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張傳宇 編輯|路由社
2021剛一開年,中國新造車企業(yè)再次迎來百億規(guī)模的融資消息。
1月24日,恒大汽車發(fā)布公告稱,已與六名戰(zhàn)略投資者分別簽訂認購協(xié)議,以每股27.3港元的價格定增9.52億的新股,共籌集資金260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17億元)。
此次認購價較本公司股票前五個交易日平均收市價折讓8%。為了彰顯對恒大汽車未來發(fā)展的信心,各投資方同意鎖定認購股份12個月。受此利好影響,1月25日開盤后,港股恒大汽車漲幅進一步擴大至51.57%,盤中股價最高達50港元/股。
在國內新勢力造車不長的歷史中,恒大汽車的此次融資,也成為“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股權融資之一。就在2020年末,由上汽集團、浦東新區(qū)和阿里巴巴集團三方聯合打造的智己汽車,也創(chuàng)造了初創(chuàng)即“百億”的記錄。
那么,背靠恒大集團的恒大汽車,為何在2021一開年就融資百億?近兩個月來,新造車企業(yè)股權融資的瘋狂增長,又會為2021年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埋下怎樣的伏筆?
恒大為何急于融資?
2019年11月,恒大集團宣告正式進軍造車業(yè)。許家印親自上臺發(fā)布了恒大造車的戰(zhàn)略,并為恒大汽車定下“買買買(收購)、合合合(合作)、圈圈圈(朋友)、大大大(體量)、好好好(車好)”的指導方針。
事實上,許老板定下的“五大方針”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截止目前,恒大已經為汽車業(yè)務累計投入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然而,恒大汽車至今沒有實現量產交付,對資金的需求依舊熱切。
圖片來源:中投網
恒大汽車對外稱,本次募集到的260億資金中,70%將投向新能源汽車項目研發(fā)、生產及營銷網絡建設,以持續(xù)增加相關領域的技術儲備,另30%則將用于補充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yè)用途,以改善公司財務狀況。
2020年8月3日,恒馳品牌亮相的同時,恒大汽車還一舉發(fā)布了恒馳1、恒馳2、恒馳3、恒馳4、恒馳5和恒馳6六款純電動車型。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恒大汽車上海、廣州兩大生產基地已經啟動試生產,恒馳品牌首款車型——恒馳1實現路跑。按照此前的規(guī)劃,恒馳首款新車計劃于2021年上半年試生產,力爭下半年量產。產品推出的節(jié)奏基本與計劃同步。
恒大汽車官方發(fā)布的恒馳1路跑視頻
不過,此前也有媒體用一篇《恒大造車的荒誕故事》的報道,對恒大造車的真實情況做過詳細曝光。如今,在產品投產的重要關口,恒大汽車無疑需要動用更多資金用于投放車型的量產及后續(xù)銷售網絡的建設,以行動和結果證明造車的決心。
雖然恒大汽車方面稱,將少部分募集到的資金用于改善財務狀況,但實際上恒大汽車2019-2020年的財務狀況并不樂觀。此前兩年,恒大汽車已經累計虧損60多億元。
恒大汽車2019財報關鍵數據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上半年,恒大汽車營收45.1億元,同比增長70%,毛利潤12.6億元,同比增長107%,凈利潤-24.6億元,虧損同比擴大24.2%。其中新能源汽車產生收益5300萬元,凈利潤虧損12.7億元。
此外,財報還顯示,恒大汽車2019年營收56.3億元,增長79%,但凈虧損49.4億元。
在加快車型量產與改善財務狀況的雙重壓力下,表面上看似“不差錢”的恒大汽車,不可避免地將加快自身的融資腳步。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15日,恒大汽車還以每股22.65港元配售1.77億股,募資40億港元,并同樣引入豪華投資者陣容,包括阿里旗下云峰基金、騰訊、紅杉資本、滴滴。
時隔不到半年,恒大汽車何以再次啟動260億元的融資?除了基于恒大自身的資金需求,背后還有資本市場尋找投資標的的推動,也隱含著投資方對新能源汽車前景的看好。
恒大汽車公告披露的6名戰(zhàn)略投資者
除了融資規(guī)模龐大,此次投資者的身份也備受關注。其中就包括香港富豪劉鑾雄之妻陳凱韻,深圳地產商京基集團的陳華、中洲控股黃光苗下屬的公司等等。6位投資者覆蓋多家深圳有名的地產公司,屬于許家印的富豪“朋友圈”。
如果說,去年9月的融資是恒大汽車基于自身發(fā)展與其他巨頭的跨界聯合,那么,此次恒大汽車的融資,則更像是“許家印朋友圈”的一次集體財務投資。
