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我們曝光的廣汽代號A20的全新純電車型,已經在去年末的廣州車展以概念車的形式發(fā)布,量產后將定名AION Y,成為繼AION LX、AION S、AION V之后,埃安品牌的第四款車型。目前新車仍然在進行路測,預計將于年中正式上市。而之前的概念版本其實已經是非常趨近于量產化的設計,除了車輪等設計之外,其余部分基本都會在量產車型上得以延續(xù)。
與之前埃安車型還留有裝飾性的進氣格柵不同,新的AION Y前臉是完全的封閉式設計,就是要充分展現新能源車型的氣息?!?”字型全LED大燈的特別之處在于外側縱向燈體并沒有采用常規(guī)的豎條燈帶,而是從上到下分布的發(fā)散式光芒狀燈帶。前杠下部被ACC雷達區(qū)隔開的“兒”字型空氣動力學唇邊設計頗具辨識度。
官方將AION Y定義為“A級SUV”,但其車體結構其實更像是一款放大版的飛度,大幅前移的A柱一直延伸到前輪軸上方,因此能夠看到大尺寸的前三角窗,后視鏡支架也進行了下沉處理,這樣能夠帶來非常開闊的轎廂空間和前部視野。同時得益于廣汽GEP 2.0純電平臺,整個地板將采用純平設計,并且2750mm的軸距已經是A+級規(guī)格,但得益于純電平臺四輪邊角化的設計,車身長度非常緊湊,4.5米級車長也就是剛剛夠著A級SUV的門檻,確保了足夠好的車身靈活性,而轎廂空間又絕對是A級SUV中的領先水平。
快慢充插口分布在兩側前輪翼子板,采用隱藏式車門拉手設計。后部舷窗搭配逐漸收窄的C柱裝飾模塊,勾勒出懸浮式車頂輪廓。與概念車不同的是,量產版前后輪眉并沒有采用大面積的防擦包圍設計。
車尾后懸非常短小,但后風擋角度趨于垂直,力求尾箱空間最大化。尾燈組雖然不是連體式設計,但也是最大化向中部延伸的扁平寬體結構,同時搭配具有很強辨識度的線段式燈帶。內飾設計不同于之前三款埃安車型全部采用連體屏結構,AION Y的儀表板和多媒體系統是兩塊獨立的懸浮式平板液晶屏,根據操作便利性和可視性,采用了不同的傾角設計。
AION Y和之前的AION V其實有些相似,都是長軸距、短車身、大空間的設計。只是AION V是B級軸距A級車身,而AION Y的尺寸則進一步縮減,質量縮減后電池也可以縮減,能夠實現更強的經濟性,預計定價在13-16萬元區(qū)間,從價格來看,完全可以替代現有的傳祺GE3,而AION Y的尺寸和空間都要更大,并且高配版能夠容納更大電池實現更高里程續(xù)航。
新的AION Y其實有些像大眾的高爾夫·嘉旅這類mini van種類車型,他們具有更強的跨界屬性,空間優(yōu)于兩廂轎車,坐姿體驗接近SUV,但通過性能只是轎車水平。當然從宣傳口徑上,將其定義為SUV,更加迎合主流消費偏好。近期類似車體風格車型還有比亞迪D1,以及奔騰品牌路測中的純電新車,不過奔騰新車也是比亞迪D1同款非對稱車門,不排除也是定位出行市場專屬用車。到是廣汽埃安這款AION Y能夠滿足注重空間和經濟性的家庭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