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小叮當
2018年的寒冬,使得江淮年度累計銷量的成績單實在是有些不太好看?!氨Ьo”大眾的江淮,2019年能否走出銷量下滑的泥沼?
1月9日,江淮汽車發(fā)布了最新的產銷快報。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江淮汽車累計產量為46.41萬輛,同比下降6.81%;年度累計銷量為46.24萬輛,同比下滑9.48%。
其中,SUV車型2018年銷量約為9.32萬輛,同比下跌23.16%;MPV車型2018年銷量約為5.58萬輛,同比下跌16.08%;轎車車型2018年銷量約為4.85萬輛,同比下跌41.1%。而作為江淮汽車的核心利潤來源:中型貨車、中型客車等商用車2018年銷量也都呈現(xiàn)出明顯的下滑態(tài)勢,同比下跌超過30%。
僅僅只有多功能商用車和純電動車2018年銷量有所增長,銷量分別為5.15萬輛和6.37萬輛,同比增長19%以及125.28%。
2018年的寒冬,讓實力較弱的自主品牌并不好過,而江淮就是其中一個。不僅乘用車,連利潤核心的商用車也處于下滑態(tài)勢,而這也導致江淮2018年的累計銷量的出現(xiàn)了一定幅度的下滑。而其中唯一的亮點就是新能源車型銷量的增長,在新能源的趨勢之下,江淮新能源車的增量也拉動了其轎車銷量的增長。
但從江淮的長遠戰(zhàn)略來看,大眾成為了其逃離銷量下滑泥潭的救命稻草,但是能救江淮的真的是大眾嗎?
瑞風S4救不了江淮
自從2016年瑞風S3的神話終結之后,江淮就再沒有在傳統(tǒng)能源乘用車上翻過身。
2018年,江淮汽車的銷量仍然呈現(xiàn)出下跌態(tài)勢,只不過相比于2017年所下跌的39.5%,2018年的下跌幅度明顯縮小,但也近乎下跌一成。僅從江淮乘用車的銷量來看,其2018年的累計銷量僅為19.75萬輛,同比下降11%。在步入2019年之后,車市的發(fā)展形勢也不容樂觀。而對于江淮這種自身品牌溢價力較弱的企業(yè)而言,對其形成的沖擊將更加明顯。
這種沖擊也體現(xiàn)在江淮汽車的財務報表上。由于整車銷量較上年同期下降5.53%,同時受新能源政策和產品結構的影響,江淮汽車在前三季度的主營業(yè)務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3.3%左右,主營業(yè)務成本較上年同期下降1.4%左右,同時由于其他因素的影響,2018年前三季度江淮汽車的營業(yè)總收入為363.31億元,同比增長僅為2.2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0.48億元,同比下降達到78.13%。
而從股市上也能看出市場對于江淮汽車的預期,截止到發(fā)稿時間,江淮汽車下跌1.97%報收4.98元,而還記得在去年2月,江淮汽車向其354位核心員工定向發(fā)行1883.1萬股股票期權,希望以此激勵員工。計劃規(guī)定到2020年2月,江淮汽車的股價高于12.23元,江淮汽車的股權激勵計劃才有用,如果在行權期,江淮的股價沒有達到12.23元,發(fā)布的股權期權也就宛如一張廢紙。而現(xiàn)在相比發(fā)售期權時的7.3元相比,距離目標更加遙遠,這也讓江淮汽車的這354位核心員工心中蒙上了一層陰影。
曾幾何時,江淮瑞風S3也有過月銷近3萬輛的輝煌,而到現(xiàn)在只剩下唏噓,在SUV潮水褪去之后,江淮首先成為了“裸泳者”,在兩年推出三代車型都不能拯救江淮之后,S3成為了失敗的代名詞。在此之后,沒有了銷量支柱的支撐,江淮在SUV的道路上漸行漸遠,瑞風S7的沖高失敗,瑞風S3再換代的無可奈何,成為了江淮在乘用車板塊永遠的痛,更不用說隨著市場的不斷發(fā)展,馬太效應的突出,沒有任何變化的江淮成為了那一個被拋棄的品牌。
