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十萬出頭買SUV,就連我隔壁七十歲老大爺都知道,這價位還得買國產(chǎn)。沒錯,十萬出頭的緊湊級SUV市場已經(jīng)造就了多款神車,比如哈弗H6、長安CS75 PLUS以及博瑞等等。
強大的產(chǎn)品力可以說是讓合資選手連連吃癟,打得萬惡的資本主義節(jié)節(jié)敗退。
但是幾股頑固勢力依舊存在,以下幾位選手則是憑借著老道的底盤調(diào)教和穩(wěn)固的動力組合贏得人心,在消費者飽受雙離合頓挫不耐用之苦、或是對于車輛動態(tài)行駛有所要求的情況下,這幾輛品質(zhì)合資SUV算是改級別的一股清流。
不以配置論英雄,只求開得舒心用得放心,那選它們真沒錯。
基本信息
官方售價:8.48-11.28W
終端售價:無優(yōu)惠
尺寸:4419*1841*1616mm
發(fā)動機:1.4T 150馬力 L4
變速箱:6擋手自一體
軸距:2711mm
車主真實油耗:7.8L/100km
從一個車型變成一個品牌,沒點群眾基礎(chǔ)真還不敢這么干。捷達就不一樣,之前「七十萬公里無大修」這項記錄確實叫其他車型難頂,就算你不知道這個故事,那么出租車司機嘴里口口相傳的捷達往事便是最佳佐證。
捷達品牌獨立后,VS5便扛起了家族里的銷量重擔,之所以受到用戶青睞靠的并不是用「捷達」二字炒冷飯,而是真材實料下本造車。除了兩款手動擋車型,其余全是1.4T+愛信6AT,這套動力系統(tǒng)就連維修廠工人都夸它「穩(wěn)如老狗」。想想二十萬的途觀L還在用雙離合,不到十萬的它還是用的愛信6AT,你說這是不是賺?
當然要加95號汽油有些敗路人緣,不過為了這套動力系統(tǒng)我覺得可以忍。
開起來的感覺不會騙人,變速箱和發(fā)動機的配合相當成熟,底盤懸架也保留了德味兒的韌而不硬,雖說談不上多高級,但是在這個級別算是佼佼者,畢竟頂配才11.28W,有這樣的表現(xiàn)算是足夠。
對動力有多贊賞,那么對內(nèi)飾就有多吐槽,估計也是受控于成本,捷達VS5的內(nèi)飾確實相當「捷達」,不過高配還是將自適應(yīng)巡航系統(tǒng),前方預(yù)碰撞、駕駛疲勞檢測、自動剎車輔助等功能都包含其中;空間也夠用,放到后排也能有不俗的裝載力,加上較為精致年輕化的外觀設(shè)計,我覺得VS5性價比已經(jīng)不怵國產(chǎn)。
基本信息
官方售價:12.98-13.98W
終端售價:11.58-12.58W
尺寸:4500*1850*1715mm
發(fā)動機:2.0L 160馬力 L4
變速箱:6擋自動
軸距:2640mm
車主真實油耗:8.0L/100km
ix35可謂全是啥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十年前韓系發(fā)力時,ix35算是現(xiàn)代家族里的一員猛將,月銷過萬算是基本操作,勢頭直逼日系老哥。
現(xiàn)如今你瞧它那個落魄樣兒,中國爸爸稍微咳嗽一聲它都害怕,現(xiàn)在把家族新的好的全往國內(nèi)送,但國產(chǎn)起來了也沒它啥事了。不過對于ix35這款車型來說會長倒是值得推薦,因為整個車型平臺多年較為穩(wěn)固,2.0L
真實駕駛感受上ix35沒有我們對韓系車認知中的「底盤薄、車架散」,駕駛感受還是展現(xiàn)了合資大廠所具備的底蘊,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架的組合在懸架設(shè)定上還是較為良心;雖說從配置上沒法和同價位拼,但是實用性配置在入門版上還是下放得很到位,剎車輔助、胎壓顯示、無鑰匙啟動系統(tǒng)等多項配置這些配置都是標配,對于家用來說完全足夠。
基本信息
官方售價:16.99-19.49W
終端售價:12.99-15.49W
尺寸:4646*1843*1684mm
軸距:2725mm
發(fā)動機:1.5T 169馬力 L4
變速箱:6AT
車主真實油耗:8.9L/100km
看到官方指導價我直呼被勸退,但是終端售價好像又還行。
沒錯,雪佛蘭探界者這波直接來了個降維打擊,本來車型定位是要與CRV等一眾悍將拼刺刀,但是自知之明還是讓其選擇近一步造福下沉市場,所以我們能看到一臺入門版本的雪佛蘭探界者,終端售價跌破了13萬,直接干到了12.99W。
意思就是價格已經(jīng)無限逼近哈弗H6和長安CS75 PLUS同排量車型,同價位同級別選合資還是國產(chǎn),我想大多數(shù)朋友還是不會在乎那么點可有可無的配置,口頭支持國產(chǎn)行動卻選了合資。
確實,入門1.5T+6AT的組合在這個價位確實太香,變速箱的傳輸效率也相當可觀,雖說江湖傳言通用6AT蠢如智障,但那畢竟是過去的事,現(xiàn)在的變速箱被通用優(yōu)化了不少,在領(lǐng)略駕駛員意圖和耐用性方面提升挺大。
空間方面自然是不用說,相比前面兩位勉強稱之為「緊湊級SUV」的選手來說,探險者顯得要名正言順多,同時全LED大燈、主動降噪(這功能就太高階了)、后排座椅角度調(diào)節(jié)、無鑰匙進入和后視鏡加熱等都是標配,唯獨讓人詬病的就是內(nèi)飾造型太油膩。
不過會長覺得到不影響使用體驗,畢竟和人一樣。老是老,會的招數(shù)一樣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