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已過,“三九四九”已在路上。除了個別南方地區(qū),國內大部分城市已進入真正的冬季,從幾度到零下二三十度,很多朋友直呼:就差下雪了。面對寒冷天,空調自然是少不了,對于車輛來說,車載空調這項舒適性配置早已成為標配,就連3、4萬的入門小車都不是例外。而有兩項配置,對冬季行車的舒適性極為重要,但同時又是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配置,那就是座椅加熱和方向盤加熱。
座椅加熱猶如電熱毯
先來說說座椅加熱,很多人可能不理解,既然有暖風,還要什么座椅加熱?試想下,無論是室內還是車內,其實暖風給人的感覺是悶,環(huán)境溫度是上升了,但舒適感并不佳。再者,由于開了暖風,我們會選擇脫掉外套,這時身體貼著座椅,特別是真皮座椅,感受上會非常冰涼。最為關鍵的是,暖風并不會改變座椅的溫度,所以體感舒適性很一般。
而座椅加熱,是通過座椅內部的電加熱絲,對座椅內部加熱,使得座椅表面溫度更符合人體舒適度,這就好比我們平時用的電熱毯和空調的區(qū)別。值得一提的是,關于座椅加熱這項配置,一般出現在豪華車上,多數配備在前排座椅。而少數高端車型,其所有座椅都會配備。
方向盤加熱,有多少人用過?
相比之下,方向盤加熱這項配置就更加小眾了。和座椅加熱一個道理,對于開車“掌舵”的人,上車摸著方向盤的感覺,就像是摸著冰棍。而有的司機說,給方向盤加個“套”不就完美解決了嗎?確實,加了方向盤套后,會一定程度上改善溫度的問題,但新的問題又來了,比如一些毛茸茸的方向盤套,在緊急打方向時,可能會導致摩擦力不夠,使得車輛避讓不及而發(fā)生事故。
所以,最佳的方案還是配備方向盤加熱這項功能。特別是對于北方極寒地區(qū),這項配置太重要了。試想,把車停在零下十度甚至零下20度的室外,這時方向盤表面的溫度是多少?說它是冰棍,也不為過。
寫在最后
舒適性配置對于車來說,意味著什么?剛需?當然不是,但是要知道,如今汽車對于多數家庭來說,已超過了剛需的標準,它不僅僅是代步工具那么簡單。而一款車的人性化,更多則是體現在舒適性配置上,其中,要數座椅加熱和方向盤加熱,最容易被人(南方地區(qū)除外)忽略。值得一提的是,這兩項配置,并不是豪車的專屬配置,現在一些10多萬的家用車(自主或者合資)上都出現了這些配置。當然,更多是高配車型才有。所以,是否需要,還得結合到價格來看。
(文/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