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項興初曾表示,除了競爭壓力的增大,“江淮在換代節(jié)奏上把控不準”成為其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為了挽回在SUV上的頹勢,2018年,江淮汽車推出旗下首款與大眾汽車共線的SUV車型瑞風S4,以求重新挖掘其在SUV市場的潛力。而實際上,江淮推出瑞風S4,就是希望重新奪回瑞風S3失去的那些市場份額,但是市場已經不是那個藍海的市場,小型SUV市場從2017年底就出現(xiàn)了下滑,而到了2018年更是沒有上揚的態(tài)勢,這時推出瑞風S4可以說是困難重重。
同時,MPV銷量的下滑也揭露出了江淮較低的抗風險能力。無論是產品還是銷量處在在同級別車型上風的江淮MPV,由于市場整體容量有限,而且眾多有實力的車企也在布局MPV市場,其銷量與競爭力也大不如前。
難道憑借大眾強大的品牌優(yōu)勢與品質管理、流程體系來為自己“謀生存、求發(fā)展”,已經成為江淮目前最大的期望了嗎?大眾究竟能否推動江淮的提升,現(xiàn)在還無法下出定論。但江淮與大眾的合作,并不止于傳統(tǒng)燃油車領域。
西雅特背后的意義
與大眾在新能源汽車以及其他領域的合作,對于江淮而言,則是其另一個重要的發(fā)展方向。2017年6月,江淮首次與大眾簽署合作協(xié)議;2018年,江淮大眾正式成立,雙方股比各占50%;2018年4月,江淮大眾發(fā)布全新品牌思皓及首款車型E20X;同年7月、11月,江淮汽車繼續(xù)與大眾集團、西亞特簽署了兩份諒解備忘錄,不斷深化在新能源方面的技術研發(fā)、平臺、銷售及品牌方面的合作,并計劃于2021年或之前引入西亞特品牌;12月,江淮大眾新能源研發(fā)基地開工投建。
江淮與大眾的合作,對大眾而言,是想要憑借江淮的平臺來實現(xiàn)西雅特的“中國夢”;但對江淮而言,卻可以吸收大眾先進的技術及管理經驗。鑒于現(xiàn)今新能源市場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在西雅特正式國產之前,思皓能否經受住市場考驗,為其打下良好的市場基礎,成為雙方能否達成各自戰(zhàn)略目標的關鍵。
但在中國這樣一個全球規(guī)模最大、增速最快的電動汽車市場,西雅特有很大的施展空間;在西雅特在整車性能、外觀設計和智能網(wǎng)聯(lián)方面積累的技術成果,也將得以在新能源車型上運用和發(fā)揮。不過,西雅特尚未有純電動車型投入市場,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水平有待檢驗。
而且,從當前來看,雖然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已成為拉動江淮銷量回暖的一個支點,但2019年新能源汽車市場也面臨補貼退坡帶來的市場動蕩,同時,新能源汽車補貼發(fā)放時間周期相對較長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車企的現(xiàn)金流帶來壓力。因此,江淮與大眾在新能源的合作,也或將面臨重重困境。
而從另一方面而言,諸如江淮大眾、長城寶馬、吉利戴姆勒等新型模式的接連落地,也意味著中外企業(yè)合資模式進入新階段。在這種模式下,雙方在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均有廣泛而深入的合作。特別在合資股比限制解除的大背景下,對于自主品牌來說新型合資模式的探索,將是江淮汽車未來能否借助外資品牌發(fā)展自身的有效舉措。
無論怎樣,根據(jù)江淮汽車之前所定下的2019年度產銷各類整車及底盤50萬-60萬輛的初步目標,大眾將成為其翻盤的關鍵。而江淮如果想在未來與大眾的合作中,保持自己的尊嚴,那現(xiàn)在的江淮要么必須要把乘用車做起來,要么就索性放棄乘用車,專注利潤以及市場地位更高的商用車,畢竟這些才是江淮汽車最大的利潤來源。況且,誰都不希望江淮會成為下一個華晨。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