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事經典
STORY
作為新能源汽車中的重要一員,相對于純電動車型在里程上的焦慮、安全上的隱患及充電時長的短板,插電混動車型都更有優(yōu)勢,但受限于政策補貼后的價格等因素,插電混動車型在市場上的接受程度一直不及純電車型。那么通過產品技術更新,這樣的現(xiàn)狀能有所改變嗎?
不過,這款車的意義不僅于“首款”這么簡單,在本田第三代i-MMD PHEV技術的加持下,皓影銳·混動e+偏向電動化的特性得到了充分釋放,它可以說是本田這個“技術派”在插電混動市場上放的一條“鯰魚”,突破了現(xiàn)有插電混動車型在應用端的諸多短板。
雖然目前皓影銳·混動e+還沒發(fā)布價格,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將提升插電混動車型的價值感。那么這款車型可以為插電混動車型突破現(xiàn)有的市場占比水平做出多大貢獻呢?
同樣是新能源汽車,但自國家大力推廣以來,受限于初始技術路線選擇問題,純電動汽車的待遇就像是“大老婆”,而插電混動車型就像個被冷落的“小媳婦”。別的不說,就拿中央財政補貼來說,雖歷經多年迭代,但“小媳婦”永遠被“大老婆”壓著一頭,甚至好幾頭。
按照2017年的標準中,插電混動車可以拿到2.4萬元/輛的補貼,而純電車型高達4.4萬元/輛;2019年補貼退坡后純電車型2.5萬元/輛,插電混動車為1萬元/輛;到了2021年,續(xù)航里程大于400公里的純電車型補貼金額依然有1.8萬元/輛,插電混動車只剩下0.68萬元/輛。
國家的“不待見”,直接轉化為了用戶的“不買賬”。中汽協(xié)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1-3月,雖然新能源汽車銷量整體增長了2.8倍,但從車型分類來看,純電動車銷售了43.3萬輛,同比增長3.1倍,而插電混動車僅有8.2萬輛,同比增長只有1.8倍。至于插電混動車去年的全年銷售數(shù)據(jù),更是不足純電動車的1/4。
民間總結了插電混動車賣不動的三大原因,一是價格高,在補貼力度小的情況下,插電混動車的價格甚至接近同款的純電版本;二是由于車身更重,尤其在虧電的情況下并不省油;三是民間都認為插電混動是一種過渡性產品,更喜歡一步到位的(即純電)。
難道這個“小媳婦”就真的一無是處了嗎?拋開補貼和政策風向來看,其實插電混動車型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首先就是安全。因為電池組的容量和大小通常只有EV車型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及放置位置的獨特性,插電混動車型更安全(自燃事故都是出現(xiàn)在純電車上);二是插電混動車型的環(huán)境適應性強,如沒有充電設施,它依然可以靠油行駛,適應全域通行;三是由于電池容量小,其對充電充滿時間要求不高,不像純電車型等待的時間較長。
其實只要在節(jié)油技術上滿足用戶更高的要求,插電混動車型的市場前景還是可以期待的。那么此次皓影銳·混動e+是不是達到了這種期待呢?
