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大多數(shù)車輛都采用前置前驅(FF)的布局,一些中高端車型和跑車則會采用前置后驅(FR)或前置四驅(F4)的布局形式,當然也有像保時捷911那樣采用后置后驅(RR)或后置四驅(R4)的。至于超跑,大多數(shù)都會采用中置引擎,驅動形式則有后驅或四驅。
![]()
不同的布局各有優(yōu)劣,比如FF布局可以節(jié)省車內空間,傳動效率高,但不利于操控,因此常在結構緊湊的小型車和緊湊型車上使用;FR布局雖然傳動效率較低,油耗偏高,但對發(fā)動機和變速箱的尺寸限制不大,有利于中型車和運動型車輛的底盤設計,因此常在強調運動的轎車上使用;RR布局可縮短動力傳輸路徑,提升傳動效率,并且有良好的起動和爬坡性能,不過前輪的穩(wěn)定性較差。
![]()
但不知道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引擎的布置有前置、中置、后置三種形式,而驅動形式也有前驅、后驅、四驅三種形式,根據(jù)數(shù)學上的排列組合,應該還有后置(或中置)前驅布局才對,為什么這樣的車輛大家聽都沒聽過呢?
![]()
如果一款轎車采用后置前驅的布局,簡直是集所有缺點于一身。首先,后置前驅與前置后驅一樣,需要一根傳動軸將動力傳輸至前端,而這不僅增加了成本,同時也會令車內地臺凸起,侵占車內空間。其次,傳動路徑的增加也會降低車輛的傳動效率,增加油耗。此外,車輛在加速時,作為驅動輪的前輪抓地力減少,不利于加速,因此操控性也不太好。
![]()
不過采用后置前驅布局的車輛仍有用武之地,在車間廠區(qū)、港口隨處可見的工程叉車,就是典型的后置前驅布局。
![]()
對于叉車而言,如果采用傳統(tǒng)車輛的前置動力布局,當舉升叉臂搬運重物而使前端載荷突然增加時,車輛會因為前重后輕翻倒。因此,工程師將發(fā)動機布置在叉車尾部,便可起到平衡重量的作用。那么為什么叉車要采用前輪驅動呢?
![]()
叉車工作在狹小的空間內,它的轉向需要非常靈活,并且方向盤的操縱力也不能太大,以減少駕駛員的疲勞感,但叉車在搬運貨物時,會給前軸帶來較大的負荷。如果繼續(xù)采用前輪轉向,那么轉向力度也會偏大。另一方面,前輪往往是一對尺寸不小的負重輪,如果給這對負重輪布置轉向系統(tǒng),并且不影響舉升系統(tǒng)的話,難度相當大??紤]到以上限制,叉車一般都采用后輪轉向。
![]()
有人可能就問了,后輪轉向為什么就不能用后輪驅動呢?這是因為叉車本身的車身寬度不大,無法在橫置布局下容納發(fā)動機、變速箱等機構,因此后輪不合適作為驅動輪。并且,叉車的長度也不長,即使采用后置前驅布局,動力傳遞路徑也不會很長,出于簡單可靠的角度考慮,前輪驅動是更好的選擇。
![]()
![]()
其實除了叉車之外,歷史上還出現(xiàn)過采用中置前驅的面包車(通用GMC L’Universelle)和賽車(日產GTR LM NISMO)。
![]()
怪異的驅動形式就一無是處嗎?并非如此。動力布局和驅動形式本無優(yōu)劣,在特定的需求下,我們看起來怪異的組合或許才能發(fā)揮最佳的效果??偟膩碚f,汽車工程永遠只有最合適的設計,沒有最好的設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