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長安新能源旗下的奔奔E-Star國民版正式上市,售價區(qū)間為2.98萬-3.98萬元。新車定位于純電動微型車,目標無疑直指近期大熱的五菱宏光MINIEV。可相比之下,最高可達301km的續(xù)航能力以及同樣親民的售價,則使得這款新車頗具產(chǎn)品競爭力。至于奔奔E-Star國民版有哪些亮點?哪款車型更值得選?新車的市場前景如何?湃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
在空間實用性與動力方面,奔奔E-Star國民版確實是同價位占優(yōu);并且就車內(nèi)質(zhì)感以及配置表現(xiàn)而言,也較為符合其“城市代步車”的身份。
作為新增車型,奔奔E-Star國民版并沒有采用現(xiàn)款E-Star車型的設計,而是大體沿用了奔奔EV的造型。新車的車身造型圓潤且飽滿,規(guī)整的前燈組匹配上頗具棱角感的下包圍,提供了不錯的年輕時尚感。新車側(cè)面較為靈動,剛毅的腰線從前翼子板延伸至后尾燈處;與此同時,奔奔E-Star國民版的車尾造型也尤為飽滿,尾燈組與后包圍的搭配顯得十分流暢,黑色的下護板烘托出一定的運動氛圍。
內(nèi)飾方面,奔奔E-Star國民版則完完全全是實用風格,功能分區(qū)與按鍵布局均十分規(guī)整,操作起來較為便捷。而在中控面板上,其還設置有多處儲物空間,再一次強調(diào)實用性。而雙色搭配的配色方案,還令其具備一定的時尚感。與此同時,機械指針+液晶屏組成的儀表盤以及旋鈕式換擋機構(gòu),也較具便利性。
車身尺寸方面,奔奔E-Star國民版的長寬高分別為3730/1650/1560mm,軸距為2410mm。就車內(nèi)空間表現(xiàn)而言,處于同價位領(lǐng)先水平;以身高175cm的乘客為例,其在前后排均可獲得一拳半的頭部空間。而像是5門5座的設定、近乎純平的后排地臺以及填充厚實的座椅等,均保證了不錯的舒適性與便利性。并且相比于宏光MINIEV,其不僅車內(nèi)空間更加寬敞,后排乘客上下車也方便了許多。
與此同時,奔奔E-Star國民版的后備廂常規(guī)容積為147升,并且還支持后排座椅的4/6比例放倒;掀起后排坐墊再放倒座椅,后部空間在保證規(guī)整的同時還可實現(xiàn)地臺的近乎純平,空間靈活性值得好評。
動力方面,奔奔E-Star國民版的入門版車型搭載總功率為30kW的電動機。而高配車型則搭載總功率達55kW,扭矩170N·m的電動機,0-50km/h的加速時間約為4.9s,最高車速可達125km/h;即使是上高速,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而值得一提的是,新車還提供150km與301km續(xù)航里程的車型可供選擇。除此之外,高配車型還可選裝快充功能,只需30分鐘即可由30%充到80%。
此次奔奔E-Star國民版共推出了2款車型可供選擇,下面,湃客便根據(jù)配置差異對新車給出具體的購買建議與推薦。
從配置差異來看,奔奔E-Star國民版的入門車型在配置層面會較為基礎;若是你將其視為純代步車、追求足夠低的價格,并且也不需要太長的續(xù)航里程,該款車型相對合適。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消費者而言,湃客則建議直接選擇心悅版車型,其除了動力方面提升顯著外,多出的駐車雷達、揚聲器以及空調(diào)等配置,會更加照顧到行車安全性與舒適性。至于是選擇磷酸鐵鋰電池版還是三元鋰電池版,則需要你根據(jù)個人需求去定奪。
伴隨著國內(nèi)新能源市場的日趨成熟,消費者對于新能源車的接受度也在逐年提升。正當眾多車企紛紛提出“電動車高端化”的概念時,橫空出世的宏光MINIEV一度成為現(xiàn)象級產(chǎn)品。雖說大多數(shù)純電動微型車定位低端,但是卻很好地切中了眾多消費者日常城市代步的消費心理。而此次奔奔E-Star國民版的推出,則是長安新能源對于群眾需求的回應。
2.98萬起的親民售價、同級占優(yōu)的車內(nèi)空間以及可超300km的續(xù)航能力等,均是奔奔E-Star國民版的亮點所在。與此同時,長安新能源品牌多年來積攢的優(yōu)良口碑,則使得這款新車有了更多的品質(zhì)與安全性保障。從產(chǎn)品角度考慮,新車上市后,其低配車型將與宏光MINIEV形成激烈的競爭。與此同時,歐拉黑貓、奇瑞小螞蟻等車型,也將對高配車型造成一定的壓力。至于奔奔E-Star國民版能否在純電動微型車領(lǐng)域中脫穎而出?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