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又到了,天氣漸暖,萬物復蘇,雖然在北方,春天與夏天的交替也代表著柳絮紛飛,花粉過敏,以及沙塵暴的頻繁侵襲。但在南方,綠水青山政策,讓環(huán)境變得更加優(yōu)美,也讓我們有了開敞篷車的機會。
一般大家提到敞篷車,總會想起那些經(jīng)典的保時捷Boxster啦,或者是法拉利加尼福尼亞之類的敞篷跑車。
![]()
這種“運動敞篷車”,大多是基于專有平臺開發(fā),不與其他的量產(chǎn)車共享。比如保時捷718,911,寶馬Z4,奔馳SLC/SL等等,駕駛性能也會比較強,所以有時候大家會覺得敞篷車降低了這些車型的抗扭剛性,會覺得有些惋惜。比如像718 Boxster在抗扭上,會完全差于718 Cayman。
但說實話,不下賽道或者激烈駕駛的話,可能在剛性的差異上,普通的駕駛者體會不到。而能體會到的,反而是運動型敞篷車動聽的聲音,以及敞篷開高性能車的感覺。
社長曾經(jīng)開過幾次SL55 AMG。即便是天氣冷,社長也會愿意打開暖風,降下車棚開車,甚至多穿一點(當然天氣也沒有特別冷)。享受高性能車動聽的排氣聲音帶來的感覺。包括社長曾經(jīng)開過保時捷911 GT3,在隧道里只能通過降下車窗的方式聽到“炸隧道”的聲音,而敞篷車就會更加直接一點。
不過,敞篷車和跑車之間,并不是一定要相連在一起的。雖然大多數(shù)我們看到的敞篷車都是雙門車,但不代表這些車是跑車。
比如國內(nèi)能買到的 - 歐寶雅特Twin Top,沃爾沃C70,以及奧迪A3,A5,大眾高爾夫,甲殼蟲,EOS等,這些車型,其實都是基于原來的三廂/兩廂車型,重新設計了敞篷的部分而已,但只是由于敞篷車很難做四門車方案,這些車大多是雙門版本。
這些車型追求的是敞篷,而不是跑車的性能。為了做區(qū)分,我們可以叫他們“休閑敞篷車”。這個級別里,最優(yōu)雅的車型,應該當屬S-class雙門敞篷車了,儼然就是路上游艇 - 你會開著這樣的車在賽道上狂飆嗎?顯然并不會。你要做的只是降下敞篷,欣賞路上的風景。
![]()
休閑敞篷車其實非常親民,這些車相對“運動敞篷車”,有著更大的空間。雖然第二排座椅相對擁擠,但還是能坐小孩子的。社長在歐洲看車展的時候,就曾經(jīng)看到過兩夫妻帶著小孩子看歐寶Cascada - 一家人迅速就全都坐進了車里,小孩坐后面,大人坐前面,其樂融融。
除了乘坐空間,這些敞篷車的儲物空間也相對更大。社長曾經(jīng)開過一次馬自達MX-5 - 這輛車幾乎是沒有儲物空間的,尾箱里只能放個書包。車廂內(nèi)空間更小,如果坐兩個人,連放書包的地方都沒有。
![]()
除了空間大,這類敞篷車還有一個優(yōu)點是 - 駕駛起來非常輕松。比如像A3,A5敞篷車,并不會追求運動性能,只不過是一個普通車型改成了敞篷的版本而已。關(guān)鍵是可以讓全家都能享受到敞篷車帶來的樂趣,這可能要比運動型敞篷車更加適應中產(chǎn)階級。
![]()
但對于頂棚,社長可能會固執(zhí)地認為 - 只有軟頂敞篷車,才是真正意義的敞篷車。很多人會說啊,軟頂敞篷車的頂似乎是后扣上去的,總是顯得比較突兀,一些好的硬頂敞篷車就非常和諧,比如上一代Z4,包括奔馳SLK,SL等。
![]()
但其實,如果是硬頂敞篷車,社長會覺得他更接近“硬頂車”,常態(tài)就應該是扣起來的,偶爾降下來。而軟頂敞篷車,社長認為常態(tài)就應該是打開的,所以“難看”反而是一個優(yōu)點 - 他會促使你一有機會就打開車頂。
而且現(xiàn)如今,江浙一帶的公交車也都改成了電動或混動,城市里面大卡車也逐漸少了起來,敞篷開車也不會經(jīng)常遇到周圍環(huán)境的惡劣排放,其實是可以做到長時間敞篷行駛的。
而另一個敞篷車的優(yōu)點,社長覺得是在“倒車”的時候。很多敞篷車,車棚收起來之后,你可以直接向后看到車尾的位置,從而讓倒車的體驗變得非常獨特 - 不需要聽雷達,或者看倒車影像,直接扭頭就可以看到車尾在哪里。
![]()
而這方面,馬自達MX-5 RF版,包括保時捷718 Spyder反而是做不到的。
社長曾經(jīng)開過1天馬自達MX-5 RF,雖然這輛車的保值率很高,很多車主也很喜歡這臺車,但社長總覺得不大對。左右兩邊的柱子造成了不夠通透的視野,導致這輛車其實是一臺介于“敞篷車”和“開了天窗的跑車”之間的狀態(tài),并沒有達到敞篷車的樂趣。
![]()
而社長曾經(jīng)短暫在國內(nèi)開過柴油版的歐寶Cascada,我記得那是一種非常有樂趣的體會。雖然Cascada并沒有那么好的性能,那天的天氣也很熱,但我就記得整個人都非常開心,確實是非常魔法的一種體會,很難描述是為什么。
![]()
所以,各位有機會的話,租臺敞篷車開個周末,體會一下吧~
原創(chuàng) :侯社長
校對 :李瀟灑
編輯 :佩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