(chǎn)品力方面,11代思域也有針對性的提升等;并且別忘了,11代思域也有HATCHBACK掀背版,并且大概率會引進國內(nèi)。從這些角度來看,似乎在市場上得個好銷量是十拿九穩(wěn)的事。
最后,還要說明的一點是,日前廣汽本田也已經(jīng)確定引進11代思域,并且最早將于今年年底投產(chǎn),廣本“思域”將不采用“CIVIC”的名稱,轉(zhuǎn)而采用“Integra”的命名,這就意味著,和本田旗下飛度與LIFE、雅閣與Ispire、冠道與UR-V、奧德賽與艾力紳一樣,思域也將成為本田的雙車戰(zhàn)略車型之一,如此一來,還愁銷量搞不上去?
寫在最后
11代思域看似換了一副溫順的面容,實則更加兇狠,所以,同級那些競爭對手們,準備好接大招了嗎?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diào)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diào)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diào)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diào)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