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鳥這款轎車,在推出之時就被日產(chǎn)寄予了厚望,無論是新穎設計和還是藍鳥這個名字本身,不過2016推出的新藍鳥卻把路子徹底走歪,慘淡的銷量不到軒逸的零頭,11月份甚至只有181臺的數(shù)據(jù),說它是日產(chǎn)旗下最失敗的車型一點也不為過,盡管如此日產(chǎn)還是以年為頻率給藍鳥更新,舍不得停產(chǎn)。
其實藍鳥在21世紀初期就在中國生產(chǎn)并且也取得了不錯的銷量,當初對標的車型是雅閣、佳美等中級車。不過到了2006年換代時候就更換了軒逸這個名字,所以今天的軒逸其實就是最初的藍鳥分支,而2016年推出的新藍鳥是日產(chǎn)為了創(chuàng)新和拓寬產(chǎn)品線推出的新產(chǎn)品,同樣也想利用一波情懷打造另一個暢銷車型。
事實上,新藍鳥沒有按照原來中庸大氣的設計為考量,而是選擇了以運動、時尚為核心年輕人為主體進行開發(fā),因為市場上大多數(shù)消費者對于藍鳥的印象始終停留在2006之前的車型,所以新車型另類的造型和不夠接地氣的理念很快遭到了市場的排斥。
先不提外觀這種有爭議的因素,尺寸上也未形成同級別的優(yōu)勢,長寬高為4683mm、1780mm、1465mm,軸距為2700mm,和軒逸相比差不了多少,但過于另類的尾部設計讓后排乘坐舒適性大打折扣,不光是頭部空間受到限制,面積減小的車窗也會讓人感到壓抑,對于家用來說完全落后于軒逸的產(chǎn)品力。另外減配問題在新藍鳥上也有些過分,入門級車型和中配車型安全氣囊少就算了,ESP、前后駐車雷達、倒車影像、中控屏幕、自動空調(diào)等配置都沒有,同樣是全方位落后于軒逸。
其次是空有一身激進的皮,內(nèi)核上始終還是一個弱雞的HR16,加個渦輪對日產(chǎn)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嗎?既要主打運動,卻又不給一個能跑的動力,放在市場上就注定是一個尷尬的存在,看看隔壁本田怎么做的,凌派主打家用思域主打運動,在區(qū)分動力配置和消費人群的同時還有精湛的刀法來定價,在這種對比競爭下,藍鳥賣不動就屬于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最后,日產(chǎn)藍鳥在9月又更新了21款車型,5年下來也并未針對當前慘淡的銷量進行任何優(yōu)化,發(fā)動機參數(shù)相比老款還有所下降,最大功率由原來的93KW降至90KW,峰值扭矩由168牛米降至了155牛米,指導價還漲了一波,可能藍鳥目前的使命就是用來襯托軒逸有多么成功的吧。