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達日前發(fā)布了國產(chǎn)版的全新明銳,并采用全新的“明銳PRO”命名。之所以帶有“PRO”尾綴,是因為其軸距及車長都進行了加長,其中軸距尺寸達到2730mm,比海外版本長了50mm。這妥妥的就是A+級尺寸的車型。
![]()
說到A+級尺寸,相信很多朋友會想到大眾速騰,甚至是即將上市的豐田凌尚、亞洲獅。但其實本田凌派的軸距也達到了A+級尺寸,正是憑著大空間的優(yōu)勢,凌派去年的月均銷量達到近萬輛水平,潛力不小。
![]()
無論是明銳PRO抑或凌派,它們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大空間、年輕化。一款是即將推出的全新車型,另一款則是有著不錯用戶基礎的熱銷車型,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誰更值得選購?不妨通過對比決高下。
![]()
凌派外觀大氣,明銳PRO更具新意
雖說明銳車型進入中國市場時間不短,但市場“存在感”并不強,而現(xiàn)款在售明銳的市場表現(xiàn)更是不溫不火,去年全年銷量僅為2.6萬多輛,與“同宗同源”的大眾速騰相差甚遠。隨著全新?lián)Q代車型的到來,明銳PRO也展現(xiàn)出強大的實力。
明銳PRO基于MQB EVO平臺打造,外觀造型基本承襲海外版車型的設計元素。全新的前臉設計靈感來源于捷克水晶,棱角分明之余更顯晶瑩剔透,凸顯出不錯的設計質(zhì)感與辨識度。相較現(xiàn)款相對老氣的明銳而言,這樣的設計很討年輕人喜歡。
![]()
雖然明銳PRO的軸距進行了加長處理,但絲毫沒有影響側面輪廓的流暢性。車尾則采用大幅度折角工藝,令尾箱蓋上沿呈現(xiàn)鋒芒姿態(tài),并與溜背式設計銜接,不規(guī)則狀的尾燈組更是增添一抹銳氣。
![]()
不同于明銳PRO的激進風格,凌派的外觀造型更顯大氣。大號的前中網(wǎng)、大號的本田車標、大號的車內(nèi)空間,無一不在訴說著其越級的實力。的確,凌派的外形比同級別車型更顯霸氣,而這正是吸引不少消費者購買的關鍵。
![]()
凌派上市也有一段時間,論新鮮感當然不如新近登場的明銳PRO,但該級別的消費者似乎更傾向中庸之道,常年占據(jù)銷量榜前列的軒逸、卡羅拉、朗逸、英朗便是例子。換言之,相對平庸的造型更適合凌派在市場中發(fā)揮。但站在主觀層面來看,明銳PRO的設計更討人歡喜。
![]()
兩車尺寸差距不大,軸距相同
明銳PRO的車身長寬高尺寸分別為4753/1832/1469mm,軸距為2730mm;凌派的車身長寬高尺寸則為4756/1804/1509mm,軸距同為2730mm。
![]()
![]()
可見,兩款車型有著相同的軸距表現(xiàn),同時車身長度相差無幾,主要的區(qū)別在于明銳PRO車身更寬,而凌派則相對更高。
![]()
動力各有特點,推薦選明銳PRO 1.4T和凌派1.5L
從目前已知的信息來看,明銳PRO將搭載1.4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50馬力,峰值扭矩250牛·米,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
![]()
凌派則可選1.0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或1.5L銳·混動兩種動力,前者最大功率122馬力,峰值扭矩173?!っ祝ヅ銫VT變速箱;后者綜合功率113kW,匹配E-CVT變速箱。
![]()
![]()
從兩款車型的動力定位來看,凌派1.5L銳·混動與明銳PRO 1.4T的定位相近,凌派1.5L銳·混動在綜合功率和電動機扭矩上的參數(shù)表現(xiàn)要優(yōu)于明銳PRO 1.4T,但由于前者并非性能取向,因此加速表現(xiàn)不如明銳PRO 1.4T。
![]()
明銳PRO除了1.4T動力,未來還有望推出定位相對入門的1.2T發(fā)動機,其最大功率或與現(xiàn)款車型保持一致,為116馬力,峰值扭矩200?!っ?,同樣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而這套動力系統(tǒng)對應的則是凌派1.0T車型。雖然兩款入門動力在參數(shù)上略有差距,但轱轆哥相信兩者實際的0-100km/h加速表現(xiàn)基本趨同,都在11秒開外。
![]()
如果是看重動力表現(xiàn)的朋友,轱轆哥建議入門動力選明銳PRO 1.2T(若推出);想燃油經(jīng)濟性優(yōu)選凌派1.5L銳·混動;追求性能選明銳1.4T車型。
![]()
雖然明銳PRO的產(chǎn)品實力得以全面革新,但其在國內(nèi)的定位并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依舊在大眾速騰之下。從現(xiàn)款在售的明銳車型來看,10-15萬元的售價區(qū)間,與凌派非常接近,并且兩款車型的尺寸、定位相近,可以說是形成直接競爭關系。從上述的對比來看,轱轆哥認為明銳PRO在外觀造型部分占優(yōu),而車身尺寸及動力表現(xiàn)與凌派處于伯仲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