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有點汽車常識的朋友肯定都知道什么是TCS(Traction Control System),也就是牽引力控制系統(tǒng),它的作用就是讓動力輸出匹配當前輪胎抓地力。如果動力輸出過大,或者地面比較滑,那么車輪就會打滑,失去抓地力就是失控,會導致偏航,打方向車身完全不聽話,這種情況會比較危險。
TCS就是通過控制動力輸出(配合ESP控制制動),避免主動(比如重踩油門)和被動(地面濕滑)的抓地力丟失導致車身失控。它的工作原理很簡單,通過傳感器檢測到打滑后限制動力輸出。
那么dTCS中的“d”又是什么呢?“distributed”也就是“分布式”,分布式對應的是集中式,簡單來說,集中式就是一個系統(tǒng)要處理所有任務,分布式的一個特征就是可以把任務分為幾個部分讓子系統(tǒng)去處理。
傳統(tǒng)的TCS就是集中式的系統(tǒng),在工作的時候,輪上傳感器傳遞信號給IPB(包含TCS)進行決策,決策信息發(fā)到VCU(整車控制單元),再分發(fā)給MCU(電控系統(tǒng))最后電控系統(tǒng)指揮電機降低扭矩輸出。
而dTCS則是輪上傳感器傳遞信號給IPB,接著直接丟給集成了dTCS的電控(MCU),然后再指揮電機降低扭矩輸出。這里面的差別就是將TCS的決策的工作從IPB轉移到了MCU。
兩者具體的鏈路是:
TCS控制信號傳遞路線:IPB—VCU(整車控制器)—電控(MCU)—電機
dTCS控制信號傳遞路線:IPB—電控(MCU)—電機
這里面最能體現(xiàn)“分布式”精髓的就是電控(MCU)中集成了TCS功能,也就是原來IPB干的活讓電控(MCU)系統(tǒng)就能干,最大的好處就是縮短了反射弧,讓決策和執(zhí)行的邏輯鏈更短。所以相比傳統(tǒng)的TCS,dTCS具備更快的響應速度,傳統(tǒng)TCS的控制時間一般為20ms,搭載dTCS的漢EV四驅版控制時間加快至1ms;傳統(tǒng)TCS的扭矩響應循環(huán)一般為100ms,搭載dTCS的漢EV四驅版相應時間可控制在10ms以內,這意味著系統(tǒng)可以在輪胎打滑時做出更快的調控,最大限度地減少車輪打滑量。
但是,傳統(tǒng)的TCS不好嗎,為什么要dTCS,可以看到dTCS的目標就是作動更快,為什么需要更快?這是因為電動車的動力輸出和傳統(tǒng)的燃油車不一樣,最大的不一樣就是扭矩輸出。看下圖,電動車一上來就是峰值扭矩輸出,而傳統(tǒng)燃油車的扭矩是隨著轉速逐漸達到峰值。這就決定了普通的TCS用在像漢EV這種強動力的EV車型上并不十分合適。
漢EV四驅版在冰面上0-50km/h全油門加速時間加快了2s左右,雪面上0-60km/h全油門加速時間加快了0.8s左右。在冰雪圓環(huán)測試中,漢EV四驅版在低附路面最高可控過彎速度能提升約5-10km/h,擴展了彎道極限。
在實際體驗中,無論是濕滑的瓷磚路面,還是半邊濕滑,半邊正常的路況,在dTCS的幫助下,無論怎么踩油門,漢EV都能夠迅速獲得抓地力,保持車身穩(wěn)定。對于司機來說,這就意味著在濕滑路面上迅速抓地,避免失控。
dTCS會率先搭載在漢EV四驅版,并且后續(xù)會持續(xù)優(yōu)化,車主們都可以通過OTA在線升級來獲得(也可以到店升級),前驅、后驅和四驅車型都可以,純軟件層面的升級,硬件方面的條件只需要車輛搭載了博世的ESP 9.3或者10版本,或者IPB智能集成制動系統(tǒng),就支持dTCS。
最后一句話總結,有了dTCS,這種適配于高性能EV的電控系統(tǒng),極大的提升了駕駛安全性,不僅是在濕滑路面更從容,遇到緊急情況時還能還能夠更快的恢復車身控制,無論是從駕控角度還是安全角度都極大的提升了車輛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