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作為國內(nèi)新造車頭部三強之一,小鵬已與蔚來、理想形成三角競爭之勢。但小鵬汽車創(chuàng)始人何小鵬的夢想顯然不局限于“地面”,而是要飛到“天上”。3月20日,何小鵬在一檔綜藝節(jié)目中表示,2021年底就可以造出“飛行汽車”。
近年來,關于“飛行汽車”的傳言雖然并不少,但時至今日能夠成功落地的“飛行汽車”仍是鳳毛麟角。更何況,將“飛天”與如今過得還不夠好的小鵬捆綁在一起,就更顯此事的虛無縹緲。由此,也不得不讓人懷疑,小鵬的“飛天汽車”,似乎更多的是一種營銷噱頭,畢竟從目前來看,熱度和流量遠比“飛行汽車”本身更為重要。
早有打算?
在這檔節(jié)目里,何小鵬又暢所欲言了一把,他表示,早年靠UC瀏覽器已擁有百億身家,買了4套房子和一艘遠洋船。但是他發(fā)現(xiàn),這些目標和夢想一旦全部實現(xiàn),就很空虛很痛苦了。
之后,他主動提到:“最近在做飛行和汽車的耦合。這是個真正的汽車,能夠飛,跟一臺車的大小一樣。一個車位,就能垂直起降。很多人覺得不可能,但這個體系我們做了七年,飛了接近一萬次……”與此同時,何小鵬還表示說,可能未來的4年之內(nèi),大家會看到小鵬汽車有幾款超乎大家想象的新玩意。
似乎,何小鵬的“飛天夢”,是有理可依的。畢竟在新造車企中,他們已經(jīng)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事實上,在去年9月的北京車展中,小鵬汽車正式發(fā)布了名為旅航者T1的飛行汽車,還稱將在2021年年中將推出第二代飛行汽車。
據(jù)當時透露的消息,這款飛行汽車以5-25米超低空飛行,類汽車駕駛模式、垂直起降為賣點,可2人乘坐,實現(xiàn)智能交互和低空地圖導航,價格“只”是一輛豪華車的價格。
而去年12月,何小鵬又在個人微博上發(fā)布小鵬匯天飛行汽車T2正式圖片,并稱“在VR中的試乘體驗讓我太興奮了”。
嗯,這么一看,似乎何小鵬此時拋出“2021年年底造出飛行汽車”的消息也并不令人意外。
夢想總是遙遠的
雖說在節(jié)目中何小鵬并沒有進一步披露飛行汽車的研發(fā)進程,但其輕描淡寫的一句“2021年底就可以”還是引發(fā)了外界的無限遐想。
據(jù)悉,目前原視頻在公眾號上已收獲了5萬點贊,4萬轉發(fā),超2500條的評論。網(wǎng)友紛紛表示,“飛行汽車的中國夢,已然成為現(xiàn)實”,“未來十年注定是飛行器的天下”,“啥地方有賣”.....
但當喧囂過后,理性回歸主導,你還會覺得,小鵬的“飛行汽車”會在今年年底如約而至嗎?
值得一提的是,小鵬汽車并非首家試水“飛行汽車”的車企。就國內(nèi)而言,吉利汽車在今年1月22日獲得美國聯(lián)邦航空局(FAA)適航證書,意味著未來相似的陸空兩用“飛車”產(chǎn)品也能參與這一類目的取證測試。更早之前,包括豐田、大眾、奧迪等車企也在“飛行汽車”上有所布局。
試問,相比小鵬汽車,哪一個不是來勢洶洶,哪一個不是背景雄厚,但最終,均因技術以及法律法規(guī)的限制不了了之。
而除了大環(huán)境不景氣之外,小鵬作為尚未盈利的新造車企,在“飛天夢”面前,更是一盆盆冷水澆在頭上。
實事求是的講,小鵬造車的速度并不快,但在智能化的路上,小鵬可謂用心良苦。智能化已經(jīng)成為小鵬最想擁有的“車設”,當然這也花費了很大的人力和財力。據(jù)悉,小鵬汽車從2019到2020上半年研發(fā)投入就高達37.5億元。而布局“飛天汽車”,也勢必增添難以估量的經(jīng)濟負擔。
另一個讓小鵬汽車頭疼的事情是,今年2月小鵬汽車銷量明顯放緩。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2月小鵬汽車的交付量為2223輛,雖然同比增長577%,但環(huán)比下降達到63%。眾所周知,受疫情影響去年各車企的銷量基數(shù)都很低,今年2月看同比變化的意義不大,還不如環(huán)比變化更有說服力。更為不利的是,作為銷量支柱,小鵬P7在2月份1409的銷量,甚至沒能在新能源榜單前15名中出現(xiàn)。
而除了銷量下跌以外,小鵬汽車更是品控問題纏身,小鵬G3的召回與小鵬P7的自燃事件,至今仍是懸在小鵬頭頂上的一把尖刀。今年1月末,小鵬汽車發(fā)布召回通知,決定自2021年1月30日起,召回2019年3月29日至2020年9月27日生產(chǎn)的部分小鵬G3汽車,共計13399輛。
可以說,在新能源領域競爭越發(fā)激烈的當下,老問題尚未解決,新問題又已臨近的小鵬,想要闖出一個光明的未來,難度可想而知。
誠然,關于小鵬的“飛行汽車”虛實如何,我們雖然不得而知,但小鵬作為一家體量不大的新造車企,還跟大眾、豐田這些傳統(tǒng)大廠一樣燒錢“不務正業(yè)”,這多少令人匪夷所思,畢竟,地面上的問題還沒解決,就關心天上飛的,的確有些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