畢竟,僅僅從市值和財務投資角度來看,一個特斯拉的市值已經是近4個豐田的市值之和,傳統(tǒng)車企的市值,再一次被“科技公司”屬性加持的新造車企業(yè)遠遠甩在身后。對于此次恒大汽車的募資和創(chuàng)下的市值新高,有不少業(yè)內人士紛紛調侃,至今一輛車都未能投產上市的恒大汽車,已經成為國內市值第三大的車企,“恒大汽車就差汽車了”。
不過,玩笑歸玩笑。2020年新能源汽車股表現出來的強勁增長,帶給資本市場更多的是狂歡和想象空間,順便也給2021年的投資指明方向,無論是機構還是普通投資者,都把目光聚焦在了新能源汽車領域。
甚至,有行業(yè)人士認為,“假使恒大汽車股價達到60港元,其市值就將達到5300億港元。在此基礎上,按照特斯拉的一半市值測算,其市值還有6倍增長空間,股價有望達到360港元?!?img data-original="http://img.suv666.com/mcn/news/article/c78a4781f9cebc60ab892b9a71c59364.png-690x" >
對于投資者而言,需要的是更多特斯拉式的奇跡。誰有成為“下一個特斯拉”的潛質,誰自然就會受到資本的追捧。而且,基于許家印此前資本運作的經驗,恒大汽車成為“許家印朋友圈”2021年最完美的投資標的,也就不難理解了。
新造車再迎“融資潮”
智能電動汽車的新賽道,既是一片富有想象空間的投資熱土,也是一個極度燒錢的行業(yè)。這一點,幾乎已經成為行業(yè)共識。蔚來創(chuàng)始人李斌就曾表示:“沒200億不要造車?!?/p>
近幾年,因資金問題被迫中止業(yè)務的新造車企業(yè)就不在少數。
比如,拜騰汽車在燒光84億前期融資之后,在2020年陷入公司停擺、被收購的境地。同期,信誓旦旦要造車的戴森,歷時三年花光218億之后,也最終宣告失敗。
比如,即便如今“龍頭”地位漸顯的蔚來汽車,2020年如果沒有獲得合肥政府的注資,后續(xù)發(fā)展也將困難重重。
曾經信誓旦旦加入新造車浪潮的戴森
當然,假如換成正面角度來看,汽車這個長周期、重資產屬性的行業(yè),投入資金的高門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凈化市場、淘汰后進者的作用。同時也昭示了在新造車的下半場,及時儲備“糧草”有多么重要。
2020年,正是借助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政策與資本的東風,造車新勢力在融資方面大舉進發(fā),在銷量方面迎來爆發(fā)式增長。據不完全統(tǒng)計,率先在美股上市的3家中國新造車企業(yè),2020年全年融資總額近127億美元。僅蔚來一家,去年的募資規(guī)模就達到了63億美元。而在國內,2020年10月,天際汽車也宣布完成超過50億元人民幣的新一輪融資。
進入2021年,造車新勢力的融資進程再次加速。
比如,1月12日,小鵬汽車與廣東省五家銀行簽署協(xié)議,拿到128億元綜合授信。此前,威馬也獲得了100億元人民幣的D輪融資,計劃于2021年在A股科創(chuàng)板IPO。
零跑C11
比如,零跑汽車正在以220億人民幣左右的估值進行Pre-IPO輪融資,而且合肥市已明確表達了投資意向,投資金額在20億元人民幣左右。此外,也有媒體報道稱,愛馳汽車趕在赴美IPO之前,將以20億美元的估值進行融資。
總得來看,2021年一開年,以恒大汽車此次融資為起點,新造車企業(yè)將集體迎來一波堪比2018年資本加碼的密集“融資潮”。2020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fā)式增長,尤其是上市公司股價的一路上揚,都是資本追捧新造車企業(yè)的重要動力。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也是國內車市唯一處于“增量增長”的細分市場。當下,新能源汽車僅5.8%左右的市場份額,未來仍然具備十分可觀的增長前景。而且,A股新能源汽車ETF基金在2021年經歷短暫回調之后,也再次呈現上揚的強勁勢頭。
由此不難推測,未來2-3年內,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處于資本凈流入的狀態(tài)。新造車企業(yè)也不可避免地將成為資本的“弄潮兒”。
其中,還有一個細節(jié)值得注意,在造車新勢力頭部陣營格局趨穩(wěn)的態(tài)勢中,細分市場格局或將在資本的助推下,發(fā)生更多的變化。
在造車新勢力陣營,頭部的蔚來、理想、小鵬,累計交付量已經與其他車企拉開了一定差距,短期內坐穩(wěn)前三應當沒有太多爭議。同時,已經量產交付的威馬、零跑和天際,以及陸續(xù)實現產品投放的華人運通、恒大,都有爭奪排名的實力。造車新勢力第二陣營仍然處于排名未定、競爭加劇的狀態(tài)。
市場局部穩(wěn)定、整體機會猶存,在擴大融資通道上做出更多努力和嘗試,或將是造車新勢力下半場競爭的主旋律。2021年,更多新產品加快投放,更多企業(yè)面臨生死存亡,能否搭上資本快車,也將成為新造車企業(yè)通向最終命運的關鍵一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