如前文所說,皓影銳·混動e+是廣汽本田首款插電混動車型,在借助第三代i-MMD雙電機混動系統(tǒng)開發(fā)下,可以說這款車型是最像純電的混動車型。
為什么這么說?那就要從i-MMD雙電機混動系統(tǒng)說起,這套混動系統(tǒng)凝聚了本田20年以上的技術沉淀,其特征就是以電機驅動為主,發(fā)動機驅動為輔,應用到插電混動車型上即綜合了EV和HEV優(yōu)勢,日常偏向于電驅動,形成重新定義插電混動新路線的“超能銳·混動”。
據(jù)了解,皓影銳·混動e+的純電NEDC工況續(xù)航里程達85km,支持在更長時間和更多速度下進行EV行駛。當EV模式結束后,該車即可進入電機驅動為主的HEV模式,發(fā)動機介入,帶動發(fā)電電機將熱能轉化為電能,再供電給驅動電機行駛,同時為蓄電池充電。因此,皓影銳·混動e+在日常多場景下均可實現(xiàn)全電動行駛,極大破解用戶出行“續(xù)航焦慮癥”。
創(chuàng)新型技術的應用能很好地解決用戶的現(xiàn)實問題。在這套混動系統(tǒng)的應用下,皓影銳·混動e+在混動狀態(tài)下NEDC工況油耗低至4.6L/100km,NEDC工況綜合油耗更低至1.3L/100km,油耗表現(xiàn)超越市面上絕大多數(shù)插電混動車型,一箱油跑出1000公里的里程輕松加愉快。
不僅如此,這套系統(tǒng)最大亮點是其天生具有“SPORT”運動基因,重新定義了混動技術——不止是省油,更具備強勁的動力和豐富的駕駛樂趣。皓影銳·混動e+的電驅動擁有“瞬時扭矩大、提速猛、響應快、靜音性好”的屬性,在動力反應速度、持續(xù)加速性能與行駛靜謐性上較傳統(tǒng)插電混動車型更為優(yōu)秀,日常駕馭質感媲美純電車型。
皓影本就是廣汽本田新作中的銷量佼佼者,其燃油版車型憑借著優(yōu)秀的產品力在上市一年多的時間里已累計突破20萬輛的銷量,其中2020年勁銷156306輛,穩(wěn)定月銷破萬輛。用這么一款“實力派”車型作為企業(yè)首款插電混動車型推出,足見廣汽本田的與信心與決心。
那么相對于燃油版,皓影銳·混動e+在產品本身上有哪些改進呢?從外觀上看,該車裝配了帶有鍍鉻裝飾的進氣格柵,結合羽翼式LED流光大燈,帶來更為突出、具高辨識度的前臉;車身右側充電口與尾部亮眼的“e:PHEV”標志,充分彰顯著PHEV專屬身份;再結合全新設計的18寸輪轂,整車呈現(xiàn)出洗練的高性能表現(xiàn)感。
而在內飾空間上,無愧于“空間魔術師”稱號的本田將皓影銳·混動e+的電池組進行扁平化處理,使得電池容量擴大十余倍后車內空間仍優(yōu)于同級。相較燃油版本,該車的高度變,長度增加84mm,達到4718mm,寬度增加5mm,達到1861mm,實現(xiàn)整車空間更為寬闊自由。
另外,皓影銳·混動e+的后排座椅通過擴大座椅角度調整量、加強座椅包裹感以及提升設備使用便利性,使得乘坐舒適性更優(yōu)質。該車還搭載了可加熱座椅,以及支持遠程操控和定時功能的空調,讓駕乘者自由調控車內溫度。此外,專屬儀表盤可清晰顯示發(fā)動機啟動時間、剩余電量油量等信息,讓車輛狀態(tài)一目了然。
當然,如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Honda CONNECT 2.0(智導互聯(lián))系統(tǒng)等眾多智能人性化配置也從燃油版平移至這款插電混動版上。而且新車還支持通過手機APP實現(xiàn)更緊密的人車互聯(lián),支持遠程查看車輛狀態(tài)、控制車廂等多種功能, 讓用戶隨時隨地都可知曉愛車狀態(tài)。
車事點睛:
“擁抱變化”是2021上海國際車展的主題,而傳統(tǒng)的插電混動市場就需要有所改變,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并在此基礎上讓用戶享受到全價值感提升帶來的便利與尊貴。
此時,皓影銳?混動e+的入局就像一條“鯰魚”,將市場帶動起來。它不僅可以滿足上述條件,為插電混動車型在新能源汽車陣營中“爭口氣”,而且對于廣汽本田而言,也實現(xiàn)了單車在“燃油、油電混動、插電混動”三大動力系統(tǒng)都有覆蓋的合資企業(yè),極大增強廣汽本田在中型SUV的市場份量和競爭實